成都会展产业SWOT分析

时间:2022-10-18 12:39:04

成都会展产业SWOT分析

提要会展产业是经济效益高、关联带动性强的旅游产品。近年来,成都市的会展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发展的优劣势各异,机遇与威胁并存。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成都市发展会展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成都;会展产业;SWOT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会展产业是综合性较强的新兴经济产业,包括举办各类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活动、文化体育盛事、科技交流、奖励旅游等。会展产业带动性强,经济效益高,其产业带动度达到1∶9,被誉为“城市的面包”。举办会展有助于促进城市设施的改善,有助于提升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知名度和整体形象,更有助于增进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产业迅速发展,年增长速度达到20%以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城市加入到日趋激烈的会展产业市场竞争中来,会展产业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结合成都会展产业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成都市发展会展产业的诸多要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成都发展会展产业的相应对策。

一、成都市发展会展产业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

1、区位、交通和通讯优势。成都位于川西平原腹地,是国务院提出的“三中心、两枢纽”,有宝成、成渝、成昆等铁路干线交汇,铁路客货运输量居西南首位。高速公路方面,绕城高速公路与成渝、成绵、成南、成乐、成雅、成灌、成温邛、成彭、机场等九条高速公路共同构成了“环形+放射”高速公路网;川陕路、川滇路、川藏路、川鄂路等10余条国道在境内纵贯经过,使成都地区的公路密度成为全国公路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2004年初交通部规划的全国性公路货运主枢纽之一的成都公路口岸正式启动,实现了航空、铁路、水路、邮路、公路的“五路齐通”。航空方面,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双流国际机场是我国西部地区设施设备最完善的机场,拥有245条国内航线和10条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四位。在通讯方面,成都是全国6大通信交换中心、西南地区计算机互联网中心、全国9大邮政通信一级处理中心之一,便捷的交通和发达的通讯为成都发展会展产业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经济和对外合作交流优势。成都市所在的四川省资源丰富,人口达8,700万人,是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最强,最具活力的市场。成都市2008年的GDP达到3,9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人均GDP位居西部主要城市第一。成都市是西南地区最大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也是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商业和金融中心。目前形成了我国西部最大的批发市场、生产资料和电子市场,其营业网点数、从业人数和集市交易成交额,位于全国十四个大城市的前三位。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5.5∶5.5,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在国际经济交往方面,已与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众多国有及外资金融机构在成都设立了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如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资金结算和转移快捷方便。此外,成都还先后与美国菲尼克斯市、日本甲府市、法国蒙彼利埃市等国外10多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国内1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目前已有美国、德国、法国、泰国、韩国等在成都设立了领事馆。2005年成都被评为中国西部唯一的“最具活力城市”,就是其经济及对外交流活跃的综合体现。

3、会展场馆、配套接待设施及产业基础优势。会展场馆设施环境是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的基础硬件,目前成都以世纪城新会展中心、沙湾国际会展中心、市体育中心等为代表的5家专业会展场馆拥有可供会展使用的实际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位列全国前五位。而且场馆结构趋于合理,能承接各类不同规模、类型的会议、展览和节庆活动。2005年7月投入使用的世纪城新会展中心展厅面积达12万平方米,可提供2,400个国际标准展位,还拥有1.3万平方米的露天展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国际标准展馆之一,也是西部第一家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的成员企业。在会展产业接待设施方面,成都拥有二星级以上宾馆125家,其中五星级和四星级宾馆共21家,拥有客房4万余间。产业基础方面,迅速发展的会展业已成为成都经济新的增长点,年均增幅超过25%。据《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统计,2004年四川省举办的展会数量排名仅次于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居全国第五位,在西部居第一位。其中,四川95%以上的展会集中在成都,如知名的“全国糖酒交易会”、“中国西部论坛”、“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重大会展活动。据统计,目前为成都会展提供服务的注册会展服务商30余家,成都会展业每年创造的直接产值在5亿元以上,间接产值在45亿元以上,约占成都GDP的2.5%,每年接待参会参展人员超40余万人次,年拉动消费超过100亿元。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会展品牌质量不高,会展企业发展不平衡。到目前为止,成都市尚未树立起鲜明的会展特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根植于成都的品牌会展缺乏,而且有竞争力的品牌会展数量也不多。相关市政配合和政务服务仅限于具体的展会项目,缺乏整体思考和系统研究。除了5~6个大型场馆型企业外,其他会展企业规模都较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难以应对突发事件。会展专业公司间的分工与合作体系不健全,产业价值链缺失环节较多。这导致的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体系和市场主体发展不完善等问题,都不利于整个成都会展经济的健康发展。

2、缺乏整体规划和细致的社会专业分工。由于市场化运作机制的不健全,造成目前成都会展产业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细致的社会专业分工,定位不明确。会展与旅游、通讯、航空、交通、保险、银行等相关行业间缺乏有机的协调,没有完全形成整体的合力和综合优势。同时,在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利益驱使下,许多展会表现为简单重复,导致资源浪费,也损害了参展人员及客户的利益,如一年举办十几次的建材展等。

3、会展产业人才建设发展缓慢。成都会展的硬件设施比较完善,但配套设施、展馆服务、专业服务、会展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明显滞后,成为发展中的瓶颈。在会展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的高等院校,早已有开设会展经济的相关本科专业或培养方向,有的大学已经向市场输送了数批专业的会展管理类人才。而目前在成都市的各大高校中,只有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于2007年开设了会展管理专业,其他高校并未开拓相关专业或培养方向。在国内外会展产业发达的城市,一般都会有专门的会展组织人员来负责展会的具体运作。目前的会展从业人员多是转行而来,缺乏专业背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会展人员会对本地市场会展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中国会展产业的全面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城市都成为全球经济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成功“入世”以后,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已经让中国成为世界会展业的聚焦点。目前欧美国家在会展市场上的份额呈下降的趋势,其比例已由80%降至60%,而近十年来我国承办的国际会展却越来越多,已占到国际会展市场份额的10%~15%。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的前二三十年内中国将成为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展览中心。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成都市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顺应潮流,加快会展产业的发展。

2、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03年成都市政府提出把成都建设成“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会展之都”,并成立了以副市长领导下的成都市会展业发展领导小组和成都会展业发展办公室,对会展业进行统一垂直管理。此外,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2005年1月成立了成都市会议展览业协会,现有会员单位32家,涉及全市多个系统,会员单位的业务范围基本涵盖了会展以及与此有关的各个方面。为进一步促进成都会展产业做大做强,成都市正进一步完善会展业的“一站式服务”,即展会组展单位只需向政府主导的会展办公室提交展会批文、长租协议等必要手续,涉及工商、税务、公安、市容等政府部门的税务登记证、户外广告临时设置许可证等手续均由会展办牵头办妥。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成都加快了发展会展产业的步伐,成都会展业新格局已经显现。

3、灾后重建中的资源配置。2008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成都的会展业进入了短暂的休眠期。为了支持成都的灾后重建工作,在国务院、中国贸促会等会展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下,我国会展业的大量高端资源开始向成都市倾斜,即将在成都举办的各类会展活动的数量和等级有着较大幅度的提高,如“2008亚太总裁与省市国际合作大会”、“第五届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第四届中国海峡两岸经济科技博览会”、“2009中国国际信用和风险管理大会”、“第五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等。随着大量高等级、高知名度会展的举办,将会继续巩固和提升成都在西部地区会展产业发展的优势,并且使成都的会展业发展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

(四)威胁分析(Threat)

1、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随着会展产业的不断升温,国内各会展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外,仅西部地区而言,重庆、昆明、西安等城市是成都会展产业强有力的竞争者。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经济总体实力,都在西部位居前列,内河航运便利,全年举办各类会展两百多个,会展场馆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昆明随着99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的召开,加上昆明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以及云南作为全国旅游大省的地位,会展产业正日益成为昆明旅游产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西部地区同是区域中心城市的西安,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国际知名度,旅游收入和游客接待量远远超过成都,尤其是在国际入境游客方面,西安发展会展产业有极大的先天优势。上述城市的会展产业发展会对成都市产生不小的冲击,市场的竞争会愈发激烈。

2、国际同行的压力。尽管我国目前还不允许国外会展公司单独在中国境内举办国际性经济贸易展览会,但随着“入世”后承诺条款的兑现,旅游业、酒店业、运输业、金融业必须对外放宽限制。如德国汉诺威国际展览公司、英国励展博览集团、意大利米兰国际展览公司等国外大型会展专业公司不可避免地会涌入我国,尤其是会展市场已初具规模的成都。国外同行利用其自身的资金、人才和经验优势,完全可以在成都单独举办会展,或者收购兼并本地会展企业,在整个会展产业链中逐渐占有和吞并各个环节,包括成都在内的中国会展市场将面临着国外会展业竞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二、对策研究

(一)发挥政策优势,由政府主导,加强对会展产业的扶持。在会展业的相关政策、体制、配套服务上提高质量与效率,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文字或口头上。参考国际上会展产业发达地区和城市的相关模式,为会展产业的发展提供灵活宽松的平台,“尽可能市场,必要时国家”,走政府参与争办、企业具体承办、逐步实现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利用目前已经成立的政府会展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有机地协调会展与旅游、通讯、航空、交通、保险、银行、广告、零售等相关行业之间的关系,完善整个成都会展产业的软环境建设,从而形成合力,推动会展产业的发展。

(二)结合成都鲜明的地方特色与资源,准确定位,增强成都自主品牌展会的核心竞争力。成都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会展产业发展中独具优势的城市,应根据资源准确定位,针对会展产业的自身需求,开发有地方特色的会展产业项目,达到创立会展产业品牌的目的。如全国糖酒交易会连续14年在成都举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成都会展业的品牌。此外,还要主动融入国际展览市场,积极寻求国际展览合作,培育高知名度的会展品牌,避免目前成都会展中存在的价格混乱、重复办展等情况,使会展产业有序地做到品牌化经营。

(三)加强对成都会展产业的对外宣传和推广。目前,成都市已经将“西部会展之都”作为城市的名片,应在此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现达的传媒业、文化业、互联网络、影视作品等一切可能的工具对外宣传。要注意的是,会展项目的宣传推广不仅要针对潜在的参展商,还要针对潜在的观众尤其是专业观众。实际上,近年来成都城市形象对外宣传促销已经有较大的进步,如“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等,城市发展因此从中尝到了甜头,但会展产业尚未跟上。因此,需要成都会展产业积极加入成都城市形象销售的行列,参加国内外主要的会展产业营销活动,将成都的整体形象、基本情况、会展产业基础状况等对外推广,以提高成都会展产业的知名度和建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四)加强对成都会展产业人才基础的建设。会展产业是一项专业化、综合性的服务性行业,会展产业的成功离不开高质量的会展专业人才,这是影响成都会展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用“两条腿走路”:一是促进成都各高校院所与会展企业合作,尽快培训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本土会展产业人才;对于目前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会展产业人员,可以采取开设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二是建设人才引进机制,从国内外会展产业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寻找并引进合适的会展专业人才,发挥他们的经验和客户优势,从而奠定成都会展产业向国际化、专业化发展的人才基础。

(作者单位: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应丽君.关于中国会展产业的思考[J].旅游科学,2003.1.

[2]曾建波.成都服务的另一张城市名片[N].金融投资报,2006.11.10.

[3]林翔,李菊霞.我国发展会展旅游业的前景及策略初探[J].人文地理,2001.6.

[4]周春发.苏州会展产业开发的初步研究[J].旅游学刊,2001.5.

[5]李雪花.重庆会展产业发展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2.

[6]黄华,王洁.昆明会展产业开发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7]李树民,杨波等.西安会展产业市场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J].旅游科学,2003.2.

[8]谷玉芬.政府在发展会展产业中的定位及作用[J].商业研究,2004.19.

上一篇:贵州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实施状况分析 下一篇:泡沫经济形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