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功利主义对报考公务员热度的影响

时间:2022-10-18 12:04:39

分析功利主义对报考公务员热度的影响

摘要:现今有很多人说西方功利主义的思想方式对现今中国学生的影响深远,在对其自身未来的选择上都不自觉的运用了功利主义的思维方式,最明显的行为莫过于现在公务员报考热度的不断攀升。本文主要论述对功利主义的理解,并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分析现今公务员报考“热”的几点原因,从而客观理性的看待功利主义思想对公务员报考“热”的影响。

关键词:功利主义 公务员“热” 原因

公务员招考近几年逐渐升温, 被社会认为是超过高考和考研的“中国第一考”。据人事部统计, 从1994 年起,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及垂直管理系统连续13 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 共录用公务员45273 人,有116.907 万人报名。据统计, 2007 年共有89 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考12000 余名公务员。报名期间, 共有60 万人通过了招考部门的资格审查, 较2006 年报名人数增加了64%。不论是报考总人数还是录取比例都再创历史新高。有很多人认为是现今功利主义思想方式的影响,那么功力主义到底是什么,公务员“热”到底是不是完全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我们需要一个理性的认识。

一、对功利主义的理解

我们要想辩证的看功利主义思想是否对公务员“热”有主要的影响,首先要先对功利主义有一定的理解。

功利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英国,因为古典自然法理论不能够满足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稳定政治和社会形式的要求,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功利主义应运而生了。功利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关于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主张。这一主张的基点是建立在行为的后果评价上的。在功利主义看来,任何人的幸福都在于快乐的量超过痛苦的量,任何行为的善也在于其产生的快乐的量大于其痛苦的量。从个人幸福的角度看,就是追求每个可选行为的最大快乐与避免最大痛苦。从社会幸福来说,就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对于个人来说,正当的行为在于可选行为所能产生的最大快乐与幸福。因此,功利主义所追求的是感性的快乐与幸福。就社会幸福而言,边沁认为,是个人幸福的简单相加,多数个人的幸福构成社会幸福。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幸福也就是大多数人的感性幸福。因此,功利主义的功利也就等同于能够带来感性幸福的社会物质利益与其他实际利益。在这个意义上,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功利概念几乎相近。从功利主义本身来看,功利主义的“功利”与其道德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功利主义认为符合其标准的功利是合乎道德的。虽然功利主义有一个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即为社会幸福的观点,但同时也可把这一原则看成是相对独立的原则,即社会利益原则。社会利益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可以看作是功利主义的社会正当与正义原则。因此,对于西方的功利主义我们应当全面地看,而不是仅仅看到它所强调的对个人感性幸福追求合理性的论证。

在了解了功利主义以后,下面我将把现在主流的分析公务员报考“热”的原因列出来,然后分析一下公务员报考“热”到底是功利主义思想影响,还是个人将功利主义思想理解片面化了。

二、分析公务员报考“热”的原因

现今对于公务员报考“热”原因的分析有以下四大主流声音,

1、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公务员直接运用社会公共权力和资源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负有较大的权利和责任, 使其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深化发展的关键时期, 政府作为改革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在现代化进程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工作可以为人才实现个人抱负、提升人生价位提供宽广的舞台。公务员作为政府工作的参与者, 直接为国家服务, 为社会服务, 职业崇高神圣, 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成为很多人特别是青年人的追求。另外, 公务员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都有着较为完备的保障体系。由于公务员本身条件的优厚,工作轻松,待遇保障良好,发展前景不错。在这些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之下,就会有很多人报考公务员,这也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功利主义思想方式。

2、客观上存在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

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 众多高校毕业生把报考公务员作为极重要的就业机会和出路。大学校园里有关公务员考试的辅导培训信息也随处可见, 今后5 年全国还将有2700 多万名以上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 面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仅凭一个考试就能够在政府机关里工作,也是对在校的毕业生有很大的诱惑力。对于市场的多变性和高要求,凭借考试找到不错的工作,相比之下是较为简单的。给自己一个轻松的方式,更有效的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也是功利主义思想方式的一方面。

3、公平机制发挥了作用

实行考试录用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 是推行公务员制度的一面旗。在考录制度推行之初, 中央就提出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考录原则, 坚持考录政策、录用计划、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和录用结果“五公开”, 考录的公正性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也成为吸引广大报考者积极报考的重要因素。对于出门找工作时候多面对的社会阴暗的方面,公务员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公平、公正的。对于没门、没势、没钱的“三没”人群是很好的一次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求职面试本来就应该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可是由于中国当下社会本身的一些不足,导致中国这些本来就应该有的东西缺失,加之面对自身想要更加幸福的利益驱使,面对这样基本公平的人才聘用机制,人们没道理不作出考公务员的选择。

4、“官本位”思想

我国曾经是官僚层级最森严的国家之一, 封建社会持续时间达三千年。“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影响深远, “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 时下今日, 当官就意味着有权,当官就意味着有钱,当官就意味着发达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的影响着现今人们择业的取向。这也是传统中国人理解的功利心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上述是我国现今的比较主流的4种公务员报考“热”原因的说法,综合起来每一条都是由于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功利主义思想对中国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的改变,甚至有的人说,建国初期的中国人认为到最苦最累的地方才能展现个人的价值,可是现今当下,人们因为这种幸福最优原则,即功利主义追求幸福思想的影响,最终导致人们都趋向去做那些待遇高、条件好、工作轻松、体面的工作,而不再原因去做那些辛苦却收益甚微的工作。但是,在我看过穆勒写的《功利主义》之后,我觉得对于西方的功利主义我们应当全面地看,而不是仅仅看到它所强调的对个人感性幸福追求合理性的论证。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中呈现的对于物质利益以及其他名利地位的追求,即所谓功利追求,并非完全等同于西方的功利主义所提倡的东西。如果把西方功利主义的两种倾向分离开来,并且仅仅强调个人对感性幸福的追求倾向,那就必然误解了西方功利主义。如果个人感性幸福成为社会生活的惟一指导原则,那么,社会的精神生活就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意义,社会理想以及社会整体的利益或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等都置之脑后,社会生活本身就必须低俗化、平庸化。而现下公务员报考“热”的原因全都归结于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我认为是不可取的。现今人们的这种趋向是由于功利主义中强调个人幸福追求倾向这一方面引起的,但是不能够就判定对于公务员身份的追求就是因为功利主义。因为功利主义里面也有一条最终的目的和原则就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得以满足。因此我们不能够简单的将公务员报考“热”归结与当下人功利心的影响。

但是,现今公务员报考的、热度只增不减却也并非是好事,确实也存在一些功利心得驱使。因此,当人们在庆幸自己告别了那个只讲理想、只讲崇高而不讲利益、不讲实利的年代从而把自己弄得脑满肠肥时,人们没有想到,我们已经堕入另一个只讲实利与实惠的平庸甚至罪恶的陷阱了呢?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是应该考虑一下让自己多一点奉献,少一些“功利”了。

参考文献:

[1]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功利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

[2]夏海涛,《论功利主义:从边沁到密尔》

[3]龚群,《功利与功利主义思潮》

[4]杨建潇,《两种功利主义的划分与功利主义的伦理学化》

[5]李丽、李银兵,《试析当前公务员“热”》

[6]慕阳,《公务员热该如何降温》

[7]盛庆,《统合效用主义与公平分配》,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5

上一篇:我国公务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与提高途径 下一篇:做好全媒体时代宣传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