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外立面的优化设计

时间:2022-10-18 11:57:25

浅谈建筑外立面的优化设计

【摘 要】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建筑业获得了较快发展,建筑的外部形象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建筑外立面设计不仅代表了城市的精神形象,也是地域的文化象征,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应根据地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风俗习惯等特征,促进多元建筑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建筑外立面的内涵出发,分析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建筑材料对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影响及建筑外立面优化设计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关键词】建筑外立面;设计

一、建筑外立面概念

建筑外立面指的是建筑物和建筑物外部延伸空间的直接接触界面,是建筑物内外空间的组合方式和构件等的统称。一般而言,建筑外立面应包括除屋顶以外的所有建筑部分。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建筑几何图形的墙体及屋顶连续性较强,以特定的观察角度可以将屋顶作为第五立面来进行处理,即将屋顶也作为建筑外立面一部分。现代建筑的发展,建筑物的美观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建设也将建筑外立面作为重要内容。影响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物质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装饰技术得到较大发展。建筑业发展更加注重于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建筑形体的波动曲面成为建筑外立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建筑外立面的视觉设计更加重要。建筑设计一直把节地、节材、节水、节能、环保的理念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展现了绿色建筑从设计源头做起的思路,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外部物质因数:环境因数对建筑外立面设计产生影响,不同条件下的建筑外立面设计会有很大不同。以我国武汉地区的建筑设计为例,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要求建筑物的空间应尽可能敞开,增加通廊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注重建筑对地域微气候的影响。合理规划建筑形式以改善区域内小气候,考虑绿化、遮阳等防止夏季太阳强烈照射,改善空气品质和美化环境注意建筑空间布局,以降低建筑间强烈辐射对环境污染的作用

城市地理

武汉位于江汉平原的东缘,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湖泊星罗棋布,数十座山峰蜿蜒其间。面积8467平方公里,人口近1000万.交通便利,被誉为 “九省通衢”之地

城市气候

夏热冬冷,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极端最高气温为41.3℃,最低气温为-18.1℃。

(二)人文因素

建筑外立面设计要受到地域的影响,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多元的文化差异,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会有很大的差异,建筑风格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建筑设计中,关注地域文化,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在统一中求变化,使人民在政治观念、风土人情、、生产生活方式都可以通过建筑外立面设计表现出来。现代建筑的发展,应在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以现代先进的建筑技术改造传统建筑技术,丰富建筑文化的内涵,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因此,在历史传承和地域因素的影响下,建筑外立面设计往往会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建筑外立面装饰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城市构成

三镇鼎立.汉口是武汉的商业中心;汉有现代化工业园区的特色;武昌是三镇政治、科教文化和信息的核心。

城市文化

千年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有独特的市井文化,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二、建筑外立面材料使用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外立面材料主要包括外墙面砖、外墙涂料两种。

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外墙面砖的使用非常普遍,不管是零星点缀,还是建筑小品,都会适用外墙面砖进行装饰。与涂料相比,外墙面砖的质感较强,能够长时期保持原有的色泽,且类型多样,有陶砖、劈离砖、瓷砖、马赛克等等,其装饰效果也不同。外墙面砖坚固耐用且容易清洗,适用于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和扬尘较多的地区,但由于外墙面砖的设计工艺比较繁琐,施工技术不当还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外墙涂料是一种经济性较高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外立面施工中,能够进行快速更新,成本较低,且后期维修比较方便,可以满足不同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因此施工作业比较简单。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能够极大提升建筑物的整体形象,且安全性较好,不会因涂料脱落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由于涂料质量参差不齐,质量差的涂料容易脱落,造成建筑外立面斑驳破败,质量好的徒劳工艺复杂、价格昂贵,且变色污染现象严重。

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新型材料的使用尤其重要。铝塑板有着重量轻、安装方便,强度高、隔音好的特点,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不同型号的铝塑板内外质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加之建筑施工中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导致建筑外立面装饰后易出现变形、变色和剥离等问题,影响了建筑外立面的质量和美观。另外采用石材、槽钢、玻璃等不同的材质穿插,可以提现怀念不同时代产品的精致和自然,又可以提现的机械美学,高立挺拔的体量、刚柔并济的质感。

三、建筑外立面优化设计的原则

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地域性原则

地域性原则指的是根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传统,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以传统建筑技术为基本出发点,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以地域建筑作为建筑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丰富建筑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在地域性原则中,应特别重视当地的自然条件,分析建筑物的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和构建手法等的不同,在建筑外立面设计时,将地域特色注入其中,展示不同民族的地域文化,让当地居民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地域性原则的关键之处在于对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将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我国建筑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众性原则

大众性原则指的是在建筑外立面设计时,应以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现状来进行,不能一味追求个性。建筑外立面设计应该符合普通人的审美习惯和生活经验,以大众的审美习惯为设计的原则。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的趋势,导致建筑设计的趋同化倾向大量存在,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同质化现象普遍。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建

筑设计师剑走偏锋,在建筑外立面设计时一味张扬个性,没有从大众的审美习惯和接受程度出发,导致建筑外立面设计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不仅对大众的审美习惯造成很大的冲击,还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建筑外立面设计时,一定要对当地的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及大众的审美习惯进行深入分析,将大众观念和建筑外立面装饰设计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建筑外立面设计。

(三)时代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指的是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建筑业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着眼于建筑业发展的整个时代,在社会时尚元素中寻找建筑设计的灵感,不断超越当前的设计理念。从目前的建筑外立面设计来看,时代性原则主要包括传统设计和经典时尚设计两方面。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时代性即代表了建筑的观赏价值。因此,建筑外立面设计应将传统设计和经典设计结合起来,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时尚潮流的发展趋势,为建筑外墙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

(四)环保性原则

环保性原则指的是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着眼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寻找新材料,发觉设计新理念。建筑节能是关系到我国建设低碳经济、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建筑外立面设计来说,就是改善和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也就是建筑热工设计。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建筑冷、热消耗。首先,提高围护结构各组成部件的热工性能,一般通过改变其组成材料的热工性能实行。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等材料的生产、制作都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特殊的设备,而不是传统技术所能及的。

结束语: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建筑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建筑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建筑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要也越来越大,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建筑业的能源消耗也呈现上升趋势。建筑外立面的优化设计,不仅能美化城市形象,还能极大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形成多姿多彩的建筑文化。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应遵循地域性原则、大众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发展地域建筑理论的内涵,促进多元化的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应根据大众的审美习惯来进行建筑外立面设计,符合大众的审美风格。再者,建筑外立面设计应将传统设计与经典设计结合起来,不断优化建筑外立面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王静宜.论建筑外立面的优化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9).

[2]陈茜夷.居住小区外部环境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DOI: 10.7666/ d.y1345912.

[3]曾焱.建筑物固定式外遮阳百叶窗优化设计——以我国亚热带地区建筑物南立面为例[J].科技通报,2012,28(9):109-112,131.

[4]邹惠芬,袁军团,李丽云等.夏季工况井箱式双层皮玻璃幕墙优化设计[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6): 1151- 1157.

[5]李茉.城市生态承载力下的超高层住宅优化设计策略[D].厦门大学,2009.

[6]王文敏.城市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9.

上一篇:浅谈建筑室内的装修装饰 下一篇:浅谈变频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