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线型的魅力

时间:2022-10-18 11:20:09

浅谈中国画线型的魅力

长期以来,以墨线为主的造型手段是中国画中最为基本的造型特点。中国绘画对于线条的高度依赖,不仅促成了中国绘画表现方式的定型,也促成了中国绘画特有的艺术观念的形成。宗白华、李泽厚等美学大家都普遍认为,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中国画的魅力在线条运用方面得到最为突出的体现。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点移动而生线。线的内在张力,源于运动。线的魅力在于用笔的力度不同和线条方向变化所产生的内在张力。线的创造,从一开始就不是对客观物象的表面模仿,而是以线本身的变化去表现物象,运用不同性质的线去适应事物不同的质感、气度、神态,并将作者对事物的不同情感有机地融合于其中,通过用线的长短、粗细、强弱、轻重、曲直、顿挫、虚实塑造多姿多彩的自然物象,以达到形神兼备的造型要求。

线是人类在艺术行为中的一种发明,是造型的手段。直至今天,中国画之所以能在历史的长河里经久不衰,作为中国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线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中国画的线型之美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和之美

中国画线条的美感是一种阴阳相济的内在美,也就是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是指线型要达到刚强和柔和互相调剂、互为补充的理想境界。“独阴不长、独阳不生、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故作线要在动中求静、刚中寓柔,能寄阴柔于阳刚,而不失阳刚者方为高手。如运笔提按,须按中有提,提中有按,有时看来运笔极重处却要飞提钝上来,正因为运笔动作如此,所以即使是千钧之力下去,也会“消除去猛气”,才不会出现全部力量按到纸上,燥气满纸的现象。这就是《易经》中崇尚的“居中”“中正”,也符合先秦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中和之美”。“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直中求曲、实中求虚、湿中求渴、枯中求腴”,都是在寻求线中阴阳的对立统一。如陆俨少的画中,山石的勾勒,树、苔的点画,苍劲雄健,势挟雷霆风雨;而云、水的笔线则轻盈流畅、婀娜多姿,两者刚柔相济,产生极强的形式美感。

二、力度之美

谢赫六法之中,其二便是“骨法用笔”。“骨”就是笔墨落在纸有力、突出,从内部发挥一种力量,虽不讲透视,却可以有立体感,对我们产生一种感动力量。“骨法用笔”,是中国画重视线条力量,崇尚阳刚之美的体现。骨法用笔,是指用笔要有力度,有骨气,心随笔转,意在笔先。借用“骨法”来说明用笔的表现力度,这其中包含了用笔力度感、画面张力、线条组织等与表现对象有关的最重要的形式方面的内容。如李公麟《五马图》中,马的关节转折处,以及作品中弧线的粗细变化都微妙地表现了厚度、硬度和分量。还有,韩甑摹段迮M肌酚孟呋牒瘛⒛重,充分地表现了牛的壮健和体量。

三、节奏之美

潘天寿说:“线以骨气为质,由一笔而至千万笔,必须一气呵成,隔行不断,密密疏疏,相就相让,相辅相成,如行云之缥缈于太空,流水之湍行于大地一任自然,即以气行也。”在中国向有“一笔书”和“一笔画”之说。所谓“一笔画”,指笔意相贯,一气呵成的意思。笔绝而断谓之筋,笔势使笔迹虽断而意连,犹如戏曲中的声断而情不断。如一代画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因场面之宏大,人物比例结构之精确,神情之华妙,构图之宏伟壮丽,线条之圆润劲健,而被历代画家艺术家奉为圭臬。富有运动感和强烈的节奏感的线条,生动的体态,将天王、神将那种“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气派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冉冉欲动的白云,飘飘欲飞的仙子、使整幅作品故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感染力。潘天寿曾评论此画:“全以人物的衣袖飘带、衣纹皱褶、旌旗流苏等等的墨线,交错回旋达成一种和谐的意趣与行走的动,使人感到各种乐器都在发出一种和谐音乐,在空中悠扬一般。”

四、柔情之美

恽南田说:“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者在摄情,不可使鉴画者不生情。”一根线条,仅仅是一根线条,反复的磨炼也仅仅是把握它的技能,读懂它并不容易。情感的专注浸入其中给其以生命,在专注中,笔笔生发,如春蚕吐丝,自然流畅,不是出于手而是出于心,不是画形而是画“意”。画家在传写物象时,感情是一直和笔的运动融合在一起,笔到之处,都是感情活动的痕迹。如吕凤子说:“凡属表示愉情的线,无论其状是方、圆、粗、细,其迹是燥、湿、浓、淡,总是一往流利,不作顿挫,转折也不露圭角的。凡属表示不愉情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一种艰涩状态,停顿过甚就显得焦灼和忧郁感。有时纵笔如风驰电掣,如兔起鹘落,纵横挥斫,锋芒毕露,就构成表示某种激情或热爱,或绝忿的线条。”

“笔墨当随时代”,我们将对线的类型、线的构成以及所产生的画面构成的新形态的探素,对线本身的概念再认识的扩大,对线表现潜力和艺术活力的深入发掘,对线性质的试探。我们应做出新的选择与追求,重新接受考验,重新加以取舍,并逐渐融合于真正具有创造性价值的艺术实践之中。

上一篇: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