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冷暖对比与肌理制作

时间:2022-10-18 10:26:57

色彩的冷暖对比与肌理制作

在初中美术色彩课教学中,强调色彩冷暖对比和补色对比的运用,有着比较实际的作用,这是因为:

首先,在纷繁复杂的色彩关系中,不同色相的色彩给人的视觉感受不同。红、橙、黄以及给人有热烈、温暖感觉的,我们称它为暖色,而蓝、绿、紫给人有凉爽、寒冷感觉的,我们称它为冷色。单独应用暖色系列的色彩或冷色系列的色彩容易形成和谐色调,而同时并置冷色和暖色,则形成鲜明的冷暖对比色调。

其次,色调是指画面色彩的整体关系。根据色彩的表现性能和绘画主题确定画面的色调,然后根据色调的构想来确定画面的主色和对比色。主色面积大,在画面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比色面积小,处于搭配和从属地位,起到对比和强调主色的作用,促使学生尝试多种色调练习,如对比色调、和谐色调、冷色调、暖色调、亮色调、暗色调等。如果强调某一倾向的色彩在画面中的面积优势,又会形成某种色调,如红色调、黄色调、蓝色调、紫色调、绿色调等。色调的设计增强了教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激发了学生的色彩学习兴趣。

再次,补色对比是色彩冷暖对比的极端形式,是现代光学和色彩学研究、发展的成果,它符合人的视觉互补和视觉平衡等生理特点,并具有极强的表现效果。色相环中三对基本的补色——红绿补色、黄紫补色、橙蓝补色都有极强的对比效果。

最后,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补色对比容易使学生理解各种风格的色彩绘画,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色彩的冷暖对比,还应该注重色彩的协调。色彩协调的方法有:

一、色彩调和,也就是色彩的混合法。即两种色彩相互混合产生新的色彩,这种方法容易形成过渡层次,使画面丰富柔和,色彩混合的方法有原色混合、间色混合、复色混合。在初中美术课教学中应该侧重于原色混合或原色与间色的混合,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色彩作业形成鲜明效果。而间色混合、复色混合难度较大,容易使学生作业色彩层次混乱,在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

二、色彩渐变。在甲乙两种色彩之间进行调色,并且有规律地变化两种色彩的成分,如逐渐减少甲的含量,增加乙的含量,就会形成两种色彩之间的渐变。渐变适合3~5个层次,层次过多则会腻,反而影响画面的效果,渐变适合在白色与单色之间、原色之间、原色与邻近的间色之间展开,这样会形成鲜明优美的视觉效果。

三、面积对比。按照色调的设计,应用色彩的冷暖对比,应该注重色彩的面积大小搭配,主色面积大,对比色面积小,强调色彩的面积对比,使色彩的冷暖对比既强烈又和谐,容易强化色彩的表现效果。

四、色彩分割。即色彩并置,就是将不同色相的色彩根据需要交替搭配,并通过黑色的底色或勾线进行的色彩分割,使色彩对比既鲜明又和谐,形成特殊的装饰趣味。这种方法多应用于民间美术中,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

五、肌理制作。肌理是画面色彩形成的纹理,肌理的制作是丰富色彩效果、促进色彩和谐的一个重要手段。肌理制作的方法有:

1.色彩的挤压、拖动和旋转制作肌理。即在已画的色层上添加或在旁边并列另外一种色彩,然后经过挤压、拖动、旋转和刮痕等手段将两种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进行混合。这是一种不完全混合,它不同于调色混合,一方面通过挤压可以产生过渡色,另一方面可以充分保留原来的色相。特别是色彩挤压时拉出的纹理,具有特殊性和偶然性,使色彩层次极其丰富,色彩冷暖对比鲜明,肌理变幻无穷,画面色彩斑斓,视觉效果极佳,这种方法要求颜料稠厚,适合于油画和水粉画的厚画法。

2.色彩的渗化。湿时衔接是将色彩按照需要加入适量的水分并且涂在画面上,然后将另外一种色彩加入适量水分后在已画色层的边沿或下方涂色,使新的水色和前面的水色趁湿衔接在一起,并不断调整画板的角度,使两种水色按需要流淌渗化,形成特殊的肌理效果。另外,湿时重叠是在颜料中加入适量的水分,然后在已画的色层上趁湿涂上新的色层,使其流淌渗化,形成虚幻朦胧、过渡柔和的色彩效果。色彩渗化多应用于水彩画或水粉画的湿画法。

3.色彩的喷洒。就是着比较厚的色层,并在将干未干时滴入或洒入含有适量水分的色点,使其和原有的色层进行流淌和渗化,形成朦胧模糊、斑斑驳驳的色彩效果,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可见,初中美术色彩课教学,应该强调运用色彩冷暖对比形成色调,运用色彩的面积对比和肌理制作等手段促进色彩的协调,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

上一篇:高中音乐课堂学生音乐美学素养的培养 下一篇:论欣赏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