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8 10:22:49

浅谈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语文是基础工具,学好语文,不但对学好其他学科十分必要,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要真正把语文学好,单靠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尤其重要。那么如何来培养这种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当前一些教师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热衷注入式,没有把自己当作“主导”,而变成“主宰”,没有把学生当作“主人”,而看成“仆人”。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再多,终究是有限的,培养的学生走出校门以后必须要“自能听话,自能读书,自能成文”。因此,教师教学生学,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更重要的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并能运用自如,这不仅得益于一时,而且终身受用无穷。可见,传授学习方法比传授课本知识更为重要。

二、激发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

学习语文,要掌握的东西很多,非花九牛二虎之力不可。而这绝不是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悬梁刺股”、“磨棒成针”来等说教的,青少年有他们的特点,他们“乐嬉游”好奇心大。把他们从“乐嬉游”引导到乐学习上来,使一般的好奇心发展为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动力。

我们说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绝不是说可以撇开语文教学目的于不顾。而一味地说笑话,耍滑稽,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造情境让学生领略,不断地获得新的规律性的知识。

三、启发思维,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托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没有思维能力的人根本就谈不上具备自学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让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兴趣要激发,思维更少不了启发。要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就必须善于“质疑”,激起学生心中探索问题的波澜。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致力于问的艺术,必须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包含着矛盾,因为思维是从矛盾开始的,没有矛盾就没有思考。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不假思索就能随口答出,就难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浪,所提问题也就失去了价值。倘若提出的问题超脱学生的实际,学生就会茫无头绪,起不到引起积极思维的作用。因此,提出的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把“果子”挂在适中的地方,既不举手可摘,也不高不可攀。

四、严格训练,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

拳师教徒弟,要让徒弟拳不离手;乐师教徒弟,要让徒弟曲不离口。说的是学生的能力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多练、多看,用脑多想,用手多做,取得“习之功”。而这就要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训练既要严,也要有序,出得精巧,以精胜多,循序渐进,还要求实,讲究实际效益。训练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化知为能,达到“不复需教,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什么激发兴趣、启发思维,严格训练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剧,迫切需要学校教育变培养陈旧知识型人才为培养新知识型人才;变培养单一型人才为培养既深且博的多功能人才;变培养知识储存型人才为培养化知识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变培养少规格、低档次、小批量人才为培养多规格、高档次、大批量人才。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迫切需要教师交给他们启迪知识金库的钥匙,而不是金子。这是新时期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不负众望、义不容辞地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作者单位:河北省赵县六中

上一篇:培养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几点实践 下一篇:谈课外阅读作业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