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语言训练

时间:2022-10-18 09:56:52

浅谈小学数学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一向被认为是和语文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数学课堂中常常忽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其实语言训练也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能力。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可见,数学语言的训练对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因此,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师的重要使命,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一、利用课堂资源,让学生多说

1.计算题,说算理

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让学生口述算理和计算过程,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计算“9+4=?”时,教学生用四句话表述:看大数拆小数,看到9想到1,4可以分成1和3,9+1=10,10+3=13。经过这样多次练习,学生会用语言口述思维过程,说清算理,同类题目自然会计算。

2.应用题,讲思路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思绪不清,则言语不明,表达上的不贴切和含糊只能说明思想混乱。”数学思维往往借助数学语言显示,应用题教学中,通过学生口述解题思路,说出自己的想法,填写等量关系式等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不仅使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操作后,说过程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正确理解是正确表达的前提,要使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必须让学生有效经历“数学化”的过程,理解数学概念中较难理解的部分。教师通过学具来丰富学生的数学表象认识,为学生架起从“直观”到“抽象”间的桥梁,引导学生思考、理解和感悟。然后让学生用贴近生活实际语言描述操作过程,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如教学:一个长方体被分割成两个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有什么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橡皮和小刀来试着操作后交流。学生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能更好地表述操作过程和发现。

二、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愿说

1.提问促说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形式,提问是对学生数学语言训练的必要手段。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一座桥梁,引导大部分学生通过思考有话可说。例如,在教“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内容时,在全课总结时提问:如果你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你会如何向大家介绍自己?以一种富有童趣的方式,让小朋友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2.讨论引说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是锻炼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每一位学生都要以语言为中介与大家交流,在讨论中相互促进,理清思路,,组织好自己的语言,通过这种合作学习,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增强了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3.体验后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些活动,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后用数学语言叙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例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提供给学生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并充分利用学具(小正方形),让学生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里摆一摆,再说一说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怎样摆的?怎样列式?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自己亲手操作、观察、探究,自然感到有话可说。

三、规范指导方法,让学生会说

1.教学中用规范的语言来示范说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是通过模仿教师的说开始的,要使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首先就要求教师准确、娴熟地运用数学语言,起到示范作用。例如,在“年月日”练习课上,我说了这样一道题目:“一年中连续两个月的天数之和是62天,这两个月是几月和几月。”一位学生回答说:“7月和8月。”我追问道:“还有呢?”另一位学生补充道:“12月和1月。”这时,前面回答问题的同学提出了质疑:“老师,题目中要求的是一年中连续的两个月,12月和1月分隔在两年里。”这时,我突然感觉自己说出题目时多加了“一年中”三个字,结果答案出了问题,于是我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最后确定答案只有7月和8月,并要求全班同学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最细心的这位同学。虽然只有几个字的差别,却折射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我们应该重视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通过语言顺序和逻辑性来发展说

我们常常在课堂上发现一种现象:教师提了一个问题,一个学生一边手举得高高的,一边嘴里在喊:“叫我!叫我!”当教师点名他回答时,他又说不出来了。学生在回答问题上的困难主要是词语的匮乏。在低年级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表达句式,鼓励学生通过模仿清楚、完整的叙述题意,表明想法,逐步提高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思维能力,教师应适时提供词语及其表达方式。如应用题教学中的说思路:根据……和……可求……加上……最后可以求出……要求……需要知道……和……已经知道……要先求出……借助像上面这样的及时提示词语,恰当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词语表达,有根有据地说明数学问题,有条有理地分析数量关系。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总之,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特别是小学生的表述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说,引导学生说得完整、说得精彩,久而久之,既能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松江区车墩学校)

上一篇: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简·坎皮恩电影 下一篇:灵魂尽头,中国式阵痛的青春《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