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8旬老人仍有20%在务农

时间:2022-10-18 09:15:53

农村8旬老人仍有20%在务农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昨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该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差距大,政府或事业单位养老金中位数是新农合养老金中位数的33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耀辉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建议,改革应先打開一个突破口,不要再强制退休,而是允许希望工作的老年人继续工作,并在今后发放养老金时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

政府或事业单位养老金是农村33倍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旨在提供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础数据。该调查正式启动于2011~2012年间,调查覆盖了不包括在内的中国大陆所有县级单位。样本包括150个县级单位,450个村级单位,10257户适龄家庭共17708人。

调查数据显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放的养老金很低,政府或企业提供的养老金非常高。其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中位数在每年720-1200元间,政府或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中位数为2.4万元。也就是说,政府或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中位数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中位数的33倍,差异巨大。

统计显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所提供的养老金占家庭人均支出的比例为20%,而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所提供的养老金分别占了人均支出的244%和192%。

此外,城乡老年人的经济状况也存在明显差距。调查显示,我国城镇60岁及以上人群的人均财产中位数为70760元,而农村人均财产中位数仅为18395元。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人均财产中位数城乡差距3.8倍。

该项调查的负责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耀辉教授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指出,改革很难破坏既得利益,城镇养老金不大可能减少,要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养老金要尽快涨上。

城镇中老年女性劳动参与率非常低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压力摆在了社会与家庭面前。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到2011年底,中国约有1.85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约为12%,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快速上升到34%。

调查显示,就业比例随着年龄变老而下降,但城镇与农村人口在就业方面存在着差异。城镇户籍的老年人大部分是在50多岁到60多岁这个年龄段退休,而农村户籍人口却到65岁以后才出现就业率的大幅下降。农村老年人大部分在65-69岁时依旧在工作,而到80岁时农村老年人的就业率仍在20%以上。赵耀辉指出,农村老年人的工作主要是指务农,而且农村老年人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都明显大于城市老年人。

就业率的性别差异在城镇户籍人口中更加显著。调查显示,在50-54岁的人群中男性的就业率达到75%,但只有45%的女性参加工作,到了60来岁,只有不到10%的女性还参与就业。以国际标准而言,中国城镇中老年女性的劳动参与率非常低。

报告建议,中国可通过为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提供工作激励的方式,延长他们的工作年限,以减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财政负担。比如,报告提出的政策建议就包括,在法定退休年龄达到后仍愿意继续工作的人,可以在他们延迟退休后领到更高的退休金。同时降低提前退休的养老金激励。报告还呼吁,至少应该把女性的退休年龄提高到与男性一致。

上一篇:亿万富豪义务当村官 4年多没拿1分钱工资 下一篇:大学生村官选聘:有人争着进来 有人想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