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8 08:12:47

德育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高校教学管理的特点,提出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总结出从在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结合实例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结合一切力量在校园内形成良好风气、增加德育课程的课堂占有率这四个方面来实现目前高校德育教育方式的改革。

【关键词】德育 不可量化 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3-0061-02

传统的管理理念是以“物”为本进行的理性管理,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强调依法管理、按章办事,实行科学的理性管理。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文精神的回归已然成为了时代的呼唤,客观上要求高校管理以人为核心,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精神需要,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管理。[1]

高校教学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管理方式,它既有科学性(可量化性),又有不确定性(不可量化性)。所以,高校教育管理不仅需要应用管理学知识、尊重教育规律、不断创新,以满足应试教育的需求,[2]还应上升高度,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培养适应于社会建设的人才。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教学管理特点的分析来体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其实施提出些许建议。

一、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

高校教育管理与其他管理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任何一个特点都需要慎重考虑:

1.特殊性

教育有其自身的基本规律,教育管理要在尊重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这就要求管理者应该在掌握和应用教育基本规律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既尊重规律,又不墨守成规。[3]这也是美国教育体制中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高校管理者,应该更像学者还是更像商人?如果仅仅根据个人在学术上的造诣来分配他的管理职位,那如何确保高校的收支平衡?近年来高校欠下高额债务的例子为数不少,不同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我国高校负债并不会倒闭,最后往往由政府接手处理债务,然而从政府扶持民营办学来看,政府对高校的资助会越来越少势必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聘用成功的企业管理者来对学校进行管理,先不说可能会在教学方针上存在争议,以金钱至上的理念来管理学校,势必会使得学生精神上更加物质化,思想品德上的培养恐难以成效。因此,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特别是德育的管理上,要注重学校良好风气的维护。

2.综合性

高校教育管理不是孤立的,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4]从生源上看,18岁的学生本身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价值体系,他在过去18年中的经历,形成了他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可能会被他带入高校,影响与他近距离接触的人,甚至在学校内形成一种风气,此时个人对高校造成了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较为细微、局部的;反之,学生的价值体系也在无时无刻的受着周围环境、同学、教师对他的影响,[5]这种影响往往较易成型,而且很可能会完全颠覆学生原有的价值观。从这两种影响的对比不难看出,在高校阶段矫正学生的价值观虽然困难却是可行的。因此,在高校内部形成良好的风气十分重要,然而正因为学校不是孤立的,高校的风气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联系,社会上发生的各方面的事件都会对高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在这控制之外的影响下去维持良好的风气就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关键;当然,高校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也会影响社会安定,甚至引导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

3.时效性

不同时期的学生心理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举例来说,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刺激学生奋发学习的最好方法可能是对成绩处于下位的学生进行处罚(挂科、压低综合测评、不授予学位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是大学毕业已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学生开始争取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名额,高校管理不断从“处罚”向“鼓励”过渡。并且,由于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像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不再与毕业挂钩,学校能对学生进行的限制措施将会越来越少,高校教育管理势必将更进一步趋向于鼓励方式。

此外,德育教育的效果见效周期长,不可能立刻显现,有些教育管理活动,当时可能是被否定的,而一段时间以后,甚至学生毕业后普遍得到社会的较好评价,得到了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肯定。因此,纵观古今,德育教育始终是在探索中前进的。

4.不可量化性

品德的教育和知识的传授两者间的其中一个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可以通过“高考”等统招考试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甚至分等定级,并且这样的评判方式往往是比较客观的;然而,在品德教育上却很难去界定这么一条分界线,除了少数处于“黑”与“白”这种个性鲜明的学生身上,相处之后能够稍做判断之外,绝大多数的学生乃至社会的大部分群体,都是处于较难界定的“灰色地带”,要通过长时间的相处才有可能对某个个体有些许了解,并且对于品德是好是坏的标准都是比较主观的。例如,近年来学校不时出现的交白卷现象,交白卷的学生连主观题都放空,一般这样的学生很容易被贴上学习态度极不端正的标签,对老师不尊重,对自己不负责,但从另一角度来看,相较于作弊的学生,或者是那些在卷子上写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行为又体现出了诚实这一品质,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敢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在对学生的品德进行鉴定时,不能完全根据一些事实来做结论,相反,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切不可分“快慢班”,教师应不断提醒自身不要在潜意识里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分等定级,正因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属于“灰色群体”,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随时都会随着周遭环境而发生变化,唯有始终坚信学生的本性都是善良而脆弱的,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思想做出正确引导。

二、德育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地位

无论是“德、智、体、美、劳”,还是“德才兼备”,均是以德为首,在这个深受儒家学说影响的民族之中,“以德服人”也是两千年来被大众所接受并传承的,[6]然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国外文化的急速涌入,使得中国人也开始“量化起来”,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甚至连国文课程都不如英语重要。当然要深究这个问题必须要从整个教育体制、整个社会需求来看,高校作为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不免处于“夹层”的尴尬境地――从中学吸收已经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生,要转变已经成年的学生价值观本身难度不小;加之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往往与一些证书挂钩,采用量化手段去挑选人才,使得面临就业压力的学生不可避免的重才而轻德。然而,正是这些困难,使得高校德育教育更显得不可或缺,在学生离开高校进入社会之后,品德教育的机会将进一步减少,在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士的过程中,学生面临的往往是一系列严肃的抉择、变化、责任,如果在这之前,没有良好的品德作为基础,就很可能使得学生在面临挫折时,做出错误的决定,甚至误入歧途,给社会造成隐患。[7]

目前因为社会需求的人才导向作用,英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学习成为了高校学生生活的重心,良性竞争也开始变质,高校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得到重视,采用何种方法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成为每个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德育教育的实施建议

1.运用积极心理学

目前不少文献[8]都提到过当前大学生心理方面呈现出了一个显著的特征――心理易震荡性,它是指一种较严重的心理不适应状态,而这种不适应在大学生身上的直接表现多为情绪消极,打不起精神学习、生活,对任何事情都缺乏激情。究其原因,正是大学前学习负担的加重让孩子过早失去了本应有的幸福时光,除了学习,孩子和家长的生活没有了别的主题。最终,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孩子可能会物质上富裕,精神上贫瘠;价值观上扭曲;人生观上模棱两可。孩子们正一点点地在丧失自信,远离幸福。当这一群精力被榨干了的孩子被送进大学后,我们怎么能不去面对他们的消极、他们的懒散和他们的不幸福?面对这种现状,以及教育管理的这一系列特点,高校教育应真正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既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强调对他们进行生活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寻求并理解生活的意义,学会生活并理解生活的质量。因此,对于大学而言,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使他们学会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就这一点来看,运用积极心理学指导我们的教育活动就显得很有必要。

2.避免高谈阔论,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德育的目的不应是一味地去追求培养出正直守法、品德高尚的老实人,要在当今的社会中去培养出古代的“君子”是不现实的。在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孩子在懵懂时期就开始被家长和社会灌输了“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意识,等到成年之后不可避免的在潜意识之中形成了一种“被害症候群”,对于周围的人和事始终抱持着怀疑的态度。如,目前社会上风行的“碰瓷事件”就使得很多驾车者在发生事故时,不是第一时间下车查看,将伤者送去医院,而是打电话报警等交警来处理。我们不能说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但的的确确让我们看到了现代人的冷漠。仅向学生讲道理,谈所谓的儒家思想,只会让学生觉得是空话、高谈阔论、难以实现,每个人都希望能生活在乌托邦,问题是乌托邦真的能实现吗?因此,在德育教育中,一味的强调做人的原则、道德的重要性,学生往往不会学以致用,真正能起效的方式应该是结合当今社会的新闻,与学生共同讨论对事件的看法,从小事上潜移默化学生的人生观。

3.辅导员、教师与学生干部之间应形成密切而快速的互动

就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而言,由于教师个人精力有限,往往只要求授课教师精力集中于课堂教学上,对学生的课余生活介入得不多。学生的课余生活主要还是由辅导员来进行引导,而一个辅导员要面对至少30~40个学生,辅导员往往只能通过培养学生干部的形式来分担起繁重的工作量。而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余生活,任何一件小事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因此,辅导员、授课教师和学生干部之间建立密切而快速的互动就显得不可或缺。

4.提高德育课程在教学任务上的课时占有率

四、结 论

高校要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必须要全面认识高校管理的特殊性、综合性、时效性和不可量化性,并且把这些认识应用到教学中。针对目前高校德育教育方式的改革,可在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结合实例,以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校园内形成良好风气以及增加德育课程的课堂占有率这四个方面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范道琴.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人本管理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117~119

2 兵工高校教材工作研究会.高校教学管理与研究[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

3 周兴国、李子华.高校教学管理机制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4 宋焕斌.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红河学院学报,2007(6):125~128

5 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王自强.大学生诚信:高校教育的缺陷与弥补[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学校学报,2007(3):69~71

7 程秀海.以德治校――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重大课题[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94~97

8 张迎新.浅析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适用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2):63~64

上一篇:体验式教学基本流程解析 下一篇:反馈对第二写作过程中意义建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