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实践反思

时间:2022-10-18 06:57:07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实践反思

摘 要: 一直高喊“高效课堂”的口号,但是具体实施效果却不理想,这些都是源于我们缺乏经验,工作不够细致,从而导致合作学习提起又放下,放下又提起,反反复复,没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常态教学。

关键词: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 失效原因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217-01

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触的知识面也在扩大,思维能力更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传统教学便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与此同时,伴随新课改进程的日益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目的就是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于是各级各类学校纷纷采用了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作为一所农村高中,我们也想顺应主流,于是分别在高二文理科各选定了两个班级进行小组合作的试点教学,但效果却不尽人意,经过多次反思,现将出现的失效现象及解决方案总结如下:

一、课前预习效果不佳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根据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要求,在课前完成相应的预习内容。

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农村中小学仍然一贯实行传统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次上课看到的都是一片片空白的导学案。

解决对策:习惯不是一日培养而成的,对于这种不按时完成预习作业的现象,我们采用课前留出5-10分钟的时间来弥补课前的预习不足,达到使学生即便不能掌握教材初浅知识,也能大致了解老师的授课框架,这样才能有效的掌握当堂老师的教授内容。

二、导入情景枯燥

现在高中课堂的导入形式单一,一般都采用教科书前面的导入问题,这部分内容有的与实际生活关联不大,这样自然不能勾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当然这对合作学习也是不利的。

解决对策:这个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前更加努力的备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资料,巧妙的将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中的有趣现象结合起来。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这节新课可以这样进行导入:师:“我们都知道24节气预示着季节的转变,大家学过地理,也应该知道我们地球上这种四季交替更换的现象是由地球的公转产生的,那么地球是怎样绕太阳公转的?它的轨迹又是什么样的呢?”这样的导入设计会让学生觉得原来生活与数学问题之间可以这样进行转换,一下子就唤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讨论问题设置不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明显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的组内讨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成员间争得面红耳赤不得其解或者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觉得没有谈论的必要,从而部分学生就出现嬉戏打闹或者懒于讨论的现象,这是因为我们设置的讨论问题不合理,极端化的原因。

解决对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应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要体现出一定的价值,设置的讨论问题既要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又能烘托出课堂的气氛,过于简单和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不要设置,如推导椭圆标准方程时为什么要设问题,这就是知识层面的一个规定,所以并不需要讨论这是为什么。而且设置的问题要层次化,能满足组内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四、学霸与学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发现每个合作小组中都存在合作意识差,交流技能薄弱的同学,每次老师下达交流任务后,优秀的学生常常“大显身手”,不断表达自己的想法,成为小组中的学习顶梁柱;有的学生则习惯扮演听众,合作过程中不爱与他人沟通交流,既不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其他同学提出的观点也不质疑;还有一部分学生悠闲自在,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完全忽视团体合作的概念。众所周知,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如此看来,小组中缺乏互动,没有团体意识和合作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则令人怀疑。

解决对策:合作学习要特别强调在小组活动中必须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任务,以实现成员之间良性的互动和合作。要使学生们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他同伴学习负责。

五、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施初期,好多教师还摆脱不了传统教学的禁锢,在实践过程中,很多时候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所讨论的问题还未解决,教师便终止了大家的探讨,害怕其出错迫不及待的给出答案,致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此外,小组合作学习也仅仅局限在学校内部的课上时间,很少有教师安排小组共同完成课后任务,课上小组在课下便自动解散。另外小组的构成形式也较为单一,多数是按照学生的前后座次序搭配而形成,这种简单的分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所构成的学习小组未能有效搭配。

解决对策:在小组合作交流之前一定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初步认识,然后再进行合作交流,不要害怕学生出错,熟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试过了才知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还要注重小组人员的配置,组内应按照异质的原则,以高中低三个层次合理搭配,而组间则应按照同质的原则,及时保持各小组水平程度一致,这样各小组在具体实施中才能形成有效的讨论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在小组的分配上还应进行人员轮转,因为小组一旦形成固有的成员集体,必然就会产生强势成员和弱势成员之分,这样在讨论时,一般弱势方就会被动接受强势方的意见,使讨论的效果大打折扣。

六、周围环境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很多学校的高效课堂都只是在喊口号,没有真正落实,试验活动只是一段时间由一部分老师进行,其余都还是以往的“以老师为主体的传统式教学”,这样容易使得试验的老师和学生没有前进的动力,毕竟实施新的教学模式要付出以往几倍的努力,如果周围的环境没有积极配合,又有谁愿意舍简求繁呢?

解决对策:“高效课堂”不是口号,教学模式改革成功与否不是一两个人能决定的,它需要广大师生的配合,试点可以选取部分年级部分班级,但其他人也要积极配合,非试点班级的师生可以为试验承担部分工作,毕竟改革初期工作量很大,实施过程中也会有很多变数,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同时学校作为改革主体,也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同时提供一定的技术保证,这样才能有效的推进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

上一篇: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有效探索 下一篇:探讨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