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时间:2022-10-18 06:22:39

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摘 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特点,在防治措施上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配套措施。

[关键词]水稻 二化螟 发生特点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R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096-02

2013年9月10日,笔者来到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张祠村调查时发现:“螟氏五兄弟”分享一株稻(虫态为幼虫,龄期为2~3龄)。调查时还发现,虽然一株上的虫子数量较多,但全田只见零星白穗。

一、诊断

这种虫子中文名叫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广大农友们根据其为害特点,还给它取了三个别名,分别叫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

二、发生特点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为害具有“三极”、“三性”等特点。

(一)“三极”

1、分布范围极广

在国内分布:水稻二化螟“光顾”的区域北至黑龙江克山县,南至海南岛,从北到南都留有水稻二化螟的“足迹”,真可谓是“南征北战”。但其主要分布地区有湖南、湖北、四川、江西、浙江、福建、江苏(苏北)、安徽(皖北)、陕西、河南、辽宁以及贵州、云南高原等地带。

在国外分布:朝鲜、日本、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等均有水稻二化螟的踪影。

2、为害对象极多

水稻二化螟除为害水稻外,还能为害茭白、玉米、高粱、甘蔗、油菜、蚕豆、麦类以及芦苇、稗、李氏禾、游草等杂草植物。

3、为害损失极重

一般一头幼虫可为害3~5株水稻。在水稻分蘖期,若是遭受水稻二化螟的为害,可造成“两枯”(枯鞘、枯心苗);在水稻穗期受害后,可造成两种异常稻株(虫伤株、白穗)。在不加强防治的情况下,一般年份可因二化螟的为害造成减产3~5%,严重时减产达到3成以上。近年来有加重发生与为害的趋势,是水稻作物的劲敌。[1]

(二)“三性”

1、虫态具有多变性(全变态)

成虫:雌体长14~16.5mm,翅展23~26mm,触角丝状,前翅灰黄色,近长方形,沿外缘具小黑点7个;后翅白色,腹部灰白色纺锤形。雄蛾体长13~15mm,翅展21~23mm,前翅中央具黑斑1个,下面生小黑点3个,腹部瘦圆筒形。

卵:长1.2mm,扁椭圆形,卵块由数十粒至200粒排成鱼鳞状,长13~16mm,宽3mm,乳白色至黄白色或灰黄褐色。

幼虫:一般6龄,老熟时体长20~30mm,头淡褐色,体灰白色,背面有五条紫褐色纵线,最外侧纵线从气门通过,腹足趾钩双序全环或缺环,由内向外渐短渐稀。

蛹:长10~13mm,米黄色至浅黄褐色或褐色。

2、发生具有“三大选择性”

(1)对越冬场所具有选择性

水稻二化螟以幼虫的虫态越冬,越冬场所主要在稻蔸的基部。由于在越冬期如遇浸水则易被雨水淹死。为了避免水灾,水稻二化螟一般选择在离地面5~10mm左右的稻蔸内越冬。

(2)对纬度具有选择性

水稻二化螟每年发生的代数因纬度而异,第1代(区域)发生在北纬36°~32°之间,第2~4代(区域)发生在北纬32°~26°之间,第4代(区域)发生在北纬26°~20°之间,第5代(区域)发生在北纬20°以内。在黑龙江省每年发生1代。在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四川、贵州等地每年发生2~4代,中国最南部的海南岛每年发生5代。自从水稻种植改革以后,由于单季稻变成多季交错播种,相应给二化螟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导致其发生代数与数量均发生了变化。[2]

(3)对气温具有选择性

气温高于11℃时开始化蛹,15~16℃时成虫开始羽化。低于4龄期幼虫多在翌年土温高于7℃时钻进上面稻桩及小麦、大麦、蚕豆、油菜等冬季作物的茎秆中;平均气温10~15℃进入转移盛期,即转移到冬季作物茎秆中以后继续取食内壁,待发育到老熟时,在寄主内壁上咬一羽化孔,仅留表皮,羽化后破膜钻出。

3、“生活”具有“七大习性”

(1)成虫具有趋光性

趋光性就是生物对光刺激的趋向性,如水稻二化螟成虫对光产生向着光源方向活动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害虫的趋光性。其活动规律是喜欢日伏夜出,夜出后性喜趋向光源方向活动。关于昆虫趋光性机制的假说较多,其中报道较多的是光干扰假说、光定向行为假说和生物天线假说3种,现在较为普遍接受的是前两者。光干扰假说是指刺眼作用干扰昆虫的正常活动导致趋光,而光定向行为假说则指昆虫趋光是由于光定向行为所致。

(2)具有时限性

二化螟成虫大多在午夜以前寻找异性,并进行,“婚”后间隔一日即可产籽繁殖后代。

(3)繁殖具有趋嫩(绿)性

由于水稻二化螟具有趋嫩(绿)性,所以,当水稻后期氮肥使用量过多,水稻植株嫩绿,能诱集二化螟到此产卵,并且还能给二化螟提供“两增”(虫体增重,繁殖能力增强)的良好外界条件。

(4)产卵部位具有移动性

水稻二化螟成虫喜欢在晚间8~9时产卵。第1代多产卵于稻苗叶片表面距叶片嫩尖约3~6mm处,有时也在稻叶背面产卵。第2代卵多产于叶鞘离地面约3mm附近;第3代卵多产于晚稻叶鞘外侧。一般一只雌蛾能产卵2~3块,健壮的雌蛾产卵高达10余块。一般平均每块卵有40~120粒。

(5)初孵幼虫具有群集性

水稻二化螟初孵幼虫具有群集叶鞘内为害的特点,造成枯鞘,3龄以后幼虫蛀入稻株内为害,水稻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成熟期造成虫伤株。

(6)大龄幼虫具有转移性

综上所述,初孵幼虫首先群集在水稻叶鞘内取食,但随着虫龄的增大,为了避免因争夺食物而发生冲突,它们会自觉地由群集为害转变为分散为害,即转株为害,并由先前取食叶鞘转向蛀食心叶和茎秆,最后发挥其二化螟蛀杆害虫的特有本领――展开“地道战”(先是在水稻茎杆下部咬开一个洞口,然后蛀入茎杆内部进行为害)。

(7)“进膳”具有杂食性

水稻二化螟不仅取食禾本科植物也取食十字花科蔬菜和各种杂草。其中以水稻为主要食源,茭白、玉米、高粱、甘蔗、油菜、蚕豆、麦类以及芦苇、稗、李氏禾、游草等杂草植物都是二化螟的美味佳肴。

三、防治对策

(一)农业防治

1、采取“四灌”措施,降低虫源基数

(1)冬春翻耕灌水灭虫。对冬闲田在冬季或翌年早春3月底以前翻耕灌水,以消灭越冬害虫。

(2)4月下旬至5月上旬(化蛹高峰至发蛾始盛期),灌水淹没稻桩3~5天,可淹死大部分老熟幼虫和蛹,可收到降低虫源基数的良好效果。

(3)对单季稻田可提早翻耕灌水,以降低越冬代虫源数量;对双季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防止幼虫转移危害。

(4)水源条件较好的稻区,可以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在第一代化蛹初期,先排干田水2~5天(或灌浅水),可人为引导降低二化螟在稻株上的化蛹部位,然后灌深水7~10mm,保持3~4天,可使虫蛹窒息死亡;二代二化螟1~2龄期在叶鞘危害,也可灌深水淹没叶鞘2~3天,能有效杀死害虫。

2、推迟播种期,避开二化螟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期

在单季稻区,可适当推迟播种期,能有效避开二化螟越冬代成虫产卵高峰期,降低为害程度,减少损失。

3、晒燃稻草,烧死害虫

一是对早稻草要放到远离晚稻田的地方进行曝晒,以防害虫转移危害;二是对晚稻草则要在春暖后化蛹前做燃料处理,烧死二化螟的幼虫和蛹体。

(二)物理防治

在6月底、7月初,可利用二化螟的趋光特性,采用高压汞灯诱杀其成虫。

(三)生物防治

可选用0.1%阿维・100亿活芽孢/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每亩次用药50-75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使用这种药剂不仅可以收到良好的除虫效果,还可保护自然天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效应。

(四)化学防治

1、选准最佳施药时期

一般在早、晚稻分蘖期或晚稻孕穗、抽穗期(卵孵高峰后)5~7天,当枯鞘丛率达到5~8%,或早稻每667米2有中心受害株100株或丛害率1~1.5%或晚稻枯鞘团高于100个时,应及时用药防治;未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可挑治枯鞘团。在一般情况下,二化螟盛发时,水稻正处于孕穗抽穗期,是防治白穗和虫伤株的关键时期,以卵孵盛期后15~20天成熟的稻田作为重点防治对象田。

2、选准对口农药

当前,阿维菌素仍是防治水稻二化螟较理想的药剂。

3、选准打药剂量

每亩用1.8%阿维菌素50毫升或2.0%阿维菌素45毫升,兑水15-30公斤(视水稻生长情况和虫情酌情增加用水量)。若是出现“两重”(发生程度严重、世代重叠严重),间隔15天再喷一次药。

参考文献

[1] 张志海.张琼等,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其防治对策《吉林农业》2010-05.

[2] 张伟.李卫兵等,淮北地区水稻二化螟发生规律和演变及综合防治对策《农业科技通讯》2010-10.

上一篇:A320系列机翼后缘组件铝钛夹层制孔工艺分析及... 下一篇:“氢氧彻燃型汽车尾气消污除霾罐装置”对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