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道德起源探微

时间:2022-10-18 04:03:22

人类道德起源探微

[摘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不在遵守着这种规范,不论是明显的道德规范条例,还是内蕴的潜在道德律令。我们面对的问题总是在一个两难的“困境”下做决定,可是往往循着道德的规范性指导,我们有时必须舍弃掉自己的利益去满足他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我们虽然行动上也确实按照道德规范去做了,但是心中不免会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道德要求是从哪儿来的?我是不是必须得这样做?这就是关于道德规范性的来源问题,也即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伦理学史中现存几种关于规范性问题的回答,考察他们的思路及其缺陷,笔者结合当代伦理学的发展动态,认为应该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出发,关注伦理学与人性的研究和其他学科的综合考察,提出从演化的角度来回答这一问题的方向。

[关键词]规范性问题 道德来源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038-03

伦理学是有关规范的科学,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不在遵守着这种规范,不论是明显的道德规范条例,还是内蕴的潜在道德律令。理性告诉我们,遇到这些困境的时候(伦理困境),要用理性的伦理的眼光来分析之。我们总是负有义务去做一些道德的事情,有些事情是不得不做的。虽然我们其实不太愿意这样做,特别是自身利益和外在利益不一致甚至冲突,而道德要求需要你舍弃自己的时候,面对一个两难的道德困境的时候,我们的脑海有时多少会闪现出这样一个念头:我们为什么要考虑别人,为什么要损失自己,为什么要遵守这些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的权威性何在?概括起来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做个道德的人”的问题。

正如柏拉图所说:“你不能仅仅论证一下正义高于不正义就了事,你一定要讲的清楚,正义和不正义对它的所有者做了什么,为什么一个是邪恶的,一个是善的。”

这个问题也正是伦理学研究所要首先解释的问题之一,成为各种伦理学说关注的焦点。关于规范性起源的问题也正是伦理学的哲学根基,这个大厦的基石。而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也导致了不同形态的伦理学体系。

关于这个问题,美国哲学家科尔斯戈德称之为“规范性问题”。

一、道德的来源——规范性来源问题

伦理学是有关规范的学说已经是不证自明的。德性伦理学是规范人的品性,规范伦理学是规范人的行为,有人说元伦理学不研究规范性问题,这也是不对的,摩尔在他的名著《伦理学原理》里着重谈到了伦理学的规范的逻辑分析。虽然并没有给出一些伦理规范的具体内容,但并没有逃避这个问题。元伦理学是从语义和逻辑上对道德规范的形成构成、起源等做出研究,是研究道德规范元问题的学说。所以也是含有规范性的伦理学说。伦理学是一门指导人们正确行动的学说,因此,一般来说,一切伦理学都应当是规范性的,而有关的“规范性”的概念也内在地包含在伦理学说中了。

一般地看,伦理学史中有两种关于道德规范性的观点:外在的规范和内在的规范。如果某种道德要求或命令是由道德行为之外的主体提出来的,这种规范性就是外在的。也就是说可能是神或上帝,或者某种理念世界的要求,基督教伦理学就是这种情况。如果某种道德要求是由道德行为者自身提出来的,是出自行为者自身的理性和情感,这种规范性就是内在规范性,康德的义务论是典型的内在道德规范学说。

那么我们所说的道德规范性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在考察伦理学问题的时候,常常是基于一定的道德范畴来分析这些问题的。常常把善、责任、义务、德性、正义等伦理范畴来运用到某些事态、行为、个人品质中去。那么在我们的认知水平上,有关这些伦理概念的具体含义,具体地说就是善到底是指什么,怎么定义?

当我们意识中产生善,说某些东西是善的时候,我们在指什么?还有在说这些概念的时候我们通常都是应用在哪些地方?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才能说是正当的?最后,我们要凭借的这些伦理概念是怎么形成的,他们的来源何在?所有的伦理学说要想阐明自己的伦理观点,必须也首先得分析好这些问题。

二、四种回答

关于人为什么要遵守道德、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亦即规范性的来源问题,纵观伦理学史,主要有下述四种回答。

(一)唯意志论

根据唯意志论,对道德的义务来源于对道德行为者具有立法权威的,因而能够为他们立法的某个主体的命令。你必须做正当的事情,因为这是上帝的命令,或者是一个你已经同意的要服从他制定法律的者的命令。从而得出,规范性主要源于立法者的意志。霍布斯和基督教伦理学也持这种看法,把道德规范看成是上帝的旨意,这受到越来越多因为当代科学观,即追求理性的解释所反驳。而那种因为某些权威者的立法意志的道德规定性,如霍布斯,则企图通过权力的自然来源中推导出道德权威来。我对道德的义务就在于权威的惩罚,如果我侥幸逃脱了惩罚的话,就不负有道德义务。从我们日常的道德经验来看,这显然是存在漏洞的。

(二)实在论

实在论认为,如果道德要求是真实的,他们就是规范性的,如果存在着他们正确描述的内在的具有规范性的实体或是事实,那么道德要求也是真的。实在论者通过论证价值、义务或理由的真实存在,或者更通常地通过反驳其他各种道德怀疑论者的理论来确立伦理学的规范。这种论证大多可以从当性直觉主义中看到,如从摩尔、罗斯之类的伦理学理论可看到。

正如科学自然知识一样,我们通过发现一个一个的自然规律的实体来证明科学的真理性。道德哲学实在论者也试图通过发现一个一个的道德实在的实体来解释道德的客观价值。当我们追问伦理学问题或者更一般的说实践规范性问题的时候,存在着某种与我们试图发现的世界有关的东西,这个世界存在着一个内在规范的实体或真理的领域。这种论证有时只需要借助某些数学逻辑类似的方法来进行,比如从某些“元”概念开始,从理性推理(摩尔通过对反映人的语言进行分析)对衍生的道德概念进行论证和解释。他们把这些“元”的概念作为起始点,那么作为一个规范性的回答,我们还必须追问,你的关于这个元概念何以可能的,怎么确证的,于是实在论者便反驳道这些元概念是不可说明的,是不可分析的概念,拒绝回答元概念的来源。那么作为一个规范性的回答,这也确实不是一种科学的回答。

上一篇:心理咨询师之自我成长分析 下一篇:监督报道并非曝光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