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时间:2022-10-18 03:56:45

合理应用现代化技术 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摘 要:新课程改革走过好多年了,面对新的课程,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手段及新的教学方式,我们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数学课堂时间,提数学高课堂效率?笔者认为:多媒体的应用增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举措。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享受获得成功的愉悦,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代化 提高 效率

新课程改革走过好多年了,今年颁布了新课程改革的修订版,及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试行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方式和理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渗透应用也写到了《专业标准》中去。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现在教育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新的课程,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手段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我们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数学课堂时间,提数学高课堂效率?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不同的质量观会有不同的效率观。什么样的课堂是高质量的课堂?是以教师的“讲”为标准,还是以学生的“学”为标准?是以教师所预设的公式化的课堂程序为标准,还是以学生会不会、能不能创造性解决问题为标准?是以是否应用多媒体技术为标准,还是以课堂大量练习为标准?任何问题都不能过于偏激,过于公式面化、模式化。我们应该明确,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要有量。如果教师一节课讲了很多关于射线的概念和特征,可能学生在头脑中都不能产生这抽象的概念,就不一节高效率数学课堂。那不如应用多媒体技术做个课件,让学生看,思考,总结射线的概念和特征。学生很快的根据动画能说说射线的概念和特征,并能在头脑中产生印象,掌握射线知识,这就是一节高效率的课堂。如果一节课只让学生看课件学习、讨论一个或几个问题,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也不能算是好课。可见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教师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合作互动不能天南海北而要联系教材。

二、潜心研究、精心备课

数学教学是一门学问,有一种魂隐含其中,不深入研究是掌握不了它的真谛的、抓不住它的精随的。因此,一个数学教师的教学艺术越高,学生就越容易融入到知识的海洋中去。“提高课堂效率”不能离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自学能力,同样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现在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数学教师必须努力增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多媒体的应用是这些的基础和捷径。

《新课程改革的修订版》和《专业标准》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心中始终装着学生,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善于分析学情,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更生动形象的画面调动学生的思维,用什么教学手段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让学生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

三、用好信息技术珍惜课堂每一分钟

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切实实现课堂教学中“主角”与“配角”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才能跨越模仿,提高效率,发挥个性,走上创造之路。

如《年、月、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查、找、观察万年历,独立自主地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态的拳头记忆法及配有音乐的儿歌内容,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大月、小月、平月。利用多媒体演示“四年一闰”的规律,让学生猜想、验证、质疑、释疑等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计算、发现、概括。在拓展延伸部分运用多媒体动态播放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相关知识,并配有话外音进行说明,从而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每4年就有一个闰年、为什么整百年的时候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这样,就能让学生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

四、问题设计要科学

问题太简单,不仅无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且还容易浪费课堂时间。在听课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把题目分析得一清二楚,之后再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这种提问的必要性暂且不说,只从学生异口同声地喊“是”或“对”即可知其效果:看似学生都会,实则是“花架子”,把学生当成听课机器,根本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还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根本不留时间给学生思考,不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大多数学生感到困惑。如何才能科学地组织问题呢?首先,要科学选择提问内容。太简单的内容自不必说,但如果问题太难,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白白浪费掉很多思考或讨论时间也于事无补。

可见,设计的课堂问题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考虑学生实际,这样才能使他们通过思考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提高时间利用率。其次,提问之后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几十秒钟。让所有的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为解决问题作出自身努力。经过这一点时间的思考,他们也许就能恍然大悟,不仅省去教师讲的时间,而且有利于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效率。

五、网络名师指点

教师也不是全能的,教师也需要教师,也需要名师指点。名师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现在大部分教师是闭门造车,谁也做不到课课精彩。有的课讲了两三轮,也讲不透彻,虽然听了许多课,共同探究,研究教材教法,有的课还不尽人意。苦于没有教师指点。现在身边的名师少见,可网络上的确不少,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想要的学习东西。和“名师”在网上交流也能起到一定的学习作用。

六、不放过每一个后进生

我们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教师放弃一个学生,他周边的四、五个人就要受到影响。学生不学习,上课干什么?他是不是要捣乱?他一捣乱,周围的几个学生也会跟着学,一来二去,就会有好几个学生不好好学习了。最后会影响到成绩好的学生的学习情绪。这又怎样提高所教学科的成绩呢?我们可以把做好的教学设计或课件通过网络发给家长,让家长在家把后进生再教一遍,以提高效率,保证在课堂上落下的东西在课外补上。所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1.

[2] 苏达礼:《救救孩子--素质教育的呼唤》,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240.

[3] 穆贵玉.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该如何有效创设问题情境.

上一篇:农村小学校园管理策略新发展 下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