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的特性及欣赏

时间:2022-10-18 03:31:10

舞蹈表演的特性及欣赏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0—0029—02

摘要: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在空间和时间中结合音乐、舞台美术等艺术表现手段,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舞蹈的结构、动作、时空、舞台呈现等,本文研究舞蹈表演艺术特有的规律和属性,加深对舞蹈偏重于表现与抒情特性的理解,为更深入的去欣赏舞蹈表演作品。

关键词:舞蹈表演 特性 舞蹈语言 欣赏 舞蹈形象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蹈艺术依靠经过提炼、组织、加工和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为其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难以表现的人们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人们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舞蹈表演中的人体动作不是自然形态或单纯生理状态的,而是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经过美化的极富于感彩的动作。舞蹈构成的三大要素:动作(空间———舞台、场地)、节奏(时间———音乐,一定的时间)、表情(感情),三者缺一不可。由于人体动作不停顿地流动变化的特点,它必须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和一定的时间中存在;舞蹈是擅长抒情的艺术;而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的的动态造型艺术。

一、舞蹈表演的特性

舞蹈表演讲究生动传神,强调通过外在形象的塑造传达出内在的神韵,抒发主体的胸臆情怀。从整体追求上看,含蓄蕴藉,追求神似,注重当众展现人物的灵魂和情感,注重整体效果的传神写意。

(一)舞蹈表演的要素

舞蹈表演中注重舞蹈动作、舞姿造型、节奏、表情、美感等要素。

1、动作性。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蹈动作是经过选择、提炼、美化、艺术加工而来的,它区别于人类的一般人体动作。舞蹈表演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所表现的人物情思和丰富的内在精神世界,都是通过人体动作进行展现和描绘的。动作性的人体语言可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情节与事件的发展以及矛盾冲突的推进、情调和气氛的渲染、意境的形成等。舞蹈艺术的动作分为: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动作和装饰性动作三大类。其中表现性动作是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思想感情和情节发展的主要手段;说明性动作和装饰性动作则是一般性的说明和连接,是从属于舞蹈艺术的主体和舞蹈动作之间的过渡。

2、抒情性。舞蹈是一种表情艺术,舞蹈艺术饱含着丰富的、多种多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人的主体情思、用形体动作来抒发人的感受,表达人的丰富精神面貌是它的艺术特长。强烈的抒情性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段,通过对现实生活高度概括来深刻反映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它所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多种舞蹈形象,正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强烈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独特见解的具体艺术手段。

3、节奏性。世界上任何一种舞蹈都是在一定的节奏下进行的,简单的打击乐、舞蹈伴奏、连人们的呼喊也是一种节奏。可以说没有节奏就不能够成为舞蹈。劳动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人类的节奏。人是富有节奏感的,容易受到节奏的感染,情感也会影响节奏的变化。因此节奏性是舞蹈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在人们的行动中,思想和感情会伴随着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的变化而变化。伴随着舞蹈的音乐节奏,是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合乎一定的规律,这就是节奏。舞蹈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和着一定的节奏所做的身体连续动作。舞蹈可以没有音乐的旋律,但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节奏,即使是在完全静场的时候,也是按照一定的内心节奏来进行舞蹈的。在舞蹈表演的节奏处理中,既要依附于节奏去发展动作,还要在乐感中巧妙地去“韵化”动作。舞蹈艺术本身也要有节奏起伏、要有跌宕,才能产生完美的艺术效果。

4、造型性。舞蹈动作必须具有造型性,这是舞蹈表演的最基本的特性和主要因素。舞蹈艺术的造型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人体动作的舞姿造型和舞蹈队形的变化与造型。舞蹈的造型性要求具有雕塑式的美感形象、要求动作的和谐、要求完美的身躯与表情、姿态的结合。它必须是经过提炼、艺术加工的最有表现力的典型性舞姿。在“舞姿造型”中,“舞”是指动作变化,“姿”是指造型性。舞蹈队形、画面的造型,即舞蹈的构图,是舞蹈作品构成的重要因素。无论是独舞、群舞、抒情舞、叙事舞还是舞剧,舞蹈者总是要在舞台空间按一定的方向和路线进行运动。根据所表现的各种不同情绪和内容的需要,就产生了各种类型的舞台空间运动线和画面造型。

5、虚拟性。 虚拟是产生舞蹈程式的理论根据,程式是虚拟在艺术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舞蹈表演中,时空的虚拟,自然环境的虚拟,物体的虚拟,人物动作的虚拟等,都是基于舞台假定性这一舞蹈的基本特性的。虚拟是舞蹈假定性的核心,是舞蹈时空观的主要体现。

6、美感。 舞蹈具有直接渗入人心的特点,在舞蹈表演艺术中,优雅的美感、深沉的美感…….都可以烘托表演的气氛,强化和激发舞蹈的表现力,还要借助服饰、道具、灯光和象征性的舞美设计,特别是音乐的烘托和渲染,形成多层次的美感效应,产生震撼人心的巨大感染力,使舞蹈表演的美感升华,从而塑造完美的舞蹈形象,综合体现多方面的舞蹈美。

(二)舞蹈表演中的语言

1、结构语言:有意图的艺术构思。戏剧结构(线型结构)与块状结构。

2、动作语言:暗示;传达;让观众通过直观形象去感受。动作既是构成舞蹈语言的基本材料,也是舞蹈家创作过程中的思维材料。

3、时空语言:空间的展现与时间的流动。时、空的相互依存溶合。与音乐的协作。

4、舞蹈语言的舞台呈现:内在的激情转化为有形可见的动作流动。

另外舞蹈与诗歌、音乐的密切联系与区别,舞蹈与电影的相似与区别,舞蹈与杂技、武术等其他人体艺术的共同点等等,都与舞蹈表演中的舞蹈语言是密切相连。

二、如何欣赏舞蹈表演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一)舞蹈形象的欣赏特征

从舞蹈艺术的物质外化形态方面来看,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观众欣赏舞蹈作品,首先从对舞蹈形象的感知开始,因此进行欣赏时应把握以下特征:

1、直觉性。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艺术形象,它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来进行审美感知的。

2、动态性。舞蹈表演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所表现的人物情思和丰富的内在精神世界,都是通过人体动作的舞蹈语言进行展现的描绘的。舞蹈的动态不是一般的自然的无秩序的动态,而必须是合乎舞蹈艺术规律的运动。由于人的舞蹈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舞蹈的动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空间的范围内呈现为舞蹈的造型性;在时间的范围内呈现为舞蹈的节奏性。

3、综合性。舞蹈的本体构成与音乐、美术、诗歌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舞蹈偏重于表现与抒情,在音乐、美术、光色的共同参与下融为整体,是一门多种艺术共同融成的综合性艺术。

(二)舞蹈的欣赏方法

舞蹈欣赏也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通过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为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1、舞蹈形式美的欣赏

通过美的人体去接受美的舞蹈;欣赏舞蹈动作本身的形态美(协调感、韵律感、节奏感、高难度技巧等);欣赏舞台构图:人体动作在舞台空间所勾画出来的流动画面。和谐统一的整体美;欣赏舞台美术(景、光、色、服、道、化等综合元素)。

2、情绪意境美的欣赏

既要对形式美有较敏锐的感觉,又要有主体积极投入的心理冲动,用:“心灵的眼睛”去体会形式美中所蕴含的情绪与意境,去欣赏只有舞蹈才能揭示的感情符号。

3、舞蹈审美经验的自我培养

对优秀舞蹈作品形式美的感悟。纯洁高尚的欣赏心态。

在舞蹈表演的特定情境中,构成舞蹈动作的姿态、节奏、速度、空间走向、动作力度与情感强度的统一所体现出的情感倾向,在音乐、舞美等多种手段的配合下,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无数复杂的心境和情感冲突,使舞蹈表演艺术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中展示内容,表现人物情感,创造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使其具有巨大的欣赏价值和欣赏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开方.舞蹈基础理论[M].陕西:陕西出版社,2001

[2]陈旭光.舞蹈艺术[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1)

[3]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汪流.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5]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6]欧建平.现代舞欣赏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

[7]赵铁春.舞蹈鉴赏[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8]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上一篇:关于“光阴”的文化历史科学对话 下一篇:试论图书馆现代管理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