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途径思考

时间:2022-10-18 02:52:05

构建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途径思考

摘要:研究生学习共同体作为研究生中的一种有效组织,能很好地解决当前研究生学习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研究生积极融入学习共同体中,可以改变不合理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这对研究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研究生;学习共同体;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教育改革的推进,社会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的研究生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研究生普遍知识面窄、思考积极性不高、不善于讨论和交流、畏惧写论文等。研究生只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摒弃陈旧的学习方式,进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研究生学习共同体对研究生改善学习方法、改善学习效果、培养学习和研究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和特征

1.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内涵。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学习共同体”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学习共同体”早在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理念中就有所体现。博耶尔在1995年发表了题为《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的研究报告,首次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一些人因共同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努力的组织,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目标相互作用、共同努力。还有学者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彼此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这是将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团体、组织的主张。研究生学习共同体是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构成的团体,成员之间彼此拥有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在学习中不断交流和互动,共享各种资源,人人平等,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人的发展。

2.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特征。博耶尔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中指出,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共同的愿景,彼此能够交流,人人平等,由规则纪律约束,相互关心照顾,具有和谐的氛围。研究生学习共同体可以充分挖掘个人和集体的潜能,促进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成长,进而充分提升个人能力。根据博耶尔的理论,研究生学习共同体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有共同的学习目标;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人人平等,真诚以待;各种资源共享,共同克服困难;导师起着重要的指导和管理作用;能带来成效。

二、构建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意义

1.满足归属需要,激发研究生成长的主观能动性。建立研究生学习共同体是满足研究生的归属需要的重要途径。在研究生学习共同体中,研究生感到自己和其他成员同属一个团体,有一种归属感,并且他们因相同的学习目标集中在一起,具有相近的偏好。同时,因为研究生的行为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专业性,所以他们在学习共同体这个较大的学习空间里通过交流合作更容易获得丰富的知识。建立研究生学习共同体能极大地提高研究生对学习和研究的热情,很好地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

2.实现交流互动,促进研究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证实,学生会吸收所读的10%、所听的20%、所看的30%、看与听结合的50%、听与说结合的70%、说与做结合的90%、教别人时的95%。那么,在学习者之间建立指导互助的关系,让他们相互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在研究生学习共同体中,研究生开展较为广泛的交流合作,选择适宜的讨论方式,互通有无,互相帮助,还可以从导师那里得到指导和帮助。这样,研究生便节省了独自学习某些知识的时间,同时避免走其他人走过的弯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在交流中发现新思想、新问题。

3.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合作能力。从资源共享的角度来看,研究生学习共同体是一个信息、经验等共享的组织。在这里,资源是流动的、共享的。研究生通过交流互动可以使观点变得更加完善和深刻,并使资源在共享之中变得更加丰富。研究生共享资源、共同解决问题,也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实现知识拓展,有利于研究生开展深度学习。在研究生学习共同体中,资源的流动和共享使研究生拥有巨大的学习空间和知识储备,能够进一步开阔视野,有效地拓展知识面,改善知识储备结构。研究生通过深入交谈和讨论将获得比个人对问题更为深入的理解,因为个人的思维总是有局限性的,而在大家的合作探讨下,研究生能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相互激发,从而有效地开展深度学习。

三、构建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途径

一般来说,学习型团队的规模越大,团队的凝聚力就越小。随着团队规模的扩大,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变得愈加困难。研究生学习共同体一般有5~7人,由相同或相近专业的研究生和其指导教师构成,他们拥有共同的学习任务和较强的相互学习的愿望。

1.确定符合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共同目标。研究生要有共同的学习目标,这是研究生学习共同体不断发展的基本条件。学习共同体的活动要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开展。学习目标是学习共同体建立的基本出发点,可以将研究生紧密结合在一起,促使他们共同前进。例如,现在高校规定研究生要在某种级别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才能获得学位,这一目标也恰好成为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一个比较现实的目标,并由此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促使研究生学习共同体不断进步。

2.培育良好的互动环境。研究生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交流,共享资源和智慧。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成员都能积极融入学习共同体的发展中,从而创造民主、积极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要搭建自由、开放、合作的平台,积极创造协作互动的环境,关注成员之间的协作,在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各种形式的互动和交流;增加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直接对话,从而有效解决疑难问题。

3.实施有效管理和建立保障机制。这里的有效管理是指导师在研究生学习共同体中要发挥重要的管理和指导作用。首先,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创建、研究方向的确定、疑难问题的解答等都离不开导师的积极参与。其次,从约束激励的角度来看,要使学习共同体成员有持续的热情,导师就要对学习共同体活动的效果作出评价。最后,学习共同体进行学习活动,需要导师在场地、设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保障,这样才能保证学习共同体的持续成长和健康发展。

4.尊重研究生的个体差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习理论认为,认知结构变化是认识发展的实质,而且无绝对静止的平衡状态。由此可见,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不可能保持绝对的平衡。研究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都是有个体差异的,这些差异会产生冲突,但也会产生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种差异会使研究生在交流、互动中对相关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促进学习共同体的不断发展。研究生要尊重学习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尊重个体的差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和学习共同体的发展。

5.有效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环节的建立有利于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规范和持续发展,这一任务主要是由导师来完成的。导师根据研究生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过程,对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指出不足,并给予鼓励和支持。这里的评价不同于传统的分数评价,而是更关注研究生的表现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进步,帮助研究生纠正偏差,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建明,朱亚宗.试论研究生“五位一体”学习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

[2]魏学文.论构建高校“学习共同体”[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3]邢清清.共同体和社群:大学生学习行为的两种研究视角[J].江西教育科研,2007,(2).

[4]张雁.论“团队学习”及研究生“学习型团队”的建构[J].河海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5]职卫星,刘峰,汤跃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远程教育,2008,(1).

责编:思源

上一篇:论当前我国理工科大学学生社团建设 下一篇:高校教师合作文化“病理”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