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成层对学校教育的反作用

时间:2022-10-18 12:54:44

浅析教育成层对学校教育的反作用

摘 要 教育成层机制对社会活动的影响不容忽视,学校教育是产生教育成层机制的最初机构,文章通过分析教育成层的本质和产生原因,解析教育成层与学校教育构成的循环关系,探讨教育成层机制对学校教育中教育目的、制度、人员、内容和方式上的反作用。

关键词 教育成层 学校教育 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Side Effects of Education Layering to School Education

YOU Jia

(Guiya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550001)

Abstract The impact of education on social activities layering mechanism can not be ignored, school education is the firs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to produce a layer mechanism, by analyzing the nature and level of education into the causes, parsing loop between school education constitute a layer of Education to discuss education into layer of reaction mechanisms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in school education, systems, personnel, content and approach.

Key words education laying; school education; education value

“教育成层是指社会成员因具有不同的教育程度,而对社会地位、社会财富、权力、文化和职业进行再分配,使原有的阶级和阶层不断得到补充、再生,使新的阶级和阶层得以形成的过程。”①教育成层机制对社会活动影响不容忽视,一般以考试的形式作用于受教育者,将受教育者“筛选过滤”,使他们成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使他们符合社会各个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因而直接影响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一般来说,“个人接受越高层次的教育,受教育的年限越多,意味着他的文化精英身份越受社会大众或说社会组织认同。”② 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大陆地区逐渐重视以学历为代表的教育资本,它成为了影响人们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学者指出:“教育的身份分层,指通过教育所获得的学历具有身份作用,成为影响人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的因素,有时也简称‘教育分层’或‘知识分层’。”③

学校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活动通过其成层功能,对社会、经济、政治有着特殊的作用,学校教育更与这些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影响,因此学校教育与它所造成的教育成层功能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教育成层也能反作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可以算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1 教育成层对于学校教育目的的作用

学校教育指的是由专职的人员和机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所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在这样的定义下,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发展”。而就在这个知识和信息带动发展的时代,社会人被社会按照所具有的知识量及知识的含金量分为不同等级和层次,造成了所谓的“知识分层”。社会人通过获取文凭而得到一定程度的社会身份认可,这种方式越来越成为公认的相对合理的社会认可方式的参照标准,因而出现了教育的分层作用。

就某种程度而言,以文凭来进行人才的筛选过滤是最高效和客观的方式,在所谓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作用下,现代社会的学校渐渐成为了一个如流水线生产的地方,由于现代社会“效率化”、“合理化“的原则,学校沦为一种高速的批量生产各种文凭的场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的教育目标已达到高度统一。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个体学生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当教育评价必须兼顾“合理化”和“量化”的标准时,教育目的立即被设计成高度统一的形式,教育培养“产品”的模式就会被统一化,丧失个性。教师和学生都被囚禁于巨大的工厂氛围中,成为任由那看似合理的“社会需要”决定的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

2 教育成层对学校教育制度的作用

学校是进行教育的主要机构,教育的成层功能对于学校机构和规章也有着反作用,这些作用在学校教育机制中随处可见。

最明显的情况,就是考试选拔对受教育者的分流。考试是学校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目前学校教育中产生评价的主要手段,考试制度“既是某一阶段教学任务的结点也是某一阶段教学任务的起点,承载着一切教学活动的终与始。”④由于考试自身具有选拔性,从初等教育至高等教育,学校教育通过考试的方式,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程度将他们导向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机构。虽然考试制度不失为一种较为公平合理的评价受教育者的方式,甚至能使不同层次的学校之间的生源流通有序进行,但无论什么考试都是对社会人教育身份的遴选,考试作为手段,使教育制度在学校教育阶段就将学生分门别类,使得人们萌生一种进入重点高中或重点高校的学生就意味着将会获得未来社会精英身份的观念,很直接地产生了价值导向作用,并且直接在学校及班级和学生群体之间也产生了分层作用。

从学校层面的分流而言,学校有着明显的纵向学制结构,这也是教育成层功能通过考试对学校教育产生反作用的“彰显”之一。从初等教育至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每一个上层级学校的学生都是由在它之下一个层级的学校通过考试筛选出的学生,因此没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学生或许就直接流入社会。有能力通过考试进入较高层次学校的人,拿到了“学士”、“硕士”、“博士”等学位,就成为日后进入社会获得职业的原始文化资本。接受了越高等级教育的人一般被认为可获得更佳的社会地位,他们自身对社会地位的期待也较高。横向而言,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有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分(在曾经的一个时期,义务教育阶段还存在过“重点班”和“普通班”之分),高等教育阶段也有所谓的一本、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分流,以及以性质而区分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分流。这些所谓的分流和分层通常是建立在分数、升学率和教学条件上,一般认为重点学校的学生平均分和升学率高于普通学校,教学条件也比普通学校更好。同时,在高等教育阶段,产生了不同专业的分流,知识因被分门别类而产生社会阶层分化,因此一些重点建设学科或前景更好的学科的学生对未来职业社会地位的期望值更高。

3 教育成层对于学校教育中人员的作用

教育成层对人的分流和分层,使人们通过自身的不同教育成就而得到不同的社会地位,这样的作用也同样体现在产生教育成层这一结果的教育机构中。学校机构的人员组要由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构成,看似只有这两者所达到的分层结构,实际在受教育者群体和教育者群体之间,仍然有因为教育成层而产生的分类和分化。

受教育者方面,首先是上文所提到过的因为考试结果而直接影响的群体分层,如重点学校的学生与普通学校的学生之间的分层,以及重点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之间的分层,沾上“重点”二字的学生有更多的社会期望和教育资源的支持,被认为更有社会发展前景,他们与“普通”或“较差”等字眼挂钩的学生在社会期望方面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另外就是学生群体中的一些“非形式化的分层”,这些分层的原因复杂,可能是因成绩而产生的社会期望值差距所造成,也可能是家庭贫富差距造成,而产生这种“社会期望值差距”和“家庭贫富差距”的原因,也与个人所占有的教育资源、学生父母获得的教育成就紧密相关。这种“非形式化的分层”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与老师的互动频率、参与活动的机会等。

在教育者方面,因为他们在求学阶段所获得的教育结果不同,而担任着不同的职务,在专业技术方面拥有不同的职称,这无疑是教育成层功能对教育者的职业生涯和社会地位所造成的直接结果,而职务职位较高的人通常能够行使更多的权力,比如教育管理中的决策权。而教师专业的决策权一般还包括教学决策权、课程决策权以及班级管理决策权等等,这些决策权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对受教育者在形式上或非形式上的分层产生作用,因而对教育的整体情形还将会是一个循环的作用力。

4 教育成层对于学校教育内容的作用

一方面,教育成层对学校教育内容的编排会产生影响。不论在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中,教育内容分门别类、课程安排不尽相同,都算是教育成层对学校教育内容的影响,由于社会需要学校培养可担任不同角色地位的人,因而在学校里按照文理分科或院系分类,会将不同科别和专业的学生的教学内容区分开来,造成学科与学科的鸿沟,并进一步影响不同学科的学生日后踏上社会的职业选择。另外,有的学校因对学生程度进行分层,设立快慢班进行区别教学,这种方式也会影响不同等级班级中受教育者的学习内容。

另一方面,教育成层影响着教育内容中的价值取向。社会分层的现实情况会在一些社会学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得到体现,通过教育所特有的长效性,从而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日后进入社会的择业心理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5 教育成层对于学校教育途径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途径一般来说指学校教育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这是由担任教育活动的教师按照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而决定的。现代教育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统一化之后,重新提倡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心理差异,提倡“因材施教”,而此处所谓之“材”,又是由不同学生的自身素质而定的,包括其生理、心理、智力、能力、兴趣等方面的资质。而涉及到这些问题,仍旧绕不开已经被纵向横向的各种学校教育机构或教育评价所筛选出的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教育的途径不但受到学生现在所在受教育者群体的层次等级影响,而且也受到难以避免的教师主观印象的影响,比如对学生进行分班分组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的做法,就不失为一种被“因材施教”口号所庇护的教育不公平。

被现代教育家们所憧憬的理想中的教育,应该具有一种公平公正的运行机制,无论性别、民族、种族和出身,都应该通过受教育而获得对他们最佳的发展。而纵观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在教育之伊始、过程与结果上,都很难是绝对公平和公正的。教育成层产生了社会人之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存在于与社会教育相对的学校教育中。教育成层对学校教育产生的影响似乎成为了教育成层在社会大环境下的缩影,学校作为产生现代社会民主观念的场所,并没有将社会不同阶层间的对立状态消解。

就教育成层这个机制而言,通过考试的方式将社会人分层,这样的分层同样意味着一种激励机制,不能忽视它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推动力。但如果任由它朝功利化方向恣意发展,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阶级对立以及秩序混乱。因此,如何将教育成层机制的积极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地复制和发扬,将成为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注释

①②④唐彰新,陈良,胡秀丽.论教育成层对“文化精英”身份的拟制[J].现代企业教育,2010(9):207,207,207.

③ 陈振中,蒋文宁.论教育身份成层的原因[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07.

上一篇:浅谈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 下一篇: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