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化疗后心理和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时间:2022-10-17 08:58:40

肿瘤患者化疗后心理和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肿瘤患者化疗后影响心理障碍、睡眠障碍的因素,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化疗治疗以及综合护理措施,分析化疗后影响患者心理、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 以及焦虑自评量表( SAS)分别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缺乏信心、化疗、家庭、社会、对病情的认识、经济等都是影响患者心理的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影响最大。而环境、负性情感、经济、疼痛、化疗等是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化疗影响最大。本组所有患者经综合护理后,PSQI评分以及SDS评分、S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析影响肿瘤患者化疗后影响心理、睡眠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睡眠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肿瘤;化疗;心理障碍;睡眠障碍;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肿瘤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原因常常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也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1]。临床治疗肿瘤的常用手段是化疗治疗,但是长期化疗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在化疗后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睡眠情况[2],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为了分析肿瘤患者化疗后心理障碍、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6例肿瘤化疗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6例肿瘤患者,56例患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81岁,平均(45.7±3.7)岁。肿瘤类型:食管癌患者4例,宫颈癌患者5例,肝癌患者5例,直肠癌患6例,胃癌患者6例,卵巢癌患者7例,淋巴瘤患者7例,肺癌7例,乳腺癌9例。

1.2 方法

1.2.1研究方法

医护人员应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分析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后影响心理状态以及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为了确保调查问卷的质量,在调查前应统一规范指导语,使患者自行独立选择答案填写调查问卷。

1.2.2护理方法

1.2.2.1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注意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应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和患者相处时应细心、耐心,多倾听患者内心的声音。如果患者不想用言语交流,护理人员应通过肢体语言尽可能安抚患者的心理情绪,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应向患者灌输正确的生死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多讲解一些临床治疗成功的案例,使患者能够主动、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并且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让患者家属能够多陪伴在患者身边,多讲解一些社会上、家庭中的有趣事情,提高患者的生存欲望。其次,应加强护理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有关疾病的专业知识,语言应尽可能通俗易懂,使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后,护理人员应在化疗治疗前,告知患者化疗治疗的目的及其不良反应,使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医护人员也应积极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以及护理措施。

1.2.2.2 睡眠护理

医护人员首先应该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特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及护理,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帮助患者克服自己的睡眠障碍。同时,应为患者营造一个轻松、干净、整洁、空气新鲜、安静、和谐的住院环境,严格控制室内温湿度,禁止在走廊内、室内大声喧哗,尽可能避免患者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干扰。应合理安排患者的服药时间,以防患者服药后由于多次排尿而影响患者的睡眠。其次,应合理应用催眠药物,若患者疼痛难忍,可以适当给予镇痛药物进行调节,或者也可以给予催眠药物帮助患者尽快入睡。但在应用时,需要严格掌握药物应用适应症。

1.3 评价内容

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 以及焦虑自评量表( SAS)分别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PSQI量表主要包括催眠药物的应用、日间功能障碍、睡眠困难、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等评价内容,睡眠障碍严重程度和评分高低呈正相关。SDS量表、SAS量表主要包括20个评价项目,心理障碍严重和评分呈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用(X±S)表示,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肿瘤患者化疗后影响心理及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缺乏信心、化疗、家庭、社会、对病情的认识、经济等都是影响患者心理的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影响最大。而环境、负性情感、经济、疼痛、化疗等是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化疗影响最大,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肿瘤患者化疗后影响心理及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n,%)

影响因素

例数(n)

百分比(%)

心理方面

社会及家庭因素

33

58.9

对病情的认识

47

83.9

化疗因素

49

87.5

缺乏信心

49

87.5

经济因素

52

92.9

睡眠方面

环境因素

35

62.5

负性情感因素

45

80.4

疼痛因素

47

83.9

化疗因素

52

92.9

经济因素

53

94.6

2.2本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变化情况。本组所有患者经综合护理后,PSQI评分以及SDS评分、S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本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变化情况(X±S)

项目

内容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心理状态

SAS评分

55.65±9.54

39.33±7.19

12.051

<0.05

SDS评分

56.91±8.13

41.13±6.22

13.592

<0.05

睡眠质量

日间功能障碍

1.98±1.02

1.70±0.82

2.101

<0.05

催眠药物应用

0.84±0.56

0.51±0.51

4.120

<0.05

睡眠时间

1.61±1.30

0.92±0.74

3.861

<0.05

睡眠质量

1.80±0.95

1.05±0.57

5.914

<0.05

睡眠效率

1.52±1.13

1.03±0.89

2.965

<0.05

入睡时间

1.55±1.05

1.01±0.90

3.425

<0.05

睡眠困难

1.81±0.72

1.21±0.65

5.261

<0.05

总分

11.15±6.79

7.55±5.15

3.719

<0.05

3.讨 论

很多肿瘤患者化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睡眠障碍,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深入分析导致患者心理、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黄钦等[3]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情绪变化、自尊下降、压力、睡眠障碍以及未来期望等诸多因素都与患者抑郁密切相关,而感知压力、睡眠障碍和患者焦虑密切相关。通过多因素分析表明自尊下降、感知压力和抑郁密切相关,而显感知压力、睡眠障碍和患者焦虑显著相关。吴美华等[4]研究显示,负性情感因素、经济压力、药物副作用、睡眠障碍、疼痛等都和患者的睡眠障碍有关,因此提出进行化疗治疗前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适当应用药物辅助治疗,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本组研究显示,缺乏信心、化疗、家庭、社会、对病情的认识、经济等都是影响患者心理的主要因素。而环境、负性情感、经济、疼痛、化疗等是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负性情绪是导致心理障碍、睡眠障碍,降低患者的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心理情绪不佳会降低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不佳也会对患者的心理情绪有所影响,这样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中,因此笔者建议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袁云等研究表明[5],对于肺癌化疗患者,积极采用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本组研究表明,所有患者经过相关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较护理前均有所好转(P<0. 05),与万静平等[6]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及睡眠护理的重要性。

总之,明确影响肿瘤患者化疗后影响心理、睡眠的主要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睡眠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咏梅. 胃癌病人化疗期间失眠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黑龙江医药,2012,25: 658-660.

[2]刘婷婷. 肿瘤患者化疗266 例的护理体会[J]. 实用医技杂志,2010,17: 1194-1195.

[3]黄钦,曾凡.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 3275-3277.

[4]吴美华,朱芳,陈小红,等. 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 770-773.

[5] 袁云,王妙君,郑友贞,等. 住院癌症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 23-25.

[6]万静平,余慧敏. 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的调查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 716, 718.

上一篇:云环境下跨域单点登录解决方案 下一篇:基于以太网的倾角测量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