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广播电视台创优的误区

时间:2022-10-17 08:56:17

市级广播电视台创优的误区

本文提出“创优”而不是“优稿评选”,是因为广播电视相较于报纸,不单单是好新闻的评选,它还包括文艺类节目的评选。而文艺节目的制作,涵盖了策划、创意、组织、编排、创作、播出等一系列过程。应该说,通过每年一度的“创优”评比,选出了难以计数的高质量稿件和节目,锻炼了我们的新闻队伍,提升了稿件和节目质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眼下市级广电系统的创新创优工作正在自觉不自觉地走入某些误区。若不及时加以修正,将会对创新创优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偏重于大题材而轻视小题材。一些记者往往会认为没有重大题材,很难写出优质稿件来,尤其是地市一级的广播电视台,既没有国家重要领导人到当地的活动,本地又难得发生轰动全省乃至全国的重大事件。即使有重大事件,也是负面的居多,没有什么典型性、指导性可言。有些人甚至片面地认为,地市一级的新闻记者,上没有中央、省级的记者活动范围广,下没有县级记者更加接近地气,所以在创优方面很难取得突出成绩。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新闻的重要性是由构成新闻的事件和人物决定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有了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新闻就一定是好新闻,倒是那些所谓的“小稿件”往往会榜上有名。笔者有幸担任评委亲历获得2010年度河南省好新闻大奖的《牡荆花开——中国好人董桂英》、《小候鸟找妈妈》等作品都是很好的例证。记者之所以偏重于抓重大题材,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和那些凡人小事相比较,重大题材更容易出彩,把重要稿件误认为是优质稿件。

只看到“明”新闻而看不到“暗”新闻。一些记者谈起创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啥可写”。事实上,不是我们缺少题材,而是缺少发现。有些新闻的闪光点,就隐藏在表面新闻的背后,这就要靠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去发现、去挖掘。1981年度的全国好新闻《副总理验锅》,就是当时记者在跟随薄一波副总理参观视察全国稀土产品展览会的过程中,从薄一波副总理的一个验锅举动中发现并挖掘出来的。中新社《中国新闻》刊发的《北京市长焦若愚在开会时吸烟受批评后立即改正》的新闻,也是由记者在参加会议时发现的一个“插曲”写出来的。这些新闻,大都隐藏在“明”新闻的背后,如果不是当事记者具有足够的职业素质和高度的新闻敏感,是很难发现并报道出来,使它们由“暗”到“明”,再由“明”到“名”的。遗憾的是,有些记者由于缺乏职业修养和新闻敏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就会议报道会议、就活动报道活动。这样的报道方式,别说新闻本身没有闪光点,即使有,也会在记者的不经意间遭到埋没。

习惯于年终突击而忽视平时积累。笔者分管广播电视业务宣传工作多年,每到岁尾年头,广播电视新闻业务人员谈论得最多、忙活得最多的事就是创优。这是因为获奖等级的高低、获奖数量的多少不仅关乎到个人的进步和职称的晋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单位业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但令人十分不解的是,这些人平时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非要等到年终才想起来要创优呢?从各个台(包括下面的各县市)报送上来参加评比的稿件来看,起码有50%是在当年的第四季度甚至是最后一两个月内才采写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好的新闻题材只有在年底才会出现?当然不是。之所以会出现年底突击创优的扎堆现象,是因为编辑记者平时对创优工作认识不到位,创优意识不强。这种思想意识体现在工作中就是没有把每一篇稿件、每一个专题当做创优的题材去写、去做,而是敷衍了事,只是到了年底,才认真对待,结果就只有“临时抱佛脚”了。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是很难创作出优质作品来的。首先是时间紧迫。我们知道,创优的稿件或专题是不能跨年度参评的,所以你所要参评的稿件就必须在年底前播发。有时为了抢时间,就无暇对稿件的主题、文字以及制作过程中的细节认真揣摩,反复推敲,本来是想出精品,结果还是不得不粗制滥造,使稿件的质量大打折扣。其次是内容缺乏。尽管我们常说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但也绝不会因为你年底有任务,就把好的新闻题材一股脑集中到这个时间让我们去采写。为了完成创优任务,有些编辑记者就为了参评,要么对题材改头换面,要么对主题任意拔高,更有甚者,不惜编造假新闻以图蒙混过关。再次是题材容易撞车。既然没有那么多可供创优的题材,一旦遇上了好的题材,大家就蜂拥而上,结果是同一题材大家争着写。你写消息,我就写通讯;你写专稿,我就做专题,由于题材雷同,内容单一,结果弄得谁的稿子也不容易出彩。

注重大投入、大场面,而轻视主题的提炼和内容的精心编排。在这方面,一些电视文艺晚会即专题的制作尤为突出。这些文艺晚会的策划和编导,一味地追求场面的华丽、阵容的庞大,很少顾及节目的内容和主题的要求,用华丽的包装包裹着淡得像白开水一样的内容。一场晚会看下来,除了华美的场景、炫目的灯光以及几个脸熟的明星外,没有给观众留下任何印象,还美其名曰为了创优的需要。任何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这样仅靠华丽的包装撑起来的晚会,其结果只能是观众不买账、评委不认可,最终成为劳民伤财的奢侈品。

这里所说的误区,是指在我们的创优工作中有这么一种倾向,并不是所有的单位和记者都普遍存在这样的误区。以平顶山为例,这些年来,在台领导的督促和指导下,经过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也创作出了不少好的新闻和专题。平顶山电视台报送的《48口大家庭,和睦相处一家亲》的报道,就是通过中平能化集团七星公司家属院一个单元48口人和睦相处,亲如家人的事例,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主题。广播专题《镌刻着诚信的黄泥墙》,则是通过汝州市大峪乡高岭村普通农家妇女董桂英传承中华民族的诚信美德,坚持夫债妻还,依靠勤劳的双手,省吃俭用,5年偿还6万多元外债,赢得乡亲广泛赞誉的感人事迹。董桂英不仅高票荣登2010年中国好人榜,这篇稿子也获得了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说来有趣,这篇稿子的线索竟是记者在和人闲聊时得来的。我们的电视纪录片《巡山》等,也都是通过真实记录基层普通劳动者的平凡工作,反映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并在评选中获了奖。在文艺节目的制作上,2005年由笔者主抓的平顶山市春节联欢晚会,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主题升华、内容选定、节目编排和后期制作上狠下工夫,只花了10万元钱,就成功举办了一场具有良好社会效果的文艺晚会。在随后进行的全省电视台春晚评比中,这台晚会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赞赏。在获得一等奖的同时,还获得了灯光奖和摄像奖。一位资深评委感慨地说,以平顶山台的条件和这么少的投入,能举办这样高质量的晚会,实属不易。

要走出广播电视创优工作中的这些误区,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要能够小中见大,阐微发幽。优质稿件、优秀节目的评选有着不可否认的独特性。多年来的评优结果证明,大人物、大事件只能成为重要新闻而成为不了好新闻。真正意义上的好新闻,不仅要有高超的写作技巧,还要能够从平常的小事出发,提炼出具有深刻意义,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主题。当然,要写出这样的稿子,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更要有高度的新闻嗅觉。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深入生活,扎根基层。

二要处处留心,善于发现。记者们都知道,好新闻需要挖掘。好比地质工作者探矿一样,需要一丝不苟,处处留心,否则就可能虽然深入宝山,结果却是空手而归。只要记者能够处处留心,善于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新闻线索和新闻价值,就能挖掘出隐藏在新闻背后的新闻。

三要注重平时积累,不搞年终突击。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有这样一个清醒的认识:创优是一年之中的事情,而不只是一年之“终”,好的新闻线索也不是只在年终才会出现。要在创优工作中取得好的效果,除了要练好自己的基本功,还要有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不怕吃苦的工作精神。扑下身子,深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把握时代的脉搏,想群众之所想,急时代之所急,写社会之所需。那些眼睛朝天的老爷记者、坐车采访的观花记者、照抄文件的会议记者、拼拼凑凑的电脑记者,是不可能写出反映社会现实和生活本质的新闻作品来的。“身上流了多少汗水,笔下就有多少真情;脚上沾有多少泥土,胸中就有多少积淀。”这句话,应是新闻工作者谨记的。

四要坚持内容至上,精心编排和制作。任何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一台晚会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它的内容,过分注重形式的包装,只会喧宾夺主,给观众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这样的晚会,不仅得不到观众的掌声,也得不到评委的认可。平顶山电视台2005年的晚会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就是在内容的选取上,我们坚持大量选用本土演员,以发生在本地的故事为蓝本,采用以身边人演身边事的方法,从而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另外,在节目的编排上,我们尽量削减掉节目之间不必要的铺垫,使得整台晚会显得非常紧凑。

(作者单位:平顶山广播电视总台)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湿热体质及其摄养 下一篇:敛溪村里两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