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产业关联度分析

时间:2022-10-17 08:32:24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产业关联度分析

摘要:文章根据2005年、2002年、2000年、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投入产出表资料,通过分析各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测算我国目前各产业之间关联的变化,进而为宏观经济调控管理提供建议。

关键词:投入产出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产业关联

一、部门影响力分析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Fj的计算公式如下:

F■=■(j=1,2,...n)

其中■■■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列和的平均值。当Fj>1时,表示第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即各部门所产生波及影响的平均值);当Fj=1时,表示第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等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Fj

根据表1,2005年的数据表明影响力系数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金属矿物制品业。而且影响力系数超过1的产业部门有9个,基本上集中在制造行业。这说明我国的第二产业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基础工业对其他部门的影响极大。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金融保险业,农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些产业集中在第三产业。分析长期的平均数,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部门有8个,都属于第二产业,并且8个部门中有5个制造部门。这说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的推动。从长期变化情况的分析,基本上处于稳步变化的状态。农业,采掘业,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且影响系数长期处于1以下,说明我国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还处于较低层次。

二、部门感应度分析

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系数Ei的计算公式为:

E■=■(i=1,2,...n)

其中,■■■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之和;■■■■■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行和的平均值。当Ei>1时,表示第i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即各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的平均值);当Ei=1时,表示第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等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当Ei

从表2我们可以知道1997-2005年平均感应度系数超过1的有7个部门,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采掘业。我国的经济增长依赖这些基础工业的程度较大。从感应度系数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时,对第一第二产业的需求度高,而对服务行业的需求暂时还不太明显。排在后三位的部门分别是建筑业,其他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分析2005年的统计数据,感应度系数超过1的有6个部门,主要也是集中在第一、二产业。而金融服务业,其他服务业,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的感应力系数均小于0.5。分析长期感应度系数变化情况,采掘业,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运输邮电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趋势。

三、部门交叉关联分析

根据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对各部门进行分类,以社会平均值1.00为界限,可以将“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分割成4个象限,图1表示长期以来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的平均系数散点图。为了分析最近的产业情况,引入2005年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散点图(如图2)。其中“YX”表示影响力系数,“GY”表示感应度系数。

(一)平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分析

1、图1显示长期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小于的部门有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及水电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租赁和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以及其他服务业。这些产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的辐射作用不大,对其上下游的产业推动作用不大。

2、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的部门有化学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这些部门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间生产过程,对我国家经济的增长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制约能力。

3、影响力系数大于1而感应度系数小于1的部门有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石油加工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金属矿物制品业建筑业。这些产业具有很强的影响能力,但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能力不强。

4、影响力系数小于1而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部门有农业,采掘业,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这些产业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2005年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分析

2005年是中国统计局官方网站出来的最新数据,更能反映目前中国经济部门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变化最大的是电力、热力及水电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影响力系数大大的上升了。这说明我国近些年来能源供应的加强。

四、我国产业结构的总体特点及发展建议

(一)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从长期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观察来看,各种制造业的系数都远远高出其他部门。而且保持平稳状态。为社会就业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制造业属于整个商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为了进一步保持这种优势地位,应该大力发展附加值较高的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比如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电子制造业,电器机械制造业等。并且要大力提高研发水平,改进制造工艺和流程。

(二)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需求大

在经济快速稳步发展中,对于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感应度大大增强,而且呈逐年的增长状态。这些部门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国家应该大力发展和开发新型能源,并且鼓励集体和个人尝试新型能源。

(三)加快服务行业的发展

以运输邮电行业为首的服务行业的感应度增强,这些行业应该成为发展经济的排头兵。而且我国长期以来金融保险、商业服务以及地产的和人们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服务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长期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这些服务性行业将是以后我国经济增长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及我国的选择[J].理论参考,2005(11).

2、胡伟,肖传亮.我国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9(13).

3、曾胜,郑贤贵,饶呈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关系分析[J].软科学,2009(8).

4、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The Analysis of Current Interrelation between Industries of China:the First of Series Reports on Input-OutputTables of 2002[J].统计研究,2006(11).

*本文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9151009101000026)。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上一篇: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下一篇:企业“以商引商”行为的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