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数学有效课堂

时间:2022-10-17 05:33:57

浅谈如何打造数学有效课堂

一、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蓄的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两位教育家的话足以说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培养怎样的学习习惯呢?:1.书写整洁、一丝不苟;2.计算认真仔细、快速正确;3.审题认真全面,做题格式规范、画图符合要求;4.计算完毕要验算检查;5.课前预习,课后回忆复习;6.听课精力集中,活动积极参与;7.作业独立思考、按时完成;8.知错改错,及时纠正;9.勤学好问,积极求教;10.今日功课今日完成等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循序渐进的,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做好表率。

二、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

1.创设情境,以“趣”激情。教材中鲜艳、生动的图画,使学生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但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缺乏持久性,如果课堂上一味看静态的画面,很快就会兴趣索然。为克服这一缺点,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动画、故事相结合的方式,创设情境。如在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的教学中,课本上呈现了一幅小明帮妈妈整理衣服的生活场景,如何利用课本资源来创设分类的情境呢?我通过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故事:“一个叫淘气的小朋友从小就喜欢乱扔东西。一天晚上,他被一阵哭声吵醒,原来是他的玩具熊、球、书本正为被淘气乱扔而伤心呢!(多媒体演示各种物品的对话)淘气听到这些物品的对话,非常后悔,决心把他们整理好。可早上起来,他发现房间里太乱了,不只该如何整理房间。(大屏幕显示物品摆放零乱的房间)小朋友们,你愿意帮淘气收拾一下房间吗?学生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发言积极热烈。通过讨论交流不仅能够用不同的标准来分类整理房间,而且潜移默化地体会到分类整理事物的重要性。这种入境、动情的故事情境,令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2.自主探究,以“放”促活。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究的舞台,这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应当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我大胆尝试,放手让学生调查,放手让学生操作,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经历相关的活动,从而使学生活起来,课堂动起来。

“听了你就忘了,看了你就记住了,做了你就理解了。”这句话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创设条件,让学生动起来,激励他们在手指尖上创新。如学习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厘米、米的认识时,让他们亲自动手量一量自己的学习用具有多长(铅笔、小刀、橡皮、课本等)?课桌、凳各有多长?黑板、教室各有多长?……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了厘米、米的实际长度,从而真正认识了厘米、米。再如教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时,我让学生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的玩具以及其他喜欢的物品,让他们尽情地摸一摸,玩一玩。在有了丰富的体验后,给玩具和物品分类起名。然后,通过“口袋摸物”的游戏,进一步建立表象。最后,让学生发挥想象,搭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在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的过程中,他们在玩中学、做中学,思维创造性得到极大的锻炼。

总之,教师必须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学生乐学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甚至比其更高,更有效。

上一篇:浅谈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对策 下一篇:浅议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