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幼小实验项目 构建三维立体课程

时间:2022-10-17 05:06:38

实施幼小实验项目 构建三维立体课程

编者按:北京市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由北京市十一学校和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联合主办,是一所办学条件优越、教育理念独特的全日制寄宿幼儿园。幼儿园基于原十一学校校长李金初的人生中心教育理论和十五年整体教育构想,启动了全国首个幼小实验学校项目,探索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平缓衔接、过渡的方式。该园园长李晓静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介绍了幼儿园人生中心教育立体课程体系和环境育人的亮点,让我们感受到了扑面而来创新气息以及竭力为儿童美好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

李晓静,北京市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园长,从事学前教育工作12年,全国首个幼小实验学校项目主持者。先后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本科学历。 进修于北京师范大学,完成学前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曾获山西省百名突出贡献优秀人才、北京市海淀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大兴区优秀教育管理者称号。撰写的论文屡次获奖,曾主持多个实验课题,其中包括部级课题“幼小衔接平缓过渡的方式的探索”,区级课题“在种植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校级课题“幼儿园环境空间的革命”“幼儿园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等。

:李晓静园长,您好!贵园在全国启动了首个幼小实验学校项目,请问该项目的产生背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蕴含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李晓静:我园自2009年建园起,便开始实施的“四年制幼小实验项目”(以下简称“幼小实验项目”)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实验项目,而是“十五年整体教育”的起始阶段。“十五年整体教育”构想由原十一学校校长李金初提出,即面向3~18岁儿童、学生实施分段、衔接、整体的教育。

“幼小实验项目”旨在解决“幼小衔接”这一长期存在的教育难题。在我国,学校对优质生源的需求强烈,家长对孩子上好学校的愿望也很强烈,诸多因素综合影响使得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社会和自身生存压力开始尝试“幼小衔接”教育。在儿童心智还未发展到符号学习和符号运算的水平时,便开展拼音、算术等小学化倾向的学习。面对这些难度较高的内容,儿童可能在过早地体验失败后便开始厌烦学习。升至小学后,孩子又必须按照教学设计从“零”学起,面对已掌握内容,也会丧失学习兴趣。除此以外,缺乏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很难培养孩子刻苦钻研、独立思考的品质,更容易错过培养他们纪律性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当课程难度提高,需要他们认真听课和自主思考时,这些孩子的知识储存却已耗光,又会开始掉队。

我们认为,“幼小衔接”问题的源头在于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功能和目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实施“幼小实验项目”就是将幼儿园、小学一年级整合于同一体系,统一其教育功能与目标,构建双向衔接的“幼小课程”,实现平缓过渡。为此,我园在课程设置、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依照儿童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培养目标,进行不同内容、途径以及方法的选择,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基。在“幼小实验项目”中,3岁为第一年,4岁为第二年,5岁为第三年,第三年开始进入衔接教育阶段,结束后适应该学制并自愿继续学习的孩子可进入第四年的学习,进而升至对口小学二年级进行下一阶段的衔接教育。在我园,四年制实验学制和三年制普通学制并存,以满足大家的差异性需求。

:在“幼小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幼儿园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哪些特别的设计?如何通过课程建设实现人生中心教育理念?

李晓静:其实,课程设置是“幼小实验项目”的核心内容。我们根据人生中心教育理念构建起“三维立体”课程。人生中心教育是以生命的全过程为基点,从儿童阶段开始,为学生提供促进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理念。其教育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现在和未来都能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为美好人生奠基。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园以儿童生存的全部空间为载体,以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为时间轴,以实现人生中心教育的功能为目标,全面构建了人生中心教育的课程体系。其中,按内容和目标特点分为做人课程、做事课程以及生活课程,按照空间存在形式分为园内空间课程、园外空间课程以及自我空间课程。这些课程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既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又融合了“衔接教育”的特点。

园内空间课程分为共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共修课程包括学习活动(以认知和语言活动为主)、生活与劳动活动、运动活动、游戏活动和节日活动,以游戏为基本形式,贯穿儿童一天的生活。选修课程则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分年龄段设置,例如,为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小托班孩子设置感觉统合课,通过感统训练培养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为中班孩子设置轮滑课,借助他们大肌肉动作发展迅速、具备一定空间感知能力的特点,发展和培养其运动协调能力和空间智能;为抽象思维萌芽的大班孩子设置围棋课,满足他们对益智类活动的兴趣,支持他们的思维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绿茵场上活跃着的小小身影

园外空间课程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课程。在社会空间课程中,孩子将到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如超市、邮局、菜市场等)亲身体验,尝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自然空间课程中,孩子将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从田间到牧场,从山林到池塘,在充分感受大自然美好和神奇的同时,学会爱护动植物、珍惜自然资源,从小培养起环保意识。除此以外,我园还在园外空间课程中设置了家庭课程,包括入园前和入园后家庭课程两部分,通过“影响父母”渗透育儿观念,进行亲子互动,在“家园共育”模式下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育目标。

为体现衔接式教育特点,我园对刚入学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总结出了这些儿童最常见的三类问题,即生活不适应、学习不适应和社会性不适应,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例如,将孩子的“一日生活”纳入课程教育中,系统地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设计搭建陶艺坊、木工坊等手工作坊,让孩子在兴趣的引领下自发活动,提升他们的学习专注度。除了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外,还利用丰富的室外环境让孩子在游戏中有效提高综合能力。

:环境建设是幼儿园都非常关注的教育内容,甚至被当做课程进行构建。请问,贵园在环境创设方面有着什么样的建设思路和创意亮点?

李晓静:立足人生中心教育理念是我园在进行环境建设过程中最明显的特点。我们将园所环境视为一门无声的教育课程,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搭建,让孩子在多功能、生态化、创造性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幼儿园是儿童学习、生活的空间,因此儿童才是环境的主人,其心理发展也深受环境的影响,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可以使自身思维、情感、动作、意志等得到发展。幼儿园是为6岁以下儿童服务的,因此,我们必须考虑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殊需求。具体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即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以及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依据这样的特点我们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如建造创造性户外活动场地,满足他们对运动、游戏、挑战、冒险以及社会交往的需求,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在班级区域内搭建美发店、医院、超市等模拟环境,让儿童在具体、形象的事物影响下学习生活技能。

既然把环境当做课程构建,就必须遵循课程构建的一般规律。据此,我们认真思考了环境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评价体系等因素,并梳理出了创新性的幼儿教育改革思路。即通过分析儿童在环境空间内的行为特点,研究该空间内主要活动模式与空间形式的关系,借以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这也是我园人生中心教育幼小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参观园所环境时,我们注意到,幼儿园被划分成多个区域,且每个区域都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请您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幼儿园的区域环境特点和功能划分。

李晓静:我园遵循安全舒适、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的原则,为儿童创设一个可以促进他们自我意识形成和情感交流的家庭式学习环境。我园自然环境佳、占地面积广,能够满足在课程环境方面的需求,可以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在户外自然环境中学习得更多、感受得更多。

园内栽种了近40种树木,实现了4 200平方米的园所绿化,为孩子们打造出了生态园林式的生活环境。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四季不同的风景,感受季节更替的变化。我们将园所户外环境划分为种养殖体验区、体育运动区以及综合游戏区。

种养殖体验区内建有小菜园、动物园、压水井、木工房、泥陶房、石磨坊等,孩子可以在这里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体验劳动的快乐。每个班级都拥有一块“自留地”,孩子可以在这里体验从播种、灌溉、施肥、照料到收获的全过程,既接触并学习到了大量的自然知识,又在互相帮助中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整体环境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实现经验的迁移和扩展。例如,孩子会拿自己种的萝卜喂兔子,也会把坏掉的木栅栏拿到木工房修理。借助这些活动,孩子与环境充分互动,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尤其是物理和数理逻辑知识,都能得到运用和发展。

体育运动区内设有下沉式足球场、儿童篮球场、竞赛跑道和多功能攀岩墙,为孩子提供了多功能的运动场所。

综合游戏区内建有可攀爬的“小山”、隧道等小景观。“小山”上,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树丛中的野餐桌、藤架、沙池和石板路连接着回归自然的游戏小屋和沙水科学活动区。沙水科学活动区内的湿沙、叠水池、日晷、起重机可以让孩子在游戏的同时感知和探索水流、光影的魅力。

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设置以安全舒适、贴近生活、尊重儿童为原则,主要体现自主、动态、衔接的特点。在进行班级环境规划时,根据托小、中大班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教室设计。托小班的教室环境更为开放,便于教师照料儿童,并为正处于语言发展敏感期的孩子开辟出了表演空间;中大班的教室内则设置了相对独立的阁楼,允许儿童适当独处,给他们一定的隐私空间。除此以外,教师还对每间教室的功能分区进行规划,按照儿童需求分为益智区、感官区、科学区、美劳区、烹饪区、娃娃家(角色区)、图书区等12个学习区,给予儿童更多主动探索和成长的机会。

:信息化是学前教育领域现代化发展的一大热点,很多幼儿园都开始了数字化改造,引进多媒体设备等丰富教育模式。请问您如何看待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贵园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又有哪些想法或思路?

李晓静: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化技术与现代教育的结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学前教育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必须谨慎,如若盲目跟风,片面追求表面工程,而忽略了教育的核心价值和孩子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则会造成事倍功半,甚至弊大于利的难堪结果。

以备受幼儿园“追捧”的多媒体设备为例,很多人认为孩子非常乐意接受这些设备,并且能将他们的喜爱转化成对学习的专注,却往往忽视了隐藏在喜欢背后的到底是思维上的发展还是感官上的刺激。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具象思维阶段,对抽象事物很难接受,因此相对于其他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丰富、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更容易吸引他们的关注。但是,这些设备在给予孩子视觉刺激的同时,也将很多答案直接“丢给”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反思孩子智力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发展?长此以往,习惯了依赖多媒体设备的孩子会失去从探索未知、猜想、验证一系列过程中获得的乐趣。那么,这种牺牲又是否值得呢?

除此以外,还可以从教师发展和师生关系角度考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过分依赖也会导致自身教育能力的降低。教学活动的属性首先是社会活动,社会活动的重要特征就是人与人的互动。人生中心教育理论强调打造具备对话、互动、变化、发展元素的课堂,教师要与孩子不断互动,共同创造教育成果。而过多使用多媒体设备会使教师很难把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尺度,同时受到学龄前儿童操作能力的限制,很容易使和谐、温馨的师幼互动变为死板的“人机相面”,而教师成了旁观的技术操作员。这样一来,多媒体设备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室变成了放映厅,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的碰撞越来越少,创造的火花也会渐渐从这样的课堂中消失。我们认为,这是有悖于课堂教学活动基本原则的,更是信息技术在人生中心教育应用中需要高度警惕的。

鉴于以上的考虑,我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更为谨慎,将多媒体设备作为丰富孩子视听感受的工具使用,让信息化设备点缀在孩子们生活的角落中,通过搭建和营造更加直观、形象、可操作的实体小环境(如开放性厨房、石磨坊、木工房)教育孩子。

学前教育是托起孩子幸福人生的起点,北京市十一建华实验幼儿园用先进的办学理念搭配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孩子们创造出了清新自然、功能丰富的生活空间,让他们在自由、灵活的教育环境下健康成长。幼儿园通过对课程设置、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探索,重新阐释了“幼小衔接”的先进含义。园长和教师倾心付出,帮助孩子在十五年整体教育体系中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并努力收获美好人生!

上一篇:当马化腾说要连接一切时,腾讯在做些什么? 下一篇:企业不稳定问题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