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后进生如何转化的问题

时间:2022-10-17 04:48:38

初中化学教学后进生如何转化的问题

摘 要:后进生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词语,这个词语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开始去关注后进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总是会存在一些学生,教师不关注他们,学生不关心他们,他们总是在自我的世界里挣扎着。其实,这部分学生更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帮助,只有让他们摆脱掉后进生的帽子,才能实现化学教学的共同进步。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初中化学后进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后进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后进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不足。中学生在进入初三后在学习上就表现出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一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强,所以很容易就能快速的与化学融为一体,而另外一些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在刚开始接触化学学科之后,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化学的精髓,从而使得化学的学习陷入了一个怪圈,成了所谓的“后进生”。二是学生对化学缺乏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抱怨:我就是不喜欢化学,看到那些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就头疼。学生的这种消极的心态直接影响了其在化学学科上的表现。三是学习方法不当。这部分学生由于接触化学的时间较短,还没能很好的形成一个正确学习的方法,造成了这些学生在化学学习上的暂时性落后。当然除了以上四种原因,还会有其它的原因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在这里就不一一陈述了。我们既然意识到了后进生的存在,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去改变这一教学现状,让后进生脱离“后进”的苦海,成为他们所羡慕的优等生。

一、情感的投入

后进生在课堂学习中往往不太愿意去与其他的学生交流讨论,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上的自闭倾向,教师要尝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比如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可以从一些简单的交流开始,比如”你今天穿的真好看”、“你这次考试进步了好多”、“我也喜欢打乒乓球”等等,一旦教师与学生搭上了话,慢慢的教师就可以去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问题为学生设计一套全新的改善方案,如此,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会顺利的度过学习上的难关,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信心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那些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他们往往有着更为敏感和脆弱的心理,所以教师只有对他们付出更多的感情,才能从心理上给予这些学生前进的动力。首先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后进生的学习设置更少的障碍,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为不从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对于那些学习优异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学习任务,提高学习难度。而对于后进生,教师就要果断的减少一些难度较高的内容,让学生不会被难题所打败,继而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渐的提高教学的难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优等生的行列。其次教师要尽量给予后进生表现的机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优等生的身上,一些表现的机会也都会留给优等生,造成了后进生永远都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习惯了被忽视,习惯了默默无闻,也习惯了后进生的称号,教师再想改变其学习状态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因而教师要多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哪怕是与学习无关的特长,比如有的学生擅长唱歌,那么教师就要他在化学课堂上唱歌,逐步的让学生敢于在众人面前讲话,让他们习惯这种表现的感觉。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选择后进生来回答问题,让后进生也能加入到班级的学习和讨论中,尝试着去培养学生的存在感。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化学充满了兴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讲述化学小故事。在学生的眼中,化学学科和语文不一样,在语文的学习中,经常可以听到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而化学除了性质就是方程式,实在是枯燥无聊。学生产生此种心理,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把握好化学的学科特点。教师可以经常性的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化学小故事。比如在讲到“酸碱盐”中的“硝酸”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硝酸合成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故事,“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硝酸是制造炸药的重要原料,而硝酸又是硝石和硫酸反应的产物。早在1913年以前,人们就意识到了德国想要发动世界大战的可能,于是限制德国硝石的进口量,但是在一年后德国仍旧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四年,那么缺乏硝石的德国是如何生产出硝酸的呢?原来德国化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新方法不需要硝石就能生产出硝酸。这位化学家首先用氢和氮气合成氨,然后用氨氧化法生产出硝酸。这种方法为德国生产出了大量的硝酸,从而为炸药的合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教师讲述的化学小故事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学生对硝酸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第二,将生活和化学结合起来。比如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将其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所喝的水是怎么来的吗?”教师的提问让学生陷入了思考,接着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种不同的水,有海水、污水等,让学生设计方法将这些不干净的水变成干净的水。学生对于这一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自然会多出几分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查阅教材和思考会对净化水的步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时教师再适时的引导学生,会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书本上的知识,从而提高后进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而言之,后进生如何转化的问题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任务,教师必须要以情感教学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多角度、全方位的为学生制定适宜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后进生转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郑璇玲.运用非智力因素转化中学后进生探微[J];教师;2010年13期

[2] 余中振.后进生转化的教育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上一篇: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下一篇:有效课堂教学中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