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离退休人员“文化养老”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10-17 03:56:05

创建离退休人员“文化养老”的实践探索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对于离退休人员而言,如何制定符合老干部特点及社会实际需求的养老方式,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问题。“文化养老”是人性化、科学的养老理念,满足老干部的精神需求,有助于提高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需要科学合理的的部署、规划,建立合科学、长效的工作机制。本文对如何创建离退休人员“文化养老”进行分析、探索。

【关键词】离退休人员 文化养老 实践 思考

一、“文化养老”的内涵

养老,即是社会、政府、家庭给予老年人物质赡养,并对老年人的生活进行照料,给予精神慰藉,使老年人身心健康。对于“文化养老”而言,与物质养老相对比,它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凸显了我国社会的人文关怀。“文化养老”方式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为基础,以离退休人员为对象,以文化教育娱乐活动为载体,通过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使老年人拥有健康的身心,愉悦精神,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养老方式具有互动性、群体性等特点,属于高层次的休闲养老。

二、目前离退休人员“文化养老”工作开展现状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文化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价值观,人们对这种养老新理念的认识不足,思想认识模糊。多数人认为“文化养老”只是种新思想、新文化方式,认为该方式没有实质性意义,可操作性不足。一些人认为“两项待遇”才是养老的实质性质,应加强落实“两项待遇”,而“文化养老”属于软任务,对养老的作用较小。思想认识的不到位,影响工作人员及有关部门工作配合的积极性,阻碍工作的开展。

(二)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文化养老”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离退休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积极的参与、支持,需要管理人员工作的配合,服务质量、自身素质的提升。目前该公司的离退休人员“文化养老”工作,工作人员的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工作意识、工作操作能力都有待提高。工作人员仍以传统的养老管理方式开展工作,对离退休人员的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比较单一,服务水平不高。

(三)内容形式有待创新

对于目前的离退休干部而言,年龄偏大,身体状况较弱,他们多数选择“静态”养老。对于退休职工而言,年龄相对较小,特别是才退休的女同志,由于身体、年龄的原因,他们对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较大,希望多参与组织活动。在这种情况下,离退休人员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存在差异,内容形式难以统一。同时,在“文化养老”方面,活动形式、内容,仍以传统的方式开展工作,内容单一、乏味,局限于钓鱼、门球等少数人参加的活动,离退休人员的参与性不高,活动所取得的效果不明显。

(四)活动场地有限

对于“文化养老”而言,注重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具有群体性、共享性的特点,其工作实践需要活动场地为其提供保障。然而,在目前的“文化养老”实践中,活动场地的有限性不能满足文化教育娱乐活动的开展需求。文化娱乐活动多在就近小区内进行,因此局限了活动形式。同时,还存在部分小区活动场地建设、活动设备购买资金不足,活动开展的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

三、创建离退休人员“文化养老”的实践建议

(一)重视对“文化养老”新理念的培育

“文化养老”作为一项新的工作、事业,需要新思想的配合。在工作实践中,应注重对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新思想的培训,转变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的传统思想,对其“文化养老”的知识教育,让其正确认识、理解“文化养老”,从思想上接受、支持这些工作的开展。对于单位而言,应从文化、休闲、教育、保健等方面着手,对“文化养老”方式进行整体规划,制定科学、可行的工作方案,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搞好宣传与引导工作,确保“文化养老”新理念的普及,为“文化养老”的实施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学习培训,提供组织保障

“文化养老”实践的顺利开展,老同志们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单位、工作人员是“文化养老”的组织保障。对于离退休管理部门而言,为了更好的提供组织保障,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根据工作需求与新时期的任务要求,定期开展组织培训。进行定期的业务技能培训,工作方针政策培训,文化知识教育培训等,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运用政策的能力,并对思想政治、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其服务水平。对于离退休管理工作人员而言,应加强自身学习,积极、主动学习,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以便贴近文化活动,深化服务内涵,更贴近离退休人员需求的开展组织活动,确保组织活动的高质量。

(三)丰富内容形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时代的发展,离退休人员对精神文化活动的接触更加广泛,需求的文化娱乐形式更加多元化。因此,为了满足离退休人员的需求,有关部门应不断改进工作方式,丰富内容形式,充分利用高科技、多媒体等手段,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教育活动、文艺活动等,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向结合,引领离退休人员的高品味文化追求。此外,由于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活动诉求不同,对“文化养老”方式的需求存在差异性,因此,应改变以往的固定的、集中的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充分利用老年协会、团体,积极发展兴趣小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小型的活动,彰显活动的多元化、个性化。与此同时,应拓展“文化养老”活动的范围与内容,结合离退休人员的兴趣爱好,开展健身、诗文创作、工艺作品展览等,不断探索新方法、新内容,丰富离退休人员的精神生活。

四、结束语

“文化养老”是根据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离退休人员提供精神文化活动,给予精神慰藉,满足其精神需求的养老方式,对促进离退休人员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国政府、社会、养老管理部门等应充分认识“文化养老”的必要性、重要性,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工作措施,推动离退休人员养老工作的健康发展,维持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继军. 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推进离退休人员文化养老[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2]曹长元. 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建设的思考[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绩效 下一篇:试论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