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研究

时间:2022-10-17 03:53:33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研究

[摘 要]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标准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构建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体系,对于准确识别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判定企业面临问题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的设定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直接影响着对阶段的准确识别和对问题的治理。在设定这一标准时,应当遵循科学性、全面性、适用性三项基本原则。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标准模型

[中图分类号] F7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8-0011-03

[基金项目]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产权理论与所有制理论创新”(批准号:200606002)

[作者简介] 苏志炯,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企业管理。(河北 石家庄 050091)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人们运用生物学领域内的一些工具、范畴、原理和方法等对企业作仿生研究的结果,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标准则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构建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体系,对于准确识别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判定企业面临问题,采取及时有效措施消除企业的生存风险,维护企业的健康运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试图在批判继承已有成果基础上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研究引向深入。

一、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研究的回顾

截至目前,关于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标准,至少已有十几种之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分类如下:

(一)伊查克.麦迪思(Ichak Adizes)的划分标准。伊查克.麦迪思(Ichak Adizes)以灵活性和可控性为标准,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盛年、老化三个阶段和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死亡期10个时期(见图1)。他认为:“企业的成长与老化同生物体一样,主要都是通过灵活性与可控性这两大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的。企业年轻时充满了灵活性,但控制力却不一定总是很强;企业老化时,关系变了,可控性虽然增强了,但灵活性却减少了。这一情形就像婴儿和老年人之间存在的差别一样。婴儿灵活到可以把自己的脚趾伸到嘴里去,但他的动作和行为却是非常不可控的;成年人没有婴儿那么灵活,但可控力要比婴儿强。”

伊查克.麦迪思(Ichak Adizes)是世界上第一个按一定的标准对企业生命周期作阶段划分、特征分析并提出系统对策的人。但其仅以可控性和灵活性这两个因素作为划分企业生命周期的标准,显得不够全面,在具体操作和运用方面也有一定的困难。

(二)陈佳贵的划分标准。陈佳贵按企业的规模扩张将企业成长方式概括为欠发育型、正常发育型、超常发育型三种类型,并以正常发育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求生存期、高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蜕变期(或衰亡期)6个阶段。

陈佳贵没有明确地提出划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标准,但从其关于各阶段特征的分析中(见表1),我们不妨将其概括为以下几项:1、企业的经济实力;2、产品;3、创造精神;4、组织结构;5、发展速度;6、管理;7、企业形象。显然,陈佳贵的划分标准要全面一些,相对于伊查克.麦迪思(Ichak Adizes)的标准也更贴近于实践,易于操作应用。然而,其不足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这些标准未被明确地提炼概括出来并加以全面深入的研究;没有交代标准系统中各因素的权重,研究仍属于定性研究,缺乏实证分析;对于欠发育型和超常发育型企业的生命周期阶段究竟依何标准划分,或阶段又有什么特征,陈佳贵没有涉及。

(三)其他划分标准。孙建强等选取5个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即:收入增长率、市场占有增长率、科技成果转化增长率、成本降低率与规模扩张率作为划分标准,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创业、成长、成熟、衰退4个阶段。其具体划分过程如下:先提出一个公式模型:I=M1×C%+M2×R%+M3×M%+M4×0%+M5×A%+M6×N%。其中,M1、M2、M3、 M4、M5、M6分别表示六个因素在特定生命周期中所占的权重。C%代表成本降低率;R%代表销售增长率;M%代表市场占有增长率;0%代表科技成果转化增长率;A%代表规模扩张率;N%代表现金收益比增长率。当以上指标出现负数时,用绝对值表示。以家电市场为例。假定,M1=0.05、M2=0.2、M3=0.3、 M4=0.3、M5=0.05、M6=0.1。基于对家电市场的调查和众多国内知名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结合国外成熟企业的财务情况,孙建强等确定划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标准为:当I小于0.15(包括0.15),市场占有率很低且现金收益比为负(或很低)时,企业处于创业期;当I大于0.15,各项指标均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时,企业处于成长期;当I小于0.1,各项指标数值都很小但现金收益比、市场占有率很高时,企业处于成熟期;当收入增长率、成本降低率连续几年出现负增长时,企业就进入了衰退期。

孙建强等的划分标准在定量研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其选取的因素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运用这一方法对海信所作的实证分析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但问题在于,其标准系统中各因素的权重是假定的,用这一假定的数据去实证海信,显然缺乏严谨,研究结论也难以令人信服。

除上述标准外,Smith、Mitchell还提出了企业规模标准,Qumn、Cameron提出了管理风格、组织结构标准,李业提出了销售额标准等,这里不再一一论述。

二、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的设定原则

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的设定是一项基础性研究,直接影响着对阶段的准确识别和对问题的治理。在设定这一标准时,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1.科学性。科学性是指标准的设定要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要经受得住实践的检验。标准不能是凭空臆测的,而应基于对大量企业的实证调查研究;标准要在理论抽象和企业实证分析的多次循环往复中形成。

2.全面性。全面性是指标准的设定应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的状况,而不应以偏概全。这主要是由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成长特征,以对特殊企业的研究成果作为一般性的定律加以应用,不会得出真正有价值的结果。

3.适用性。适用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标准一旦确定,对相应的所有企业都能作出客观分析;二是标准要易于操作,不会出现同一标准为不同学者用来分析同一企业时,却出现不同结论的现象。

三、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新标准

遵循上述原则,结合对部分企业的调查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模型(见表2,亦可视作新标准)。根据该模型,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创业期、发展期、兴盛期、衰退期、消亡期或蜕变期5个阶段。

在该模型中,测度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指标设定了9个:即企业年龄在某类企业平均生存周期中所占比重、员工增长率、销售额增长率、利润额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及增长率、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管理风格、企业控制权、企业文化。选取这9项作为测度指标的原因在于其随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演进而变化,且与各阶段的关联性较强。Ⅰ、Ⅱ、Ⅲ、Ⅳ、Ⅴ分别代表企业生命周期中创业期、发展期、兴盛期、衰退期、蜕变期或衰亡期。A、B代表不同类型的企业。企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作不同的分类。比如,以组织形式可划分为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以所有制性质可划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以经营领域可划分为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邮电通讯企业、房地产企业等;以规模可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由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9个指标方面的特征不尽相同,而且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各指标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所以标准模型对企业进行了分类并对各指标设计了权重。比如,个人业主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组织结构、管理风格等指标通常具有不同的特征;再如,市场占有率及其增长率指标对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来说也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最后,经过加权计算,分值最高的阶段即为企业所处的阶段。

这一标准模型的具体应用如下:假定企业甲属于B类型企业,其在九个指标方面的信息顺次符合D3、F4、H3、J3、L2、N3、P3、R2、T4,各指标的权重顺次为0.05、0.08、0.3、0.1、0.05、0.2、0.12、0.05、0.05,则各阶段的分值见表3。

经过加权计算,第三阶段分值最高,所以可以断定企业处于兴盛期。

当然,标准模型的提出,只是一个初步,模型中众多参数的确定,尚需大量实证研究支撑。对此,笔者将在后续研究中加以探讨。

参考文献:

[1]伊查克・麦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陈佳贵,黄速建.企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孙建强,许秀梅,高洁.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及其阶段分析[J].商业研究,2003,(18).

[4]凤进,韦小柯.西方企业生命周期模型比较[J].商业研究,2003,(7).

[5]薛求知,许忠伟.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一个系统的解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5,(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资本市场回眸与展望 下一篇:基于寿险合同中受益人指定的多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