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闽鲁浙琼五省海洋产业比较

时间:2022-10-17 03:49:15

粤闽鲁浙琼五省海洋产业比较

[摘要]海洋产业已逐渐成为粤闽鲁浙琼五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统计和分析五省海洋产业基础上,本文解读了五省的海洋经济发展规模与速度、海洋产业结构与地位、海洋优势产业竞争力等指标参数;利用产业结构变动值对五省海洋经济相对差距变动与空间集聚情况进行了量化比较,为五省持续发展海洋产业,卖现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产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 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1-0020-04

发展海洋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洋经济的增长不仅直接提升了国民经济总量,也影响交通、油气、矿业、生物、化工、旅游、船舶业等经济领域的增长。海洋经济的强弱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兴衰荣败休戚相关。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经济正作为一个整体迅速成长壮大,海洋开发已经成为人类的重要活动之一。

一、五省海洋产业总产值比较

广东海洋经济总量一支独秀,其海洋生产总值持续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中位居首位,广东省海洋总产值从2006年的4114亿元上升至201 1年的980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9%。2010年,粤闽鲁浙琼五省中广东省海洋经济总产值分别是福建的20.24倍、海南的14.74倍、浙江的2.13倍,同时也是海洋经济强省山东的1.17倍。从海洋产业总值方面来说,广东省海洋产业整体优势明显,竞争能力较强。

比较一下2006和2010年粤闽鲁浙琼海洋生产总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海南分别为29.61%和27.13%、福建分别为23.24%和24.99%。这说明海洋经济在海南、福建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是这两个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浙江所占比重是11%~14%之间、广东所占比重在15%~18%之间,说明粤浙两省海洋经济发展比较稳定。山东海洋经济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说明其海洋经济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变小。

从海洋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广东海洋经济在全国海洋经济总值的比重由2006年的19.05%上升到20.86%。闽鲁浙三省在全国海洋经济总值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可见粤闽鲁浙琼五省都越来越重视开发和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经济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五省海洋经济三大产业结构比较

海洋产业部门可以划分为三大产业,即海洋第一产业、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一般来说,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水产业,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盐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海洋工程建筑业、船舶工业,海洋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海洋信息服务业、滨海旅游及其他产业。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是产业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6年广东省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4.4:39.9:55.7,2010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4:47.5:50.2。显然,广东海洋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降低,海洋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而第三产业比重最高,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结构特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

山东海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且所占比重较高,说明其海洋经济发展仍处于传统型阶段;海南的海洋第一产业比重2010年比2006年还高,第三产业比重2010年达到55.6%,说明海南海洋经济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福建和浙江海洋第二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有所下降。

三、五省海洋经济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

粤闽鲁浙琼海洋产业类别丰富,产业结构各具特色。我们对五省海洋经济体系中的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海洋船舶业等产业进行了比较。

(一)海洋交通运输业

浙江是中国海岛最多的省份,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有3061个,发展海上交通运输业得天独厚;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面濒临台湾海峡,南面近临港澳,海岸线蜿蜒漫长,总长3324千米,居全国第二;山东是一个海洋大省,3121千米的海岸线,16处主要港湾,51处可建深水泊位的优良港址,为发展海洋运输和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海南东濒南海与台湾相望,东南和南面与菲律宾、文莱及马来西亚海域为邻,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广东有以汕头港和汕尾港为主体的粤东港口群,以湛江港为主体的粤西港口群,和以深圳港、珠海港、广州港为主体的粤口群的港口优势,海洋交通运输业成长迅速,已经发展成为广东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0年,五省海洋交通运输业中贡献最大的属浙江,其货运量达到了36523万吨,占全国比重的19.2%,客运量达到2472万人,占全国比重的24.2%;旅客周转量最大的省份是山东,为11.63亿人公里,占全国比重的27.2%,客运量占全国的22.7%;广东货运量、客运量及旅客周转量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0.72%、19.14%和18.5l%;五省的海洋交通运输业中的共同点是客运量占全国比重均超过10%,五省海洋客运总量占全国比重的88.77%,这充分表明五省海洋客运量具有重要地位。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是五省今后必须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改善海洋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海洋油气业

粤鲁浙是海洋油气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2008—2010年间,三地的海洋油气产量一直明显高于福建、海南等省。广东海洋油气业发展迅速.被称为“蓝色的朝阳产业”,2010年广东省海洋天然气产业增加值为816378万立方米,其增长率达36%。但与山东比较,广东在原油开采方面优势不明显。2009~2010年原油产量均比2008年低,而山东、浙江的原油业逐年上升,浙江2008年原油产量7700吨,2010年就上升到50000吨,增长了6.5倍。福建、海南油气产业的发展因基础较弱,其建设进程已落后于粤鲁浙等省。

(三)海洋渔业

据统计,2006年全国海洋渔业总产值约1130亿兀,2010年超过2813亿元,较2006年增长了2.5倍。近年,由于海洋保护政策的实施,加上渔民转产转业,海洋渔业中的捕捞业产量下降,但海水养殖业却不断变化升级,出现了立体养殖、生态养殖,海洋高新技术也逐步转到海洋渔业这个传统产业中来。海水养殖产量由2006的241.95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482.3万吨。2010年海洋水产品养捕比例为1.23,海水养殖业的贡献已经超过了海洋捕捞业。

2010年,山东渔业总产值突破了2000亿元,是广东的1.2倍、福建的1.3倍、浙江的2倍、海南的8倍;在海洋捕捞方面,浙江遥遥领先于其它四省;远洋捕捞中,广东省只占沿海远洋捕捞比重的9.5%,福建为20%、山东为15.8%、浙江为18.6%;在海水养殖方面,山东养殖业产量规模最强,广东、福建两省的养殖规模一般。这说明山东第一产业比重过大,这种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山东海洋经济较低的产业聚集度。另外,浙江、海南两省应集约利用现有海洋资源,加快调整海洋渔业,做大做强这一传统海洋产业。

(四)滨海旅游业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滨海旅游业发展迅速。广东凭借自身的旅游资源及毗邻港、澳、台的区位优势,滨海旅游业外汇收入在2005~2010年一直居全国第一位。2005年广东滨海旅游业收入为6457百万美元,2010年达到12383百万美元,是浙江的3.2倍、海南的38.5倍、山东的5.8倍。但是,2010年广东滨海旅游业比2005年仅增长了1.9倍,浙江、福建、山东、海南四省滨海旅游业增长分别为2.3倍、2.3倍、2.8倍和2.5倍。这表明广东滨海旅游业在吸引国内游客方面缺乏竞争力。滨海旅游业正成为五省海洋产业中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新兴海洋产业,已经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

(五)其它海洋产业

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产品、海洋船舶业等海洋产业也是沿海地区重要的产业。据统计,粤闽鲁浙琼五省中,山东海洋经济的主体仍是以资源的初级利用为主,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呈现出很大的优势,盐业一直居全国首位,2008~2010年产值超过2000万吨。浙江海洋船舶业、化工业、矿业竞争力较强,它的海洋船舶业修船造船及海洋矿业一直位居全国首位。2010年全国造船2387艘,浙江制造837艘,占全国比重35%;海洋矿业产量2009年占全国比重85%,2010年占全国73%,海洋矿业产量规模空前。福建、浙江海洋化工业的发展刚刚初具规模,基础较弱,资源缺乏,规模远远落后于发达的山东;海南海盐、化工、矿物产业结构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由于受深海采矿技术水平的限制,广东海洋矿业主要集中于海滨砂矿开采,这个传统海洋产业,在产量和产值上还无法和其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相比。广东海洋盐业各个指标都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广东造船能力位居全国前列,但比较福建、山东、浙江三省,广东的海洋船舶工业还要加快转型发展,2010年广东造船61艘、海南35艘、福建342艘、山东75艘、浙江837艘,浙江造船业是广东的13.7倍。 四、五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动态分析 对五省的海洋产业进行静态结构的对比分析,虽然获得产业结构发展的绝对水平,但对全面掌握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和程度尚有不足,我们进一步用周期法对五省海洋产业动态结构进行分析。

2006年和2010年五省海洋经济三大产业的产值情况见表1和表2。

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全国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变动值

以此类推,可以计算出2006~2010年五省的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值,结果如表3所示:

五省远高于全国0.0320的平均水平。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值在五省中较高。这说明,相对于其他沿海省份,五省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加快。很显然,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以进一步加速优化其海洋经济结构,是沿海各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必由之路。

从图1可以看出:以广东省为基准,五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值变动幅度最小是山东,远低于海洋经济大省广东,这同山东海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海洋经济发展仍处于传统型阶段有关;浙江、福建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值变动幅度小,增长速度慢,这与近年福建、浙江海洋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较小及产业结构优化进程缓慢有关;相对于广东来说,海南的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和速度较大,并且呈现出增长趋势,这与海南近几年第三产业的升高有较大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动值指标说明,五省一定要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和速度,以实现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粤闽鲁浙琼是我国沿海经济和海洋大省,均处于海洋资源富集区,地理区位突出,发展海洋经济各有优势和潜力。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全国领先,具有发展海洋经济强大经济实力优势。山东沿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辽阔的海域,丰富的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条件。浙江海岛数量最多,具有发展港口、海岛经济和海洋产业能力优势。福建拥有“渔、港、景、油、能”五大优势资源,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是天然的度假和旅游胜地。海南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海洋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科技兴海,已呈现千帆竞发之势。各省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尽快提升海洋的战略地位,充分利用本省的海洋资源,着力发展优势海洋产业,促进海洋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让海洋经济为国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应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 下一篇:柴胡的种植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