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诈骗罪争议点

时间:2022-06-07 05:09:11

【摘 要】本文就诈骗罪中欺骗行为,财产性利益,财产损失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欺骗行为的实质在于使受骗者陷入或继续维持处分财产的认识错误中并进而处分财产的行为;主张财产性利益是诈骗罪的对象,具有合目的性与具体的妥当性,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诈骗罪是财产犯罪,倘若欺骗行为不能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便不成立诈骗罪;如若欺骗行为具有造成财产损失的危险性,但没有造成现实的财产损失,则成立诈骗未遂(中止)。

【关键词】诈骗罪;财产性利益;财产损失;处分行为

一、诈骗罪的行为模式

诈骗罪的行为模式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骗行为――对方陷入或者继续维持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交付)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如收藏家甲受托为江某的品进行鉴定,甲明知该品价值100万,但故意贬低其价值后以1万元收买。甲故意贬低品价值即实施了欺骗行为,江某也因犯罪人的欺骗陷入了错误认识进而因错误认识处分了财产,江某最后也因此受到了损失。故甲构成诈骗罪。再如店主丙在柜台内陈列了两块标价5万元的玉石,韩某讲价后以3万元购买其中一块,周某讲价后以3000元购买了另一块。问并对韩某是否构成诈骗罪。该案例中卖主丙并没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要价和卖价不同是正常的,这属于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因此并不构成诈骗罪。

二、财产损失

诈骗罪是财产犯罪,倘若欺骗行为不能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便不成立诈骗罪;如果欺骗行为具有造成财产损失的危险性,但没有造成现实的财产损失,则成立诈骗未遂(中止),这就需要对财产损失进行认定。

甲有一部手提电脑,乙偷走了甲的电脑,甲采用欺骗手段将该手提电脑骗回,如果骗取电脑的人不是甲而是第三人丙应如何认定。张明楷教授认为,诈骗罪的法益首先是财产所有权及其他本权,其次是需要通过法定程序恢复应有状态的

占有;但是,如果这种占有没有与本权者相对抗的合理理由,相对于本权者恢复权利的行为而言,则不是财产犯的法益。原则上,只要造成了他人经济损失,就可以认定为财产损失。但是,如果造成他人经济损失的行为挽回了更大法益,则不能认定为财产损失。

三、犯罪对象――财物,是否包括财产性利益

是否包括财产性利益我国现在刑法上还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但从司法实践和其他刑法相关规定中能够看出诈骗罪的犯罪对象也包括财产性利益。

司法实践中,一般将骗取财产性利益的行为认定为诈骗罪。例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4月10日《关于审理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盗窃的武装部队车辆号牌,骗免养路费、通行费等各种规费,数额较大的,依照诈骗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所谓“骗免”养路费、通行费等各种规费,实际上是指使用欺骗方法,使他人免除自己的债务;债务的免除意味着行为人取得了财产性利益。

刑法的相关规定表明财产性利益可以成为诈骗罪对象。例如,《刑法》第224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罪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货物、货款、预付款都是财物,但担保财产则不限于狭义财物,而是包括了债权等财产性利益。可见,合同诈骗罪的对象可以是财产性利益。再如,《刑法》第210条第2款规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266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增值税等发票本身虽然是有形的,但上述规定并不是旨在保护这种有形的发票本身,而是保护有形发票所体现的财产性利益(抵扣税款、出口退税)。

四、处分行为

侵犯财产罪分为两种类型:取得财产的犯罪与毁损财产的犯罪。取得财产的犯罪又可分为:违反被害人意志取得财产的犯罪,如盗窃罪;基于被害人有瑕疵的意志而取得财产的犯罪,如诈骗罪。虽然人们对盗窃罪与诈骗罪已有了一些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犯罪过程中采取了欺骗手段的,并不一定都构成诈骗罪。二者的关键区别是被害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产,正确理解和认定“处分行为”,是区分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

(一)处分行为在诈骗罪中是否必要

诈骗犯罪行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行为人设法使他人在认识上产生错误,以致“自愿地”将自己所有或持有的财产交付给行为人,因此被骗者的交付行为是成立诈骗罪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另外,我国的刑法理论通说强调诈骗罪的完成不仅必须要有被骗者的交付(处分)行为,而且还要求这种交付(处分)行为是在其错误认识的基础上“自愿地”进行的。因为在抢劫罪、敲诈勒索罪中,行为人受到或威胁后也会有交付(处分)财物的行为,但这种交付(处分)与被害人基于瑕疵意思而“自愿地”交付(处分)有比较大的差别。对被害人自愿交付财物应从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主面进行分析:在认识因素方面,被害人必须具有正常的认识能力并且具有认识的可能;在意志因素方面,被害人必须具有处分财产的自由意志,同时该处分财产的行为是为了实现被害人自身追求的特定目的,并且该特定目的与处分财产所涉财产权能具有直接的单一联系。只有同时具备了认识方面和意志方面的特征,才能认定被害人是出于自愿而交付财产,也才能认定诈骗罪的成立。

(二)处分行为的认定

1、被骗人必须具有处分的意思能力;从无行为能力人如幼儿、高度精神病患者手中骗取财物或者从限制行为人处骗取该限制行为能力人无权处分的财产时,由于受害人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其主现上缺乏处分意思,所以,行为人的行为不成立诈骗罪,而应当认定为盗窃罪。

2、被骗人必须有处分权限或者地位;例如,甲在开会的途中去卫生问,将提包放在自己的座位上。散会时甲仍在卫生间,清洁工丙立即进入会场打扫卫生。此时,乙发现甲的提包还在会场,便站在会场对丙说:“那是我的提包,麻烦你递给我一下。”丙信以为真,将提包递显然,受害人是否具有处分被害人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成为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间接正犯的一个关键。至于受害人事实上是否具有这种权限或者地位,应通过考察受害人是否是被害人财物的辅助占有者,受害人转移财物的行为是否得到社会一般观念的认可,受害人是否经常为被害人转移财产等因素作出判断。

3、被骗人的交付行为具有处分的意思,这还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一方面,在当时的情况下,社会的一般观念是否认为受骗人已经将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第三者进行事实上的支配或者控制;另一方面,受骗人是否具有将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第三者支配或控制的意思。

【参考文献】

[1]张明楷.论诈骗罪的欺骗行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03).

[2]张泽良.诈骗罪与盗窃罪比较分析――以处分为视角[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1(04).

[3]张明楷.财产性利益是诈骗罪的对象[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3).

[4]马克昌.刑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81.

[5]张明楷.法益初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577.

上一篇:新兴词汇及其翻译指导意义 下一篇:先秦时期的美术教育及其对后世美术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