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踢毽子活动的兴趣培养和技能提升的策略

时间:2022-10-17 01:25:32

浅谈踢毽子活动的兴趣培养和技能提升的策略

摘 要:具有地方特色的踢毽子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是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的体育项目。立足于农村中小学所特有的教育资源,我在总结踢毽子特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健康第一、快乐为先的原则,采取对比法、尝试法、愉悦法等策略,促进了学生踢毽子兴趣的生成。

关键词:踢毽子特色活动 兴趣生成 技能提升

具有地方特色的踢毽子运动,不但是一项良好的全身性活动,不需要专门的场地和设备,运动量可大可小,还有助于培养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确保每名学生受益,更因其踢法简单、花样多,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的体育项目。立足于农村中小学所特有的教育资源,我针对踢毽子的特色活动作了一些初步的开发和尝试,效果比较显著。以踢毽子活动为特色的体育课堂活动,不仅能很好地贯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还能切实改变学生的身体状况,同时也是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和发扬。

我在总结踢毽子特色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踢毽子的兴趣为目标和出发点,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开拓创新,以多种活动手段促进学生踢毽子兴趣的生成,推进踢毽子技能的提升,实现了踢毽子特色活动的新发展。

一、“运动无极限,快乐永相伴”,促进踢毽子兴趣的生成

在开展踢毽子的活动中,我们要遵循健康第一、快乐为先的原则。以下方法对促进学生的运动兴趣有比较直接的效果和作用:

1.对比法

活动设计:脚内侧踢和脚外侧踢。

在“脚内侧踢和脚外侧踢”的活动中,一方面对比技术的掌握程度和技术使用的合理性,让学生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技术动作的自我改正和提高;另一方面对比是否有小组合作学习和练习的主观意向,让学生具备小组合作学习和练习的习惯与能力。

2.愉悦法

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巧妙设计踢毽子系列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新、趣、乐”, 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从学生求新、求趣、求乐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力求在“以新促趣、以乐促动”的过程中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活动实践中部分毽子游戏的操作设计

游戏一:过独木桥。

把学生分成人数均等的4组,每组前面放一条体操凳,第一个学生两臂侧平举,把5个毽子分别放在头顶、手臂和手掌上,然后从体操凳上走过去,就算完成了任务,若是中途毽子掉了就宣布失败,然后从旁边折返回来,把毽子再放到第二个同学身上,继续游戏,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同学完成。最后看哪一组完成的人数最多就为优胜组。

游戏二:拔苗比赛。

把毽子摆成个数相等的四排,作为要拔的秧苗。把学生分成与毽子数量相等的四个队,成纵队站在起跑线后面。听到发令后,第一个学生跑过去拾起第一个毽子跑到终点线并把毽子放到指定的地点,然后跑回起点与下个同学击掌,下一个同学继续跑过去“拔苗”,直到最后一个同学完成。完成最快的就是优胜组。

游戏三:连续性的单、双脚跳跃接力赛。

用相同的毽子分别摆出四个“S”形(或其他图形)的路线,然后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组,进行跳跃接力比赛,最先完成的为优胜组。

游戏四:掷准比赛。

在距离起点两三米的地方放置多个纸篓(还可以用纸箱、盆、桶等代替纸篓,也可画出指定区域),然后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手持毽子依次向纸篓里投掷,最后投入纸篓中最多的为优胜组。

游戏五:踢靶比赛。

将学生分成人数均等的若干组,成纵队站在限制线后,在距离限制线约三四米的地上画一个靶环,分别标出每一环的分数。听到信号后,第一个学生把毽子踢向靶环,听到裁判员报告环数后,跑到队尾,第二个同学照此进行,直至全组轮流一次后,统计个人环数和小组累计环数,多者为优胜组。

给学生一个内容,让他们去尝试;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去施展;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去追求。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性、创造性,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正是我们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努力的目标。

总之,体育课堂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踢毽子活动的开展更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最适合学生的,才是更好的。体育健康,快乐体育,踢毽子活动才刚刚拉开帷幕,有待于我们去尝试、去探索、去超越。真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一篇:数学课堂上的六趣教学法 下一篇:把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大班教育活动中的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