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如何食疗养生

时间:2022-10-17 12:49:03

孕期如何食疗养生

中药的分类法则

所有的中药材均可以五味、五性、作用部位及有无毒性等特质加以分类,方法如下:

五性:包含寒、热、温、凉、平五性,寒症宜服用温热药及食物,热症则服用寒凉药及食物

五味:包括酸、苦、甘、辛、成五味;酸味人肝、苦味人心、甘味人脾胃、辛味入怖、成味入肾,

作用部位:包括五桩六腑及十二经脉。

有无毒性:部分有毒的中药材,并不适合作为药膳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才可食用,而无毒的药材则可根据体质,作为药膳的常用药。孕妇不可不知的中药禁忌

正常情况下,胎儿存4~12周时正形成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四肢及万官,12周以后则是胎儿的成长期。每个阶段用药都须特别谨慎。然而,中药材的种类繁彩,对母体与眙儿本身会造成的影响,也无一定的规范可寻,以下乃较常见的中药材的简单整理,作为各位准妈妈怀孕期间的小叮咛。

适当使用补得健康

医生指出,有些中药确实不适合孕妇食用,大家也都会在孕期谨慎小心地避开这类药物,但是,造成孕妇身,本不适的,件往并不是这禁忌药物,而是一般孕妇可食用的药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孕妇本身过度的摄取所产生的,所以,准妈妈们在食用以下这些药材时,爱了解适当的使用方法,这样才能补得健康而又愉快。

准妈妈中药禁忌:

牛黄(清热药):泄下力强,易导敛孕妇流产

红花、川七、(活血药):祛瘀活血力强,易导敛流产与早产。

牛膝(活血药):有损胎儿健康。

车前子(除湿利水药):过度食用会影响胎盘循环

补骨脂(温阳药):孕妇经由医生指示后再服用

薏仁(除湿利水药):内含薏苡仁油,能够降低横纹肌的收缩作用,对子宫产生兴奋作用,同时也会造成羊水过少的现象。

通草(除湿利水药):会使孕妇羊水过少。

正确的药膳养生法

“药膳养生”一直是热门话题,但是很多人都只了解了药材的特性与优点,而忽略了要先了解自己的体质,再去选择适合的中药搭配食用。很多病人都因为不了解自己的体质,一味地食用热门的中药材,才导致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下降。所以,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医的体质是怎么区分出来的。

气虚无力型 元气是身体器官原动力的代表,具有推动血液、收敛固涩体液或血液、温暖组织、预防疾病入侵的功能,所以当元气虚弱时,就容易产生这些症状:精神不振、疲倦无力、容易出汗、头晕嗜睡、心悸胸闷、动则易喘、久咳不愈、容易感冒、遇冷则鼻塞、流鼻水、气喘、食欲不振、大便较软或易腹泻、排便不畅、造血功能不足等阳气虚弱体质。

阳虚怕冷型 是气虚严重的进一步表现,所以除了包括气虚的症状外,还有畏寒怕冷、脸色苍白、四肢冰冷、脸色滞暗、心前区疼痛、胸闷胸痛、腹部疼痛等症状,按压则较舒服。或有女性月经延后,色暗红、闭经或不孕,发育不良或萎缩。

血虚缺氧型 中医的“血”,包括血液与血压,无论是钙质不足、营养不良、贫血、白血球或血小板不足、低血压,均可能引起下列血虚的状况:脸色苍白或萎黄、疲劳无力、唇白肤干、头晕目眩、时欲嗜睡、心悸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指甲易断或变形、月经量少或闭经。

阴虚燥热型 “阴”代表滋润身体器官的津液,包括眼泪、唾液、消化液、汗液、尿液等清凉滋润液,若分泌不足,则会产生干燥、发红、瘙痒等燥热症状:两颊潮红、口燥咽干、口舌生疮、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小便量少、心悸失眠、干咳痰少而稠、饥饿却没食欲、胃部胀气、眼睛充血、鼻干鼻痒、急躁易怒、青春痘、粉刺、斑点,女性月经提前、色鲜红、阴道异常出血、干燥瘙痒。

以上是中医针对各项体质所做的区分依据,要了解自己的体质之后,再来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种食物的属性,如此一来,才能更有效地“吃”出健康的体质。

寒性体质应忌口之食物:橘子、柳丁、西瓜、葡萄柚、冰冷或寒性饮料食物等。

热性体质应忌口的食物:辣椒、胡椒、油炸物、荔枝、桂圆、姜母鸭、当归、羊肉、烟、沙茶酱、姜汤、蚕豆等燥热食物。

过敏体质(如异位性皮肤炎、荨麻疹、气喘、过敏性鼻炎)应忌口的食物:芋头、香蕉、芒果、辛辣物、油炸物、荔枝、桂圆、带壳海鲜、烟酒、草菇、凤梨、章鱼、生冷冰品、罐头食品、过成食物。

上一篇:心理营养系列谈(4) 下一篇:春季常见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