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的“情、礼、法”

时间:2022-10-17 10:12:36

于永正老师文化底蕴深厚,教学风格独特,教学技艺精湛,堪称大家风范,名师风采。特别是于老师的作文课,可谓大音希声,大道无痕,总能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对话场”中,开启心智,放飞想象,激越情思,习得方法,在“人文合一、物我两忘”的绝美佳境中,徜徉文字之途,畅享习作之趣。每每聆听,都如获至宝,深受教益。

于老师执教的作文课《考试》就是一个经典课例。课堂中,他始终“蹲下来”与学生交流,用平等、民主的教学理念,从“儿童的语文”视域出发,诠释了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学”,与佐藤学先生倡导的“交响乐团式的学习”一脉相承,让学生的思维在相互碰撞、激荡、共鸣中向纵深处漫溯。

一、对话中润“情”

课堂不是无情物。于老师的课堂更是情意浓浓,暖意融融。这都源于他对学生全身心地尊重、鼓励与宽容,学生畅所欲言,乐此不疲,深刻感受到以长者为师、与智者同行的无限快意。

“考试”对学生来讲,司空见惯。而于老师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地创设“另类考试”的情境,让学生耳目一新。考前,学生充分发表对考试的看法;考中,亲身感受“入陷”的过程;考后,尽情抒写考试感言。让学生真正经历了体验感受、积淀情感、生成语言的过程,达到了“言为心声、文为心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佳境。

当于老师问学生对考试有什么看法时,他非常珍视学生的见解,鼓励他们表达不同的看法,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用温情的评价语,做善意的启发:“多会分析问题,头脑多冷静!我听了你们的发言,觉得你们都很好。你们对考试的看法,对考试的分析,对于老师都有很大的启发。我可以断定,你们会考好,你们的知识都是渊博的。”试想,如果没有老师热情的鼓励,积极的赞赏,怎会有学生:“重要的不在于成绩,而在于参与,所以,我愿意考试。”“考试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如果现在知识已经比较渊博,也要继续学习;如果不渊博,今后就要更加努力学习”的精辟见解和辩证思想?

对话中,一名学生抱歉地说:“老师,我的结尾写得有点潦草。”于老师则体谅地说:“草稿可以潦草,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学生进一步坦言:“是作文写得潦草,不是字写得潦草。”老师则体谅地说:“如果说潦草的话,那不能怪你,因为时间来不及让你思考。多可爱的孩子,非常懂事!”多么智慧的语言,多么可敬的老师。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于老师的宽容与理解,更感受到师生敞开心扉、彼此接纳的心灵悟语,是润物无声、悄无声息的情感交融、思想汇聚,实在感人至深!

课堂对话中,于老师的“加分策略”更令人大加赞赏:“同学们很安全,很放心地掉进我挖的不浅的陷阱,这句话多富有诗意,写得好,加5分。”“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这个歇后语很生动,因为这个歇后语加5分。”“停下来,这里有一个词用得好――‘居然’这词最能表达当时的心情,加5分,用词准确。”“神话发生在她的身边,题目好不好?加上5分。”

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场景,课堂中比比皆是,读来,让人心中升腾起股股暖流,直沁心田,直入肺腑。这是什么?这是情,是爱,是人格魅力。于老师的眼睛永远盯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句精辟的话语,一个精彩的题目,甚至一个精当的词语,都逃不过于老师的火眼金睛。怪不得他说:“老师走进课堂之前,要准备100顶‘高帽子’,上课的时候,随时戴在学生的头上,但是‘高帽子’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给学生戴的,要戴得合适,要讲求戴的艺术。”

这一个个“嘉奖”,一次次鼓励,是对学生的认同,更是一种激励,一种鞭策,一种唤醒。因为,它的“光环”背后是学生对习作的喜爱,对文学的向往,对生命成长的期盼。

二、对话中悟“礼”

于老师与学生的课堂对话,不仅动之以情,还晓之以理。他身体力行,身正为范,让学生“知礼”“懂礼”,从而“亲之”“信之”。

课堂中,当于老师面对学生的直率之言“其我们都不愿意考试,是尊敬您,为了给您面子,所以我们才说愿意考试”时,他顺水推舟,谅解地说:“是为了给我面子才说愿意考试。真好!有时候,是要给别人面子的。”当学生说“我不想考试,考试太多不好”,于老师又说:“嗯!她讨厌考试给她带来很大的负担。”当学生修改好习作,于老师引导说:“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倾听,学会倾听。因为,任何人的作文,只要你听了,都会对你有帮助,有启发。学会倾听,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于老师在学生感悟到考试要细心后,补充道:“不仅考试要按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要求,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要求和规则。”当学生批评中国的教育死板,易让学生养成考前不审题的坏习惯时,老师又诚恳地接受“他人的批评”。

可见,学生在如此轻松、惬意、自由的对话氛围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丰富,更是能力的提升,人格的塑造。从于老师的言谈举止中,学生读懂了“尊重他人”的意义,感受了“善解人意”的快慰,增强了“遵守规则”的意识,领会了“倾听的真谛”。这些“为人之礼”“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润泽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对话中碰撞思想,培养情商,让他们的学习更有潜力,更有内涵。这样的对话,也更有感召力,更具生命力。也许,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文即做人”的意义吧!

三、对话中得“法”

于老师的对话课堂,有识有情,有理有趣。同时,他还善于引领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在深刻感受中习得写法,悟到门径,使“方法”成为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产物”。

课堂中,于老师问学生对考试有什么看法,愿不愿意测试时,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了不同的心声,并且对考试的利弊作了详细分析。于老师欣喜地说道:“握握手,说了真话。大家对考试作了认真的分析,非常有道理。”于老师还说:“真正好的作文不在于字数多少,只要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把你表达的意思说清楚了,都是好作文。”可见,一个正面的引导、适时的点拨,让学生明确了“说真话,说实话”是习作的灵魂。当学生说“喜欢的是另类的考试,即考课外知识不是课内知识时”,老师马上引导道:“这位同学的话对我很有启发,作为老师一定要思考你的意见。但是课内的知识该记的还是要记。知识的获取,特别是学语文,更主要的是读课外书。”老师循循善诱的话语,道出了学习语文的最佳路径――“内外兼修”,但更重要的是“功夫在课外”。

课堂中,于老师简约有效的点拨随处可见,为精彩的对话课堂锦上添花:“如果你想写这次所谓考试的过程那是记叙文;如果把这件事简单说一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那就是议论文。”“同学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人说,好题文一半,什么意思呢?有个好题目,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写完了的同学,我送给你们一句话:‘再念,再念,再念。’这是修改作文的方法。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

寥寥数言,看似平淡无奇,却内蕴丰富,道出了学习作文的秘诀。学生们不仅明白了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文体区别,而且领悟了“好题目是文章的慧眼”“多读是修改习作的法宝”。学生聆听着,实践着,感悟着,在习作中真真切切走了一个“来回”。他们习得的是方法,领悟的是精髓。这,就是教学魅力。

一点一拨是艺术,一颦一笑是思想。于老师的课堂,流淌着情感,充盈着智慧,彰显着个性。他总能用儿童的眼光,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儿童的视角观照教学,走进课堂,让“儿童的语文”在课堂中慢慢发生,渐渐延展。学生们也在和谐、丰盈的心灵对话中,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实现生命的成长。相信他们定会在这块丰饶的沃土中,情智共生,言意兼得,成就别样的精彩!

上一篇:核电厂辅助系统管道热疲劳浅析 下一篇:对强化语文学科意识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