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构建和完善

时间:2022-10-19 07:50:57

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构建和完善

摘 要:经济新常态下,财务分析工作在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客观来讲,当前国内现代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现实发展要求,对企业发展形成了较大制约。对此,本文在简要分析当前企业财务分析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财务分析报告体系应包含的内容,并重点探讨了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路径,以期为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存在问题;完善路径

近年来,会计界始终在倡导企业财务从业者要与时俱进,及时进行角色转变,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安排向主动创造价值转变,进而实现业财融合。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具备会计信息的翻译能力,使会计信息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决策的可靠依据。

一、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目的单一。就现状来讲,大部分企业之所以进行财务分析,主要是为内部绩效考评所用,没有充分发挥其企业战略决策的服务作用。

(二)维度单一。因核损精细度的限制,许多企业的财务分析主题和维度相对单一,主要围绕组织维度展开,缺少对产品、市场、项目等经营管理维度相关维度的分析。

(三)分析方法相对简单。许多现代企业的财务分析只是简单地进行预算与完成的对比分析,完全忽视了情景分析、对标分析、敏感度分析等前瞻性较强的方法分析,这就导致财务分析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管理存在的切实问题,最终影响了企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性。

(四)业务溯源能力不强。当前,许多企业财务分析都停留在数据罗列层面,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之间没有实现贯通,缺乏对业务动因的挖掘,两者贴合度不强,所以财务分析对重大风险和管理问题的提示可行性不强。

(五)财务分析结果可读性不高。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数据缺乏系统性,简单罗列但又十分复杂,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基本是无法读懂的。此外,分析结果重点不突出,图形图表应用不够,可读性不高。

二、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应包含的内容

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宗旨是要为企业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因此要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的主题分析,采用多元分析法全面分析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作为一个系统性较强的体系,至少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基于历史数据的财务分析。这方面的数据分析主要是对企业以往经营业绩的一种总结,其目的是要找到企业经营管理存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为企业下一步的战略调整与革新提供可靠依据。

(二)预算分析报告。这方面的财务分析主要是以年初制定的财务预算为依据,结合相关业务主体的预算指标,对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全面分析预算未能完成或超额完成的具体原因,然后要求相关业务主体根据分析报告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预算指标的顺利实现。

(三)财务业绩分析报告。这方面的财务分析主要是对企业效益来源于核心因素的分析,具体包括收入增长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

1、收入增长分析。收入增长就是对企业效益来源的结构分布分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第一,分析不同产品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以及与上年或上季度的环比结果,以及对当前利润的影响;第二,分析不同区域的收入变化和具体原因,以及这种变化对当前效益的影响;第三,分析不同业务主体收入变化和具体原因,以及对企业效益的具体影响;第四,分析内生性增长收入趋势,对当前企业资源利用率和发展潜力进行前瞻性预判分析。

2、盈利能力分析。这一盈利核心因素的分析,主要是为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及成本控制调整提供可靠性依据。一方面,对产品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包括企业成本构成情况和全价值链成本要素,寻求企业成本控制的突破口,及时发现不增值作业,为企业成本结构优化和业务流程升级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对成本对标进行分析,就是将企业放在行业市场大环境中,与竞争对手进行对比,为企业竞争战略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最后,对成本要素动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成本要素形成与高低的影响因素,判断可否通过优化来进一步拓展企业的效益空间。此外,还要对可控费用进行分析,就是通过对不同可控费用的变化情况加以分析,以找到最合理的控制路径。

三、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路径

(一)完善相关制度体系。首先,构建完善的部门管理体系,确定能力出众的财务部门负责人,全局掌控企业财务分析所有业务活动。同时,打造专业强、业务强的财务分析队伍,确保企业财务分析结果的精准性。其次,明确财务分析的宗旨,实施全面的流程架构,增强报表编制、资料收集、信息保密等事项的规范性。最后,合理设置财务分析报表传递与运用流程,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对企业发展决策的分析作用。

(二)丰富财务分析内容

1、财务报表。这方面的内容分析主要是对内部会计数据的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未来发展态势的前瞻性分析,是为了给企业战略调整提供可靠依据的全面分析。

(1) 月度财务报表分析。此类财务报表主要根据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展开的短期效益分析。对每个月出现的对企业利润和资产带来显著波动性变化的生产经营事项展开深入剖析,找出引发事件系列变化的根本原因,然后通过对不同月度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全面反映本月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同时对下个月企业财务走向展开预判,进而为后续生产经营战略调整与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性依据。

(2) 季度报表和年度报表分析。这两类报表主要根据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收支明细表展开长期效益分析,结合企业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最新动态,对季度或年度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加以全面深入的分析,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多方比对寻求差异,对下一季度或年度的生产经营规划提供整体战略性依据。

2、预算执行情况。此类财务分析通常是将预算目标与实际完成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寻求差异并进行本质剖析,为年度的预算考核分析提供重要数据参数,该分析主要分为两类,包括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

(1) 定期分析。顾名思义,定期分析就是在规定时间内展开相关的财务分析,也就是将相应时间段内的会计信息和预算数据单独提炼出来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找出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2)不定期分析。不定期分析也就是临时分析,主要发挥着突出着重的作用,是在定期分析的基础上所展开的。具体来讲,就是将定期分析所得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析,并针对相关差异提出更为详细具体的改进方案。

3、投资运营效果分析

(1)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主要是对资产前后变化情况加以全面分析,以全面了解和掌握资产前后效益变化、资源投入成本、资源利用效益变化、投入产出等效益因素的分析。

(2) 股权投资分析。主要是对投资决策的可行性展开合理分析,对预期指标和实际完成加以对比分析,并对股权投资的前景效益展开预判等。

4、风险分析。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会计数据的浅层分析,还要将其拓展到经营数据、税务数据等业务信息的财务分析上。通过对报表项目联系、报表整体预估情况把握来分析企业财务运营的潜在风险,并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将企业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总而言之,在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实践中,面对目的单一、维度单一、分析方法相对简单、业务溯源能力不强、财务分析结果可读性不高等问题,企业管理者要结合财务分析具体内容,从体制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体系完善,以提高企业财务分析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霜宏.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体系规范化分析[J].商业会计,2016,03:91-92.

[2] 黄毅.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缺陷及完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6,05:24-26.

[3] 徐俊敏.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商业,2016,12:141-142.

[4] 王超,江路,李延莉.从中小投资者角度设计财务报表分析体系[J].商业会计,2016,08:90-92.

[5] 刘永光.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研究[J].中国市场,2016,16:155+159.

上一篇:以校地合作为突破口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下一篇:湖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