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物理的“体验式”学习

时间:2022-10-17 08:15:44

例谈初中物理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学活动中提倡体验就是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从而达到情感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强调体验式学习,其实就是重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学生主体理念的体现,真正从学生的终身发展角度构建教学活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到,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精神.这就是要在物理教学中,重现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从而学习物理概念,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对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从学生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学习体验,实现高效的学习.本文就从这样的思路出发,谈谈如何让初中生在体验中学习物理知识.

1创设体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打造物理教学情境,是为了把教材上枯燥、单调的概念描述变得生动化、直观化,将平面化的教材内容变为立体化的呈现.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能使学生获得直观的体验,变抽象为具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要根据教材知识的特点,从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地进行教材处理,打造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1.1利用物理史实,创设体验情境

物理学是古往今来无数的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发现的成果,物理学知识并不如它在教材中表述的那样平淡,它的发现过程具有曲折丰富多彩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地挖掘这样的物理历史创造教学情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体验,更能使他们在这样的人文体验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笔者结合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利用水来测出金皇冠的体积,从而发现了水的浮力的计算方法,最后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创设了学习情境.在这样的物理史实情境下,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急于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其实,在物理学中这样的历史故事是非常多的,如果用得好,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1.2利用生活现象,创设体验情境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现象,将物理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让学生亲近物理,易于接受,更能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意识.

在教学中,从生活现象引出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后解决问题,从物理走向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学习《压强》的知识时,笔者出示了以下的一些生活现象:(出示相应的多媒体图片),第一组,一个工人在按图钉,很轻松地把图钉按入木板中;第二组,在下雪天里,一位小朋友行走于雪地中,两只脚深深地陷入雪地里,而一个运动员却在雪地上飞快地滑雪.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工人按图钉时手为什么不会受伤?两个人同样在雪地中,小朋友的脚会陷入雪地里,而运动员滑雪怎么会可以这样飞快?这样的现象,学生在生活中都曾接触,但很少有人会去思考原因,课堂上引入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学习上的主动性,为高效的课堂打下了基础.

1.3利用物理故事,创设体验情境

故事由于具有丰富的情节,能激发人丰富的想象力,使人产生快乐的情感.创设物理故事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学习《杠杆》的知识时,笔者根据热播的动画片《熊出没》创设了以下的教学情境.一天,熊大和熊二来到光头强家捣乱.在光头强的院子里,有个跷跷板,熊大来了主意,他邀光头强一起玩跷跷板.熊大一屁股坐在跷跷板的一端,光头强坐在另一端,可是不管光头强怎么用力,也翘不起熊大,熊二在一旁偷着乐.熊大装着很生气,然后说:“那现在让我来!”只见熊大站起来,光头强就坐在地上了,接着熊大用力跳到跷跷板的一端,把个光头强顶上了天,可怜的光头强又一次被耍.设问在这个故事中,为什么光头强翘不起熊大?他要怎样才能翘起熊大?在这个故事中,光头强有没有可能也如法炮制,把熊大也顶上天?这样的故事情境,使学生产生了快乐的体验,隐含在故事中的物理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地推进了物理课堂的发展.

其实,物理教学中还有大量的素材可以发掘,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的兴趣,为他们体验学习的过程,做好情感上的准备.当然,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从教学目标出发,以促进学生体验为追求,实现知识与情境的有效结合.

2开展体验实验,参与学习过程

实验是物理课常用的教学方式,实验活动能使学生获得直观的体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实验可以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演示实验具有效率高的特点,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容易成为纯粹的观察者,不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实验是一种真正体现在“做中学”的学习方式,学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参与,但在实验操作中,很多教师只是把它作为演示实验后的“模练”过程,成了一种机械的操作,剥夺了学生的猜想,忽视了体验,是一种在实验教学中的灌输.因此,需要改进物理实验,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学习体验.

2.1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活动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物理体验活动.例如,在做马德堡半球实验时,笔者进行了稍微的改动,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参与.请班级中四位力气最大的同学上台分站在两边,使劲地拉,但球却纹丝不动;然后打开半球的活塞,放进适量的空气,再请两位力气小的女生上台,她们却轻松地拉开了半球.接着出示问题:这样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在演示实验和探究结束后,笔者再增加一个学生活动,请大家把事先准备的玻璃杯装满水,在杯口盖上一张薄薄的纸,然后把杯倒过来,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获得了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学习参与度提高了.

2.2在探究实验中引导学生探究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先出示一个串联电路,让学生思考如何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学生在探究思考后,得出不同的方法,如改变电压、增加电阻等方法来改变电流,从而使灯泡亮度变化.然后引起思考,可见电流与电压、电阻有怎样的关系呢?引起学生探究兴趣,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实验方法,根据已有的实验知识积累,想到了控制变量法,图表法等实验方法,接着讨论和确定实验方案,选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活动,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学生在实验中,在保持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发现了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规律.

在这样的实验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主动去思考、猜测、探究、验证、归纳,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学生在亲身参与实验的活动中,体验学习,学会学习,提高兴趣. 三、创设体验活动,引导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作为知识的发现者、论证者,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体现“做科学”的理念.探究学习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养成他们的科学素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做好必要的指导,防止自主学习变成放任自流.例如,在学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的内容时,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生经过观察、思考,猜测可能与接触面面积、粗糙程度、物体重量(压力)、速度等有关.然后,指导学生分成探究小组,制定探究方案,小组内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在方案制定后,选取材料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整理结论.最后在课堂上汇报结论.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很高,他们将学习真正变成自己的需要,成功让他们快乐,失败又让他们进行反思、改进方法,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全过程.当然,学生探究活动还可以从课堂探究延伸到生活之中,让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在解决生活化的问题中,体验成就感,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总之,只有体验才有真正的知识构建,灌输只能让更多的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保持学习的激情,学会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上一篇:创优质民族教育 下一篇:浅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