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荣回归:再造宏需颠覆“微笑曲线”

时间:2022-07-12 08:58:51

施振荣回归:再造宏需颠覆“微笑曲线”

近日,境况不佳的宏宣布,已选举公司创始人施振荣为新任董事长和临时CEO,同时首席执行官职务将被取消,其职责将交给董事长或总裁负责。由此,刚刚接替王振堂担任宏总裁的翁建仁也将辞职。对于施振荣的回归能否拯救宏,业内的分析是见仁见智。

当我们看到施振荣复出的消息,第一想到的是施振荣在1992年为了“再造宏”提出的风靡一时的“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想必宏昨日的辉煌与今天的没落无不与施振荣的“微笑曲线”息息相关。所以分析施振荣回归能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再造宏,关键还是要分析“微笑曲线”在当今时代的适用性及可用度,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宏的症结及判断未来宏的走向。

所谓“微笑曲线”按照最简单和通俗的解释是,在某产业中,加工制造位于产业链附加值曲线的最底端,利润相对薄弱,企业如果要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就必须向两端延伸――要么向上游端的零件、材料、设备及科研延伸,要么向下游营销端的销售、传播、网络及品牌延伸。总体而言,愈向两边走,企业获得的附加值就越多。

具体到宏所处的PC产业,要么靠研发创新,要么靠营销来获得较制造更高的利润。在传统PC产业中,由于该产业已经相当成熟,并且有赖于上游企业(例如芯片厂商、系统厂商等)的创新,作为PC厂商本身的创新空间已被大大压缩(当然并非说传统PC产业没有创新,而是相对于所处PC产业的企业,创新的门槛和要求将大大提高)。至于说到营销(指的是涵盖了品牌、渠道、市场、管理等诸多方面广义的营销),我们认为在当前市场下,比拼的是资金的投入与支持。

以此来衡量施振荣接管的宏,在创新方面,我们很难对宏有所期待。尤其是在传统PC与移动互联网设备日趋融合的今天,对于传统PC厂商来说,它们需要的是跨界融合的创新思维,从这个角度看,鲜有传统PC厂商可以做到。既然如此,那么在营销上宏是否能有所突破呢?看看目前宏的处境,也很难有重金投入营销的实力,即便是收缩战线,但从剩下为数不多仍有增长潜力或空间的PC市场看,要么是友商的主场,要么是友商的必争之地。而宏与这些友商相比,无论是从营收、规模、产品线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可以说,在当今的PC产业中,施振荣引以为傲的“微笑曲线”至少对于宏将难以奏效。

再看宏在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寻求突破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先从整个智能手机产业看,苹果在所谓“微笑曲线”中以创新占据了可以攫取高利润的一端,而在“微笑曲线”另一端的营销,三星是典型的代表。而且这种两极化的趋势随着智能手机产业竞争的加剧越发明显。从严格意义讲,其他的厂商几乎都充当着“微笑曲线”中制造的角色。这之中也包括所谓在智能手机产业中崛起的“中华酷联”。唯一不同的是,联想、华为、中兴等由于有各自其他业务的依托和支持及在制造端已经形成的初步积累正在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迁移,或者具备了迁移的基础。但最终能真正在该产业中立足并能对苹果、三星构成威胁的应是在“微笑曲线”中的三个端(创新、制造、营销)取得一个良好平衡的厂商。但制造的角色在相当的时间内仍是宏的核心和向两端延伸的基础。由此可见,与在传统PC产业中类似,宏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微笑曲线”也难有建树。

到此,也许有人质疑,按照我们的分析,宏不是没救了吗?当然不是,就像上面我们分析的,既然“微笑曲线”对于当今的宏的复兴已经丧失了存在和指导的价值,就应该放弃。尽管对于一手创立该理论和执掌宏的施振荣相当艰难,为何?2012年8月,施振荣在其新书《微笑,走出自己的路》中对“微笑曲线”做出最新诠释,这一理论不仅是IT业赢得未来的关键,从服务业、农业、医疗业乃至文创业、从个人职涯规划到人生经营都可运用。可见施振荣对于自己理论的痴迷与极端。这也是我们担心施振荣执掌宏最为担心的。

实际上,在施振荣提出“微笑曲线”理论的12年后的2004年,日本索尼(Sony)中村研究所的所长中村末广提出了与“微笑曲线”截然相反的“武藏曲线”。在制造业的业务流程中,组装、制造阶段的流程有较高的利润,而零件、材料以及销售、服务的利润反而较低。而之所以业内被“微笑曲线”所迷惑,是因为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制造”应有的利润远远没有体现出来。当然,我们并非说“武藏曲线”就适用于任何行业,或者“微笑曲线”就一无是处,只是针对宏目前的处境及其所在产业的竞争状况和趋势,施振荣不妨以颠覆性的思维反向思考宏未来的指导战略,不过这确实需要自我否定的勇气,施振荣能做到吗?

上一篇:幸福一分钟也没离开过你 下一篇:互联网出海:先华为,后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