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编辑再创作

时间:2022-10-17 07:52:45

浅析新闻编辑再创作

【摘 要】随着大量的新闻信息中垃圾信息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其信息的传播方式还是保持原来的模式,使人们的关注度逐渐地降低,所以在新闻中就无法体现出编辑再创作技能。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里,各个新闻媒体间的竞争和较量通常体现在新闻编辑的再创作能力上,新闻编辑只有经过精心地策划并将散乱的,单一的,普通的新闻资源经过创造性地整合,然后形成别具特色的新闻产品,才能对当前形势下电视新闻的传播与发展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进而促进电视新闻的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令受众接受获取新闻的方式与途径发生了根本变革,进一步提升了新闻编辑素质水平与职业角色要求。为此编辑只有促进自身的合理转型,提升新闻整合、策划综合再创作能力,在新闻事实基础上尊重记者、充分挖掘其核心价值,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良好作用,坚守新闻规律,形成创新意识并最终令新闻媒体发展核心能力全面提升。一般来讲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传播新闻机构,其编辑与采访为两类相对独立岗位,采访记者进行成品新闻稿件的提供,而编辑则对成品素材进行整合,通过加工、选择、编排实施再创作,进而有效弥补修正新闻中呈现的技术性与思想性错误,确保其在事实、政治导向、常识知识、修辞文法等层面正确无误、没有瑕疵,并突出新闻主题,体现全面观点、角度新颖、结构完整、叙述生动、具有良好的可视化或可读性特征,成为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形式,提升作品艺术感染性与思想深度。近年来,同质化新闻现象较为突出,较多新闻媒体在设置栏目、定位风格、体现手法层面均表现出高度趋同性,城市区域中每天均会发生媒体新闻撞车事件,令独家新闻变为一种空谈,无法体现新意、新颖特征,这更加体现了新闻编辑再创作的科学重要性。编辑只有拥有良好的专业积累、职业敏锐感,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洞悉背后新闻真相,通过组合、拆分、链接、归纳等方式进行新闻素材再创作、深加工,进而体现新闻报道传播的新意、差异性,杜绝同质化弊端,提升媒体综合竞争力。

1具备提炼主体和升华主题的能力,就必须具备专业的新闻编辑能力,不仅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同时也要有敏锐的辨别新闻价值的能力。如电视新闻编辑每天大量工作时间都是面对图像,如果没有比较专业的新闻采访和拍摄能力的话,就不能对图象等进行很好的处理,就不能对将记者与通讯员发来的信息进行很好地处理。因此,新闻编辑必须对记者的稿件进行准确的把握,能够迅速地提炼稿件内容的主题,并将原有稿件进行编辑,即将原稿主题进行升华,进而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这就要求新闻编辑必须在工作之余进行充电,积累更多的知识,使自己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大众呈现富有感染力、有营养、真实的新闻信息。

2具备驾驭语言文字、画面、图象、网络技术等的能力。作为新闻编辑除了对文字要有较强的把控能力,还要对图象、画面等进行剪辑处理的能力。作为纸媒编辑,就要求其具有较强的文字把控能力和页面排版能力,以其独特的版面来吸引广大读者;作为电视编辑就须对图象、画面等具有敏锐的把控能力,能够熟练运用镜头语言进行叙事,向观众传达最新、最真实和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作为网络编辑,对自身的要求就应该更高、更全面,在这个网络普及的时代,掌握基本的网路技术,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将最新、最有视觉冲击力等的新闻信息传达给受众,让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世界的最新动态。

3具备巧用编排手段进行新闻信息编辑的能力。无论是纸媒编辑、电视编辑,还是网络编辑,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信息编辑能力,能够对当天的重要的新闻信息进行编辑排版,通过巧妙地运用编排手段进行编辑的再创造。例如,对内容相似的稿件,可以采用综合叙述的方式,将内容单一、形式单一的稿件组合起来,使其变得丰富、形式多样,同时也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和新闻的厚重感。在进行内容的编排时,可采用对比、衬托、双关等多种方式,将内容进行重组,相互对比,并加以创作,让观众对新闻信息有一个全面宏观的把控。

4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新闻编辑在新闻事业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多方面的事务。新闻编辑要经常与社会的各个层面打交道,并要处理内部的各个环节间的联系。新闻编排与单条新闻的编辑是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依赖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再创作的具体操作

1重视头条新闻。重视头条,在任何类型新闻节目中都不例外。2013年07月11日央视《新闻联播》的新闻头条是《寻找最美村官DD女村官和她的“贤外助”》,一反常态的没有将国家领导人考察的消息放在头条,而此时全国的抢险救灾仍在进行中。这一安排恰恰体现了编辑思想的人文关怀。也体现着新闻编辑者的认知角度和水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受众对整个新闻编排接受与否的兴趣。

2要求有效信息。民生新闻反映市民喜怒哀乐,在编排与创作时,要考虑此种编排与修改对于受众能有多大的帮助。尽量在贴近性上做文章,让观众切身了解和感知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民生新闻是时候从“市井民生”的犄角里回到“社会民生”的正道上。当然关注大民生,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再关注老百姓的身边事,但在此类题材的处理上,我们要能够从个例中挖掘出值得整个社会思考、借鉴的点,不能只报现象,而要设法给出答案,突出服务性。

3语言风格多样。在保持栏目总体风格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将记者送审的稿件进行多样化编排。不但能够把单个稿件改好,而且要能串联好相关的民生新闻。对同一个事件,由不同的新闻编辑来组合,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即使结果相同,其语言表达方式也不会相同。有的人可以用简单语言来澄清已发生的所谓的客观事实,而有的人则会用另一种语言来颠覆这个事实。这中间有解释的立场问题,该立场就是从经验中得到的。而经验的获得又是从语言描述中来,环环相扣,使得新闻的语言与新闻经验相得益彰。可以肯定的是任何新闻事实如不经过语言的解释都将不存在,更谈不上传播。

总之,新闻编辑的再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把握其核心内涵,树立科学创作原则,贴近生活、体现受众需求,进行主题思想、新闻编排的科学再创作,才能优化新闻传播效果,提升新闻媒体核心竞争力,促进其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樊娜.论新闻编辑的再创作[J].中州学刊,2011,(6):256-258.

上一篇:孙中山军事思想对军事思想的影响及启示 下一篇: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