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探索

时间:2022-10-17 06:08:00

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探索

内容摘要:传统水墨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有的艺术语言。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不同艺术间的语言及观念相互渗透、交融,使得传统水墨元素在当下设计中的运用日渐成熟,并以现代审美观念对传统水墨元素加以运用,创造性地给水墨文化元素赋予新的含义。

关键词:设计 水墨 传统文化 艺术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水墨语言是水墨画形成和发展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载体。水墨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反映了千百年来人们的审美理念和精神追求。水墨绘画与水墨语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博大的内涵傲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现代设计需要多元文化背景的支撑,以适应现代社会信息交流和沟通的需要。立足于本土文化,保持本土设计的特性,对当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水墨语言这种独特的、反映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艺术传达形式和载体,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代表了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水墨元素的外在形式美主要体现在水墨艺术的视觉符号上,如黑白元素的特殊视觉韵味、水墨交融的层次与意象、水墨语言的构图风格与审美意趣、水墨流动所产生的抒情美,以及媒介材料的特质及其视觉意象美。水墨绘画独特的艺术语言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当下设计师的创作思维,传统的水墨语言与当下艺术设计相结合,既是中国元素符号的演绎与推广应用,也是水墨语言自身韵味、情趣、内涵与外延的充分体现。水墨语言的外在形式主要表现在水墨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载体,它所传达出来的视觉形象具有东方情调和东方气质的视觉意象美。水墨语言所形成的墨点、墨线、墨块及其营造的抽象视觉符号,墨与水的变化交融所形成的独特的肌理与层次,黑白语言所表现的特殊视觉空间,水墨语言与现代设计所传达出的意境美,都让人们感受到“水墨文化”的另一种艺术魅力。

水墨艺术在设计中体现出含蓄而朴素的美。含蓄、朴素的美所展现出的是深厚的文化内涵,重视内敛、内蕴,隐而不露、藏而不显,委婉地传达出言外的形式意味,是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悠长的审美体验和艺术的外在呈现。

设计要想更好地发展,无疑需要提升设计师的文化修养和设计创意,不断探索创新,要充分地挖掘、发挥和利用民族文化中丰富的文化元素。创造性的构思很少是凭空产生的,传统文化元素犹如大树的发达根系,源源不断地为设计之树提供丰富的营养。美学家苏珊・朗格提出,艺术设计创造中的一切形式及技巧,都是在对原型进行的“处理”中发展起来的。艺术设计要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从中寻找创作元素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找出地方文化内涵与自己个性的结合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透视、位置经营、随类赋彩、笔墨技法以及意境表现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借鉴的可能性。水墨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其特有的简洁的形式语言,水墨艺术所形成的画面简约而不简单,形象简洁、寓意丰富,妙在以极少的要素表达最多的信息。将中国水墨元素运用到设计中,能够增加设计作品的意蕴,加强民族化的风格特点。中国画独特的黑白韵律、宣纸的融合与渗化特性,自然形成明暗层次和块面的变化,能使人们产生梦幻般的视觉感受。

当然,对水墨的借鉴不应仅仅是形式的模仿,更需要发掘其深层次的元素和内涵,理解水墨文化的深层意蕴,将这些元素转化为设计师自身独特的设计语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审美观是“意境”,是艺术传达出的朴素而含蓄的意蕴之美。中国艺术家在表现物象时,重视对“意”和“神”的把握。早在东晋时期,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艺术主张,清郑板桥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艺术观,现代画家齐白石也提出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观。意境的产生取决于艺术家的笔墨艺术,水墨语言可以别出心裁地运用水墨的流动特性和无与伦比的朴素之美,产生出似是而非的艺术幻境,从而在设计作品中产生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由此,水墨语言是一种自然的流露。中国传统的美学观是重“意”、重“神”而不重“形”,中国的传统艺术是写意的而非写形的,是主观的而非客观的,因而它具有很强的主观表现性而非客观再现。中国艺术的魅力在于能将眼中的自然、胸中的心灵与手中的文化符号融为一体,发展和创意眼中的自然,使之形成动态的审美。同样,优秀的设计作品也要重“意”、重“神”,而非在表面的“形”上。“形”只是表面的视觉符号,而“意”和“神”要求传统文化元素能展现事物的内质。优秀的设计师应注重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注重表达“形”背后蕴含的“意”和“神”,从而获得新的形象和意境。

水墨语言独特的造型理念和表现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古代哲学和美学思想,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审美特性和美学特质,以灵动的物质载体诠释了造型理念中的“似与不似”,在世界美术领域独树一帜。传统的笔墨艺术转化成为水墨艺术,当水墨艺术更多地释放它在材料、表现载体、表现空间诸方面的优越性的时候,我们发现水墨文化在悄然地转移人们的视线,从传统文化的理解到构成表现主义的水墨写意,再到具有水墨人文氛围的营造,至此我们方能清晰地感受到水墨文化的另一种艺术魅力。

中央电视台“相信品牌的力量”新形象片就成功地挖掘了传统水墨语言元素,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透过新形象片,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画中固有的水墨元素被应用到现代设计中。新形象片采用中国传统水墨元素语言,融合极富中国文人审美特色的意象,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运用独特的画面表现力和艺术想象力,达到了“有形世界、无限创意”的艺术效果,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及传统文化特色和雄厚文化底蕴作支撑的创意中国品牌。

新形象片以其独特的创意,寻求全新的视角和风格,创意水墨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风采。作品选择氤氲灵动、象征传统文明的黑白水墨作为视觉语言,通过特有的流畅灵动的律动感与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使得传统文化元素焕发出崭新的时代光彩。

片头通过一滴浓墨在水中晕染开来生发展开,以水墨的自然流动让观者的视觉体验生发为连绵起伏的山脉、自由戏水的鱼儿、展翅欲飞的仙鹤、盘旋腾飞的巨龙、巍峨壮观的长城、太极舞者、奥运鸟巢、飞速动车、央视新大楼等一系列意象。整个过程水到渠成,自然而流畅,所有形象若有若无,在似与不似之间使形象一气呵成。水墨的流动,完全突破时空的界限,生发出新的形象,带给观众的是一种震撼的视觉美感。在恢弘的乐曲中,完美地诠释了“从无形到有形,从有界到无疆”的内涵,揭示了“相信品牌的力量”这一主题。

在新形象片中,中国传统的水墨语言与现代的动画技术相结合,本身就是突破传统,赋予传统文化元素以新的生命力。水墨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非常有中国特色的视觉冲击,新形象片将传统文化与媒体概念完美结合,国家特色、民族文化与现代风貌充分交融,使整个篇幅极具艺术张力和视觉吸引力。作品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创意的有效契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广告品牌。

水墨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我们可以看成是中西艺术文化的交流,会给双方带来新的艺术语言。这种互补性的融合,沟通了中西文化,创造了一种新的视觉语言。

就当下的设计而言,我们也不能单单为了在作品中体现传统文化而生搬硬套地、肤浅地使用水墨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并非简单的视觉符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并不是一张京剧面孔、一套文房四宝或者一段长城图案的具体视觉形象那么简单,它不仅是指有形的物质形态,更重要的是指蕴含着文化、艺术及哲学等无形的内涵层面的元素。这些视觉形象只有与深厚的文化内涵相交融,并对其进行创新性应用,才能避免视觉符号的简单化倾向,成为真正的文化元素。同时,传统文化元素应当与时俱进,设计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赋予水墨文化元素新的含义。所以,水墨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不可能是肤浅地嫁接和移植,必须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提炼传统文化元素精髓,并运用现代设计思想进行再创造,并赋予其时代的含义,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注:本文为安徽三联学院院级科研基金立项课题)

参考文献:

[1]龙瑞.水墨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房开柱.水墨画对平面设计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

[4]刘新和.靳埭强海报艺术设计的水墨精神[J].艺术与设计,2005.11.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硕士研究生,

安徽三联学院艺术系讲师

上一篇:校园导向系统的细节设计与人文关怀 下一篇:个性书籍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