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农村普通高中生物“I.E”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10-17 06:02:29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农村普通高中生物“I.E”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摘 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的生物教学,需要进一步的“减负增效”,这样才能顺利实现生物教学改革的目标。而在数字化的校园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更加丰富,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对此,本文结合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农村普通高中生物教学的实践,就“I.E”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高中生物;“I.E”模式;农村高中

数字化校园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将校园中的各种信息,例如:教学、教研、学校管理、生活服务等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处理、整合,使各种数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包括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字化的素材、教学软件、补充材料、数字化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数字化音频、数字化视频等等。数字化校园环境是建立在传统校园环境的基础上,以拓展传统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校园运行效率、扩展校园业务功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校园运行效率。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生物教学,实现了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变化,有助于“I.E”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一、农村普通高中生物“I.E”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长期以来,农村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几乎是"薄弱学校"的代名词。这类学校因经费不足而且办学条件较差,因招生制度不完善而生源水平一般,因地域和条件难以吸引来更为优秀教师而师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是高考升学压力大。在普通高中浓厚应试氛围的影响下,这类学校大多数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对于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来说,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学生多是进行被动式的学习,所以学习兴趣非常低下,教师的教学效率也非常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农村高中生物教学构建“I.E”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I.E”课堂教学模式:I指interesting,即有兴趣的,E指efficient高效的。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成功的课堂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笔者处理《细胞的分化》一节内容时,首先通过播放人体胚胎发育的视频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何为高效课堂?所谓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少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高中生物每周只有两课时,怎样利用这仅有的两节课来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老师最大限度地利用数字化校园环境提高课堂效率。如在处理《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内容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请学生借实验分析回答问题,得出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实现R型菌向S型菌的转化,既节省上课画图时间,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再如,习题讲评时,如果请学生把答案写到黑板上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如果我们利用数影仪把学生已做的答案投影到电子白板上,也可在课前把学生暴露的问题拍摄成图片,存在电脑中,课堂上随时调取,这样既省时又一目了然,切实提高了上课效率。

“高效课堂”的构建,旨在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高中生物教学构建“I.E”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有力契机,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中生物“I.E”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首先,要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与“I.E”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之间的融合,二者可以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农村高中数字化校园环境的建设,对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都大有裨益。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学校难免会出现失误,将数字化校园建设与“I.E”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进行结合,可以及时发现数字化校园建设与“I.E”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及时的查漏补缺和不断的健全完善。

其次,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I.E”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重要基点,所以无论是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还是“I.E”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都必须重视农村高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时高中生物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手段的优势和功能,对高中生物知识进行更加生动、形象、具体的呈现,对学生的感官神经进行有效的刺激,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感知生物科学的价值和魅力,增强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意识,激发出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更加丰富和快乐的学习体验。

再次,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加快农村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高效”是“I.E”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另一个重要基点,也是贯彻和落实“减负增效”教改要求的必然选择。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可忽视高效课堂的建设。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结合农村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有利契机,努力学习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争取对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数字化教学手段做到灵活运用。在扩大课堂教学容量的基础上,提高授课效率,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进而提高整个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农村普通高中生物“I.E” 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对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加强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与生物课程教学实践的整合,进一步优化生物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推动高中生物课改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祥慧.高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4(14)

[2]王敏利.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3(01)

[3]章航海.中学数字化校园的生态化建设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

[4]陈丽春,谢安俊.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教育信息化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08)

(作者单位:如皋市第二中学)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整合策略分析 下一篇: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