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植物种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10-17 05:12:28

水土保持植物种的应用分析

【摘要】植物种在各类水土保持项目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目前,植物种在水土保持中应用更加日趋广泛。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土保持植物种的作用及机理,随后对水土保持植物种措施区的环境特点展开论述,接着简要总结了水土保持植物种的筛选条件,最后对水土保持植物种的应用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详细概括并对文章进行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水土保持;植物种;选择原则

前言

水土保持措施中的植物种的应用强调的是植物的水土保持效果。同时,水保植物措施区常常具有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受到立地条件和后期管理的限制,更加强调植物对立地条件的适应性。在生产实践中,在水土保持植物选材上,适应性、综合性与抗逆性普遍被认为是应当遵循的法则,同时符合这些原则的植物种类也较多。

1.水土保持植物种的作用及机理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主要作用是有效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土壤容重,增大地表糙率,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贮水量从而减轻雨滴对地面的打击,增加土壤入渗,减缓流速和削弱冲刷力,减少地表径流量,进而起到水土保持的效果。

1.1植物枝干、枯落物有截留降雨的作用

林冠能截留降雨,地表枯落物能吸收比其本身大几倍的水量。截留量除与植物的形态、降雨特性有关外,还受植物类型、群落组成、郁闭度、结构、枯落物的厚度、分解程度、持水能力等特性的影响。另外,树种不同也会影响枯落物的吸水能力,针叶树种枯落物含有较多的油脂,不易分解,其吸水率和有效吸水量往往没有阔叶树种的大。在植物措施的选材及配置上就需要增加林冠的层次及地下枯枝落叶物的厚度。一般来讲要求植物枝叶繁茂、灌幅紧密;生长稳定后群落郁闭度高,同时可以形成丰富的枯枝落叶层;在植物配置上要求针阔混交,避免针叶纯林。

1.2植物有削弱降雨动能的作用

这要求地表以上的植物群落层次丰富、密度合理,同时注意乔灌的搭配。但其中需要注意一些研究也表明乔木层无林下枯落物和良好植被时,林地的土壤侵蚀量与裸地相比变化不明显。在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避免栽植单一高大乔木纯林,宜进行乔灌搭配,垂直断面上形成层次,如松、杉科植物林下下限高度相对较高,宜在林下种植灌木层。

2. 水土保持植物种措施区的环境特点

2.1平原区

本区主要包括杭嘉湖平原地带。区内土层深厚、水网密集、地下水位较高。区内土壤主要有水稻土、红壤、潮土等。较少见自然植被,人工种植的水土保持植物种类多见喜土层深厚、生长迅速的植物。部分河网地区的植物还具有耐短期水淹的特性,常见的水土保持植物种类如水杉、池杉、意大利杨、垂柳等。

2.2山地丘陵区

本区主要包括西北山地、西南山地等区域。本区植物资源丰富。土壤类型主要以红壤、黄壤为主,局部石灰岩地区还有碱性较大的石灰性土。相对平原地区而言,本区土层相对较薄,年相对湿度较大,植被种植还需考虑海拔的影响。常见的水土保持植物种类相对较多,如马尾松、油茶、杨梅、络石等。

2.3滨海岛屿区

主要包括东南沿海海岸线周边的区域。区内山区及岛屿主要是红壤;沿海平原为水稻土及盐土。自然植被可分为内陆山地,沿海丘陵、岛屿,滨海盐地和沙滩四种类型。本区土壤盐分、海潮风及极端大风是影响植物分布及生长的主要因素。因此植物应用较多的主要是一些耐盐、抗风等种类。常见的水土保持植物种类有柽柳、海滨木槿、木麻黄、秋茄等。

3. 水土保持植物种的筛选条件

选择出适宜的植物种类是水土保持植物配置的首要步骤。可以利用植物生态习性的文字资料,参照植物对水分、土壤、光照、空气等几方面胁迫条件的适应性以及生长特点等把适合用作水土保持的种类筛选出来。

各类型开发建设项目以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中,对植物的生态特性有较高要求的区块一般包括各类挖填边坡(土壤瘠薄、水分少、向阳区易暴晒)、废弃土石存放地及料场(土壤瘠薄、地表土层保水性差)、河湖岸边(易涝)、沿海地块(土壤盐分高、风大),除此之外,建筑物背阴面、林下还要求植物具有耐荫性等。因此,参照这些区块的环境特点,将植物生态习性中的“耐干旱”、“耐水湿”、“耐瘠薄”、“耐盐”等特点,作为筛选因子去获得不同类型的水土保持植物。此外,一些具有土壤改良作用、生长迅速、萌芽能力强等特点的植物亦可作为水土保持植物配置中的种类。

3.1耐干旱

一般挖填边坡、废弃土石存放地等保水、蓄水作用低的区块,或者受阳光直射、蒸发量大的区块种植植物时,需要考虑植物的耐干旱性。

3.2耐水湿

一般近河(湖、库)岸、地下水位高,或者可能遭受间歇性水淹的区块种植植物时,必须考虑植物的耐水湿性。

3.3耐瘠薄

荒地,或受扰动后的施工区(表层土受到破坏,深层生土被翻到表层),立地土壤中有机质少、肥力瘠薄,就要求种植的植物具有耐瘠薄性。

3.4耐盐

近海围垦区种植的植物须具有耐盐性。

3.5抗风

“抗风”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乔木。灌木及草本、地被植物不参与这一属性。一般近海、开阔地种植的乔木要求具有抗风性。

4. 水土保持植物种的应用原则和方法

4.1生长限制条件

植物有自己的生长发育特性,同时又与其所在的生境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植物措施设计前必须对工程区的立地条件进行调查分析。进行立地条件分析时,需要注意种植区的环境并非一成不变的,其中植物也能够通过蒸腾作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净化空气等改善区域的立地现状。

4.2植物种确定措施的选择

水土保持植物在配置中应明确该植物措施所需发挥的主要功能。对于水土保持植物来讲,除保持土壤、含蓄水源外,还应兼顾其它要求,如,主体工程区的绿化应该充分考虑工程的类型、生产工艺和绿化需求,充分考虑植物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滞尘、隔音等方面的作用;生态建设项目中还要充分发挥植物产品的经济价值,提高措施的综合效益。

植物种选择时还应考虑以最经济的手段获得更好的效果。用一些生长速度不同的乔灌草解决近远期过渡问题:选用一些速生、抗性强、廉价的草本、地被植物满足先期绿化要求;选用一些与周边景观协调、适生、管理简单的植物种类做为最终绿化目标;还要从构建群落出发,科学地确定种的多度、密度和频度,促进复杂植物群落的形成。理论研究和绿化实践表明,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恢复地带性植被建设的人工群落结构稳定,生态保护功能强,养护成本低,并且具有良好的自我更新能力,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可借鉴这一原理。

4.3植物种搭配合理

从种植的角度来讲,植物种植可分为乔木林、灌木林、乔灌混交林、乔灌草混交林或种草,其中以乔灌草混交林的效益最佳。设计时,考虑以栽植乔灌草为主的措施区,可先确定可用的乔、灌木种类及种植方式,而后结合乔灌的种植方案,考虑其形成的光照、水分条件,而后补充草本、地被植物种类及种植方式。而以草本地被为主的种植区,设计重点是各类草本植物搭配比重及种植方式。

5.结语

水土保持植物种及其群落本身是复杂的生命系统,需要不断的认识和开发;同时其研究成果的深入与否也直接关系到植物措施的实施水平。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在生态、美观、以及措施长效性上具有的显著优点,再加之,浙江省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水热条件好、植物物种丰富,更使得发展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具有巨大的潜力,这些都对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应用和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晗生,王青宁.水土保持植物选择刍议[J].防护林科技,2001(2):26-27.

[2]何小弟.行道树种的合理选择与应用[J].中国花卉园艺,2002(3):18-19.

[3]周德培,张俊云.植物护坡工程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15-218.

上一篇:浆砌片石护栏抗撞击性能分析 下一篇:变电站软母线安装耐张绝缘子串“碗口”朝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