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改革高校就业指导课 适应大数据时代就业的必然要求

时间:2022-10-17 04:48:01

创新与改革高校就业指导课 适应大数据时代就业的必然要求

【摘 要】大数据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要,但目前的就业现实却是数据人才紧缺。为培训需具备数据思维、意识与技能的数据人才,高校应从创新与改革就业指导课上下功夫,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注重数据意识和安全意识引导,强调数据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就业

一、大数据:时代的新潮流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智能手机等广泛使用,各类信息数据飞速增长,人类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从硅谷到北京,从科学研究到医疗机构,从银行到军事,各个领域在演绎着大数据时代的故事。数据以信息为载体,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不断彰显其地位。个人、企业和政府掌愈发意识到其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想通过数据分析获得知识、商机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对此,有人形象的将大数据比喻成新世纪的石油与矿产,挖掘其背后的价值,以此来做市场预测、科学决策、提高服务水平。欧盟委员尼丽・克洛斯就表明大数据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燃料,可以创造机遇改造社会,是使服务更加个性化和透明高效的重要工具。麦肯锡研究院在《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就指出,“数据是新时期的基础生活资料与市场要素,重要程度不亚于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大数据将成为企业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与关键要素。奥巴马政府更是将大数据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

何为大数据?大数据,又称海量数据、巨量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信息。具有量大、种类繁多、流动速度快和价值密度低四个显著特点。它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趋势。

二、现实:数据人才的或缺

大数据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则各行各业。一方面其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另一方面,不能回避的问题便是,大数据人才需求与现实中的不平衡。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出现一样,不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一场革命,它将在全球范围内启动透明政府、引领社会变革、加速企业创新。 但这一切均需大数据人才去启动和实现。据2011年美国麦肯锡公司报道,到2018年美国数据人才短缺将达到190万。埃森哲公司调查在美国、中国、英国等六个国家,也发现数据人才的需求空缺很大。而中国的专家也预测,近些年中国将形成巨大的数据人才缺口。还有一些科学与专家表明,大数据将促使新的职业出现,并带来新的职业。

什么是大数据人才?他们需要哪些技能?大数据人才必备的素质是大数据思维与大数据能力。思维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在大数据对人才的需要,“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思维转变过来数据就能被巧妙的用来激发新产品与新服务。在大数据时代,思维决定了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深度。树立大数据思维应对信息爆炸的要求。大数据思维应该囊括创新性、批判性和全面性思维。

1.大数据思维。

创新思维。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大数据的舞台上,越来越多的问题要通过大数据解决。而迈入大数据之门的首要,便是树立创新思维。因数据处在时刻变化中,信息处于时刻更替中,需要时刻提出新问题、时刻解决新问题。需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分析、推理、判断,而这一切需通过创新思维才能实现。

批判性思维。大数据的世界里,到处都是信息与数据。纷繁多样,优劣参杂,需用判性思维来清洗。一方面,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正确识别和利用有效信息。另一方面,要允许不准确,错误的数据不是一文不值,可能会有新的领域与发现。

2.大数据意识。

数据信息安全意识。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如一柄双刃剑,在提供巨大机遇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数据的制造者、数据的传递者、数据的获取者。数据信息门槛低、传播面广使得各种不良信息的混入,将给个人和社会公众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需具有信息安全意识,在保护好自身信息的同时,不随意传播信息。

3.大数据技能。

挖掘、整理、分析能力。大数据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望见冰山的一角,绝大部分都隐藏在冰山之下。有效挖掘、分析与整理预测这些数据让数据发声,让有价值的数据挖掘出来,利用他人眼中无意义的数据,才是题中之义。

团队合和沟通作能力。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各类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单靠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掌握与挖掘其内在价值。需要团队一起合力完成,在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建立的基础上分工协作,完成庞大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工作任务。

全面发展能力。数据所带来的变化是巨幅度的,对就业人员的要求也有相应的变化。由重知识的深度到前调知识的广度,行家、专家的光芒将随数据统计分析而减弱。更多需求是有交叉背景学科知识能力,能分析数据,有专业技能。

三、创新与改革:适应大数据的必然选择

大数据已是一种必然的浪潮,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培养时展的人才乃为其根本使命。就业指导课程与就业直接接轨。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是适应大数据的必要要求。

1.注重思维训练。

目前的就业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授课形式枯燥等问题。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单方面技能的传授 ,忽视了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丰富的海量数据人才需要势必需要打破这样的格局。为此,高校的就业课程应以思维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在课堂与第二课堂不断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注重数据意识和安全意识引导。

数据始终是大数据的核心与关键,高校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分析、利用、挖掘数据应是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就业教育应该强调和注重的能力。在就业课堂上,教师应把现实需求生动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数据意识,能在认识上知道数据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也能意识到数据管理不善可能带来的危害。如一些数据信息门槛低、传播面广可能给个人,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而,有必要培养学生对数字和信息安全的敏感性,将数据意识融入就业课程,进一步影响与融入其专业教育,从而全方位的帮助学生就业。

3.强调数据技能培养。

技能数据技能的培养需要课堂,但更需要走出课堂。在有限的就业课堂中要开发与培养学生以分析、挖掘和利用数据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全面发展能力为主的数据技能,高校与教师共同需要探讨的问题。从学校层面上来说,应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育环节,多方面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实习、现场观摩、邀请职场专家讲座等直观途径近距离接触与感受就业氛围与职场风云。就业指导老师则可从就业实战经验、组织模拟应聘、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

参考文献:

[1]马佳慧,吕婷.高校应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精准指导模式探索[J].时代教育,2016(3).

[2][美]奥尔霍斯特.大数据分析:点“数”成金[M].译者:王伟军,刘凯,杨光.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8.

[3] 刘菊香.大数据分析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3(28).

[4] 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01).

上一篇:谈信息安全文本中的术语翻译 下一篇:明信片的奇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