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下访”中学会了倾听

时间:2022-10-17 03:40:33

在“大下访”中学会了倾听

我工作后一直在县城上班,在街道工作也不到一年,“坐机关”久了,很少深入农村,很少接触农民。

说句老实话,“大下访”活动刚开始时,我还以为仅仅是走走过场,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一些群众,同样抱有这样的想法。

一次,我们向群众发放民情调查表,有的群众很不理解,看了一眼就把表还给我,还说:“不就是搞搞形式,你们自己填了不就得了?”

当时,我感到非常难堪,也很委屈,发放民情调查表,了解社情民意,还不是为老百姓好,群众怎么不领情呢?

街道办事处的书记和主任开导我说,要想让群众说真心话,你就必须真心对待群众,要站在他们的立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

第二天,我决定换一种方法尝试一下。

一位老大爷在村委会门口晒太阳,我主动走上前,与大爷聊起了家常。

老大爷看我不是本村人,问我有什么事,我就表明我的身份,并说明了来意。

见我一脸诚意,老大爷打开了话匣子。这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附近几个乡亲也围拢过来一块聊。从村里的历史变迁,到近年的巨大变化,从荣昌新城的迅猛发展,到惠农政策的落实,甚至连当地一些群众上访的理由,我们都聊到了。

聊天中,一位乡亲听说我们是办事处的干部,还主动反映了一个问题。

他说,前两天他儿子因为宅基地纠纷与邻居打了起来,派出所只来做了调查笔录就走了,没有处理。这让他觉得很不理解。

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我立即与昌州派出所取得联系,并找来驻村民警,一起处理这起纠纷。在周围村民的配合下,当场请来当事人,为两家进行调解。最后,经过民警、村民和我们的共同努力,双方对处理结果均表示满意,还互相承认了错误。一起基层矛盾,就这样得到了圆满解决。

村民们都很高兴,他们说,这是处理得最快最好的一次纠纷,这让他们看到了干部为人民办实事的真心。

临走时,乡亲们纷纷跟我们互留电话号码,表示“以后再有什么事,就直接联系你们”――这表示他们已经信任我们了,这对我而言,是最大的鼓励。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访了十个村(社区)、23家企事业单位,走访群众1000多家,向居民群众发放调查表1000多份。

通过这次“大下访”,我深深地体会到,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只要真心对待群众,像朋友亲戚那样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就能赢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

(作者系荣昌县昌州街道党委委员)

上一篇:望华,你一定要吃早饭 下一篇:南坪“变脸”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