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育中对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10-17 02:40:49

初中化学教育中对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

摘 要: 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是中学各学科教育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新方向。21世纪,如何在化学教育中促进学生的转型、变革和发展,无疑是对初中化学教学的一种新挑战。特别是对学生,竞争意识、适应意识、系统整体意识、现代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和改革开放意识等现代意识的培养,对初中化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现代意识 培养方法

中学化学教学,在数理化教育教学中,在跨世纪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和启蒙教育功能。在实际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有意识地在课堂中渗透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现代意识的培养与思想观念的更新,使化学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渗透竞争意识的化学教育

竞争,优胜劣汰,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初中化学教学中有许多渗透竞争意识的情境和契机。在中学化学教育学习中有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例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探讨,发现学习化学及其化学实验的意义,然后综合、概括、总结,成为整体性的结论和可行性的操作研究。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竞争意识是可行的。生物间必须彼此竞争,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法则。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不同而已。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受竞争意识的启发和思想意识的熏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团队,在典型复杂的化学实践中分析、探讨、总结,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积极配合、共同完成一个化学实验或者得出一个化学结论,有团队的竞争,更有动力,更愿意思考和探索。教师如果有意识地将一些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并通过引导,让学生以平等竞争的思想,综合分析问题,面对化学实践的全过程,得出总结,则将使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也会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渗透适应意识的化学教育

当今社会,人们每天都处于激烈的竞争中,为了使学生将来有所作为,从小就应该培养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和适应的意识。当前的中学教育,正是学生启蒙和发展现代意识的关键时期。适应意识的思想应包含于中学化学教育之中。化学教育,贯穿于学生现代意识培养的启蒙阶段,在化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化学实践的点滴积累,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将适应意识上升到适应思想的高度,鼓励学生懂得适应环境,适者生存的道理。将适应意识贯穿于化学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渗透适应思想。

三、渗透整体意识的化学教育

整体是一种系统的观念。在化学教育中渗透整体意识,培养学生用整体系统的观念观察事物,统领大局,是有必要的。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时,考察某个实验的过程,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系统到子系统,从化学教科书中的章节到局部,通过局部―总体―整体―综合,从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上,从整体和局部的不同理解上,加以考察。教师可以启迪和培养学生从整体的观念系统考察事物的发展。例如:利用一系列化学实验启蒙学生的思维。化学中体现整体思想的科学实例很多。在理解化学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完善学生的整体观念。教师可以用典型的化学实例,深化学生的整体观念。在化学教育过程中,抓住典型的实例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化学教学中所遇见的特有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原理,深化学生系统开放的观念和整体思想,强化整体开放意识。从大局出发,从整体考虑,做好化学实验操作。

四、渗透创新意识的化学教育

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这是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化学课上,我们可以抓住每一个创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渗透创新意识的教育,不断点燃学生创新意识的火把。例如: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表现为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铜在空气中受热现象表现为铜丝变黑。教师提问:铝在空气中燃烧、氢气中空气中燃烧会产生什么现象?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诠释化学反应的本质,拓展学生的认知,开阔学生的视野,点燃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为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添光加彩。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育对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诸如竞争意识、适应意识、系统整体意识、现代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和改革开放意识等现代意识的培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意识培养口号的提出,也对初中化学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美]彼得斯.化学原理导论.出版社:科学出版时间:1984-04-01.

[2]牟晓红,冷宝林.化学分析的一般知识及基本操作.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3-05-01.

[3]初中实验探究报告册编写组.化学初中实验探究报告册.出版社:鹭江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12.

上一篇:浅述各学科与初中物理的横向联系 下一篇:自主学习与物理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