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优惠政策的法理依据探析

时间:2022-10-16 11:13:44

民族优惠政策的法理依据探析

摘 要:我国民族优惠政策的制定,具有其固有的正当性的法理依据,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公平正义等理论。我们要从法理上对我国的民族优惠政策进行系统的剖析,分析其正当性和合理性,保证民族优惠政策可以有效发挥,进而不断完善、创新民族优惠政策,最终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顺利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民族优惠政策;民族平等;公平正义;民族区域自治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054-03

我国是由广大的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由于我国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尽相同,导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在各民族之间、民族内部中普遍存在。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废除了民族歧视的相关政策,为了各少数民族更好地发展,基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进而制定了符合各民族地区特色的民族优惠政策。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施民族政策以来,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民族平等、团结、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各民族基本实现了平等互助、共同繁荣的局面。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流入我国,部分人民甚至学术界一些学者开始了针对民族优惠政策的质疑,主张取消民族优惠政策,实现各民族在一切事物上平等,这种声音渐渐得到社会上许多人支持,干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实施,甚至给少数民族人民的心理上带来了一定不良影响,不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从法理上对我国的民族优惠政策进行系统的剖析,分析其正当性和合理性,保证民族优惠政策可以有效发挥。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各民族一律平等的价值理念,是处理民族问题的观念与价值观的总和。主要内容为:各民族拥有同等的地位,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民族平等不但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还体现在各种社会实践中;私有制是导致民族不平等的社会根源;努力使法律上的平等真正在现实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突破了以往的资产阶级理论桎梏,不但要求各民族在法律上规定平等,在社会实践中更要通过调控,达到各民族之间真正的平等。资产阶级平等理论规定每个人具有相同的权利与义务,但在社会发展中,每个人的环境、资源各不相同,这并不能保证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很可能产生消极平等,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共处。粗暴地把每个人的权利划为等同,势必会导致社会结果的不平等,造成各民族间发展差距增大,割裂社会关系,引发新的社会问题与民族矛盾。因此,在民族问题上不能仅仅采用相同的标准。为了实现民族间实际上的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就必须制定民族优惠政策,对不发达的民族进行帮助,使其融入现代会社会发展中。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法律上规定的诸多权利,部分较为落后的民族却受到限制,并不能与主体民族实际地同样享有。只有通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各民族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均达到地位平等之后,才能实现的真正的平等。中国共产党将实践与时代性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党和国家给予少数民族摆脱歧视、实现与其他民族平等、团结的法政承诺,由《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一系列法律法规确定下来。《民族区域自治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给予较为落后民族一系列民族优惠政策,帮助落后民族和民族地方实现跨越式发展,消除享受权利的“可行能力”的不平等,进而实现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目前,我国的民族优惠政策已经从救助式转向为帮助其具备发展的能力,力图激发民族地方自我发展的潜力,使少数民族踏入绿色的良性发展轨道,同时也防止民族优惠政策变异,蜕变成少数人为了自身权利,凌驾于他人正当权益之上的特权,而成为一种“反向歧视”。

二、公平正义理论

在社会实践中,一个正义的社会应当保证两种正义原则的并存,即平等自由原则、机会的公正平等和差别原则。理论上,虽然每个人都有平等权利并且拥有相同量度基本自由,都可以获得追求自己幸福自由所需要的资源。然而,受制于出生环境、教育程度等诸多方面,每个人并不能都可以实现自身权利的机会,使得平等、自由的价值追求演变为一种现实中的不平等。因此,政府就要通过各种相关政策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突破功利主义满足大部分人的最大利益的桎梏,资源配置上向最少受惠者倾斜,促使他们可以跟随自身发展规律,最大程度地满足自身利益。公平的机会平等与差别对待是相辅相成的,如此既可以一切有追求幸福的人都有追求的平等权利,又可以通过一些差别性措施,在社会利益的再分配中,从人道主义关怀视阀出发,探寻社会深层价值理念,进行适度、合理的调节,促进最弱势者也能享有其权利,以平衡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格局,消除社会隔阂,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全社会实现公平、平等和正义。如果不在社会实践中从实际环境出发,刻板遵守平等原t,忽略了差别原则,就会造成部分人在实际地位上的不平等,失去了公平正义的应有意蕴。当然,差别原则必须放入合理的框架,否则则是对大多数人的不平等,最终实现的结果反而是非正义的。因此,公平正义中平等的内涵是相对的,是在人文关怀的目标下,实现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平衡统一。一个真正公平正义的社会,要受益最少者最有利。平等的实施,不能是预设的,必须探清历史背景、社会现状,因地制宜。平等是对差异包容性的平等,需要适应和满足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平等、合理诉求。虽然国家和党一直对民族地区进行帮扶,从我国现阶段发展进程来看,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习俗差异仍然并且未来很长时间内仍然会存在下去,在经济发展、政治地位中的差距也较为明显。因此,各民族必然有对差别对待的政治诉求,并且由于各少数民族相互之间发展情况不一,其诉求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总体上,各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其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尚不完善,国家和党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差别对待,给予民族优惠政策,目的是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最大程度上摆脱环境限制,追求自身发展的最大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这是符合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的。

三、民族平等的法理学分析

我国的民族优惠政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把追求各民族实现从形式上的平等跨越为事实上的平等作为最终目标与理想信念。因此,我们必须以法理学的视阀,充分理解、认识其内涵。法律上的平等应该是深入社会生活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平等的观念是运动的历史范畴,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其历史局限性。相反,只有差异是普遍的并且会永远存在下去的。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是建立在对平等的历史性考察上总结出的。差异的绝对性决定了同一的相对性,从而也就决定了平等的相对性。差异的先天性决定了广大人民群众不可能有绝对一致的发展起点,遗传、社会关系、教育程度等方面差异的先在性决定了不可能存在起点平等。同样,差是具有普遍性的。广大的人民群众个人生活发展过程不一,环境的差异也必然造成发展过程的差别。差异的普遍性决定了过程平等的相对性。差异的绝对性决定了结果平等的相对性。起点差异和过程差异最终产生了结果的不同。从目前我国发展现状上来看,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结构还较为落后。社会分工水平极低,产业结构尚不优化,缺乏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自身内在动力和活力不足,经济基础落后、社会意识基础淡薄、人民教育素质水平不高,都限制了民族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历史上发展落后的现实状况,决定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在发展起点上处于一种非平等状态。如果完全依靠我国市场经济机制,大部分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都会流入发达地区,进一步使民族地区的发展趋于滞后,少数民族无法和汉族共享国家的发展成果,实现自身的理想追求。因此,在这种境遇下,国家必须采取对部分人实现区别对待的政策,消除他们享用正当权利道路上的障碍,否则就会造成实际上的社会不公正。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应该对不平等的社会条件采取措施以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平等。因此,一个正义的社会应当具备如此的内涵:首先,保证机会均等,除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以外,在实际生活中,使社会中处于不利位置的人,可以获得其想追求的利益的渠道。而一个社会价值目标“正义”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的推动,必须通过一定的实际措施,使其制度化、常态化,给予法律上的保证,从而加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即给予少数民族特殊的优惠政策。通过对少数民族政策上的倾斜,着力于改善民生,使其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他们接近甚至超过汉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最终完成从形式上的平等到实质上平等的巨大变革。优惠政策与平等原则相行不悖,优惠政策是民族平等的内在需求与必要外延,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但优惠政策必须受到平等的牵制,不能无方向性的发展。不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的差异应当逐渐消除,有利的差异则需要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是逐步走向平等的社会。我国对民族地区实施优惠政策,其目的就是要逐渐消除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遏制恶性差异,引导合理差异,避免各民族之间形成多极分化,而不利于共同繁荣的实现,通过实施补贴政策,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弥补社会发展差距,最终避免因各民族间发展差距过大而引起的民族矛盾,导致社会动荡,阻碍国家良性发展。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平等的设计应该更趋于合理化,以尊重个人自由和正当权利为基础,不是试图消除社会差异,扰乱资源配置,破坏生产力发展,实现“平均主义”。我国的民族平等政策始终以反对特权和歧视为基本价值取向,主要目的是缩小各民族之间差距,使其机会均等,最终都能共享国家的发展成果。因此,优惠政策只是一个临时政策,在达到民族之间本质上的平等之前暂时实施,其过渡时期不会太长。

总之,实现各民族实际上的平等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首先,我们要同妨碍社会主义平等实现的阻碍作斗争,消除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其次,大力发展生产力,物质的大生产能够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提供基础,这是平等关键。第三,进一步深化平等观念,并通过法律的形式建立对广大人民群众平等的竞争机制。在落后地区,为个人提供更多的促使其追求幸福的机会。这对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6-19.

〔3〕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4〕郝时远.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发展报告[R].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上一篇:协调理论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发展研究 下一篇:宁国市种植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