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库集中支付视觉的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16 09:52:46

基于国库集中支付视觉的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尤佩华(1988.03-),女,汉,浙江台州,台州学院中级会计师,硕士研究生。

摘要:自2001年开始,国家财政部为了改变粗放的财政资金管理模式,在高校推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相应的内部控制问题也显现出来了,本文根据COSO关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对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完善国库集中支付下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内部控制

国库集中支付根据支付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直接支付是指预算单位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录入申请提交财政,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实行支付,授权支付是指预算单位向财政提出支付指令申请,通过财政指定的网银账户实行支付。建立健全国库集中支付下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有效提高资金运行的效率,减少资金的占有率,降低高校的运行成本。

一、 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根据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里提到的内部控制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察。本文从这五个方面阐述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下的高校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

(一)控制环境。高校内部环境是高校实施内部控制的根基。高校普遍存在着管理层认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资金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合理利用,规避了套现及设立小金库现象的发生,疏忽了对审批的重视,导致只要是报销的单据就签字的现象时有发生。监督的缺失以及岗位职责未能适当分离对高校内部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二)风险评估。高校风险评估是高校及时识别存在的财务风险,分析国库集中支付中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风险,制定相关应对策略。国库集中支付通过资金性质的不同分为预算内指标和预算外指标,预算内的指标是预算单位根据用款进度进行申报,财政直接拨款下达,预算外指标需要预算单位上交资金,财政再批复下达指标。

随着高校扩招,盲目乐观的估计了收入的增长,预算支出编制采用增量预算法,有些不必要的支出减不下来,每年的支出只增不减,使得入不敷出的现象频频发生。

(三)控制活动。高校应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手段,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预算单位在提出用款额度时,往往无法精确的制定用款计划,不能对资金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导致资金不到位,报销进度滞后,资金利用率低。

由于高校普遍存在财务人员紧张的现状,不相容职务不能有效分离控制,有些较容易发现的人为错误未能有效规避,而且高校普遍采用相关领导审批在前,财务人员审核在后的报销政策,导致财务人员审核不通过而领导同意报销的现象发生,从而激发财务人员与报销人及相关领导的矛盾。

(四)信息与沟通。高校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与沟通系统从而有效地控制风险,确保必要的信息及时的传递到相关人员,使得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报销人未能及时通过高校的公告平台了解国库集中支付的报销流程及政策,财务部门未能及时更新公告须知及与报销人有效沟通,从而导致报销手续繁杂,相关信息不对称,报销人对财务人员颇有怨言的现象发生。

(五)监察。高校通过制定内部控制监察机制,确定内部审计机关的权责范围,并定期对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有些高校并未设立审计处或者独立的专门负责审计的人员,导致监察工作的缺失,已设立审计岗位的高校未能推广监察工作,相关执行者风险意识不强,使得内部控制制度震撼力下降,导致内控内部控制机制未能有效实行。

二、改善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完善的法制制度是国库集中支付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为普及有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关的规章制度,高校应通过公共平台科普相关知识,使得报销有据可循,简化报销流程,杜绝套现等不合规现象的发生。政府应起到导向作用,不断修改和完善原有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使得国库集中制度体系得到完善,做到有理可依。

高校内部控制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加深高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应积极开展内部控制知识的教育,提高广大教职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知。财务相关人员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改善国库集中支付下的高校预算制度。打破传统的预算编制基础,推行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削减不必要的开支,统筹规划部门和学院的各项收入,做到每笔支出是合理的,财务收支状况公开透明,合理配置资金,盘活资金,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定期对部门和学院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通过差异分析找出原因,为下一年度预算的制度提供基础。

高校应寻求筹资渠道,解决融资问题,保障资金的顺利到位,本年度的支出在本年度支付完毕,不延迟到下年度,不得占用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保证下一年度的预案计划能得以有效执行。

(三)建立健全审批控制。加强各部门间的相关配合,明确各自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不相互推诿。为确保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进行,高校应当建立健全授权审批的权限制度,让相关层级人员在报销流程中按照规定的职责和权利进行授权审批,使资金在未使用之前就明确其流向,将监控方式从事后监控改变为事前监控。

(四)推广财务信息系统的运用,能反应国库集中支付的状况,方便查询报销进度,以及资金的动态状况,有利于高校合理安排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的安全性,保证资金运行安全,信息和资金的安全是国库集中支付的重要因素。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操作系统,能及时反映指标申请动态,支付数据的最近环节,所有的收支状况都能在系统中体现。

(五)加强监督制约制度。为了保障资金的安全运行,必须建立有效的健全监督制度。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的外部监督力量主要有会计核算中心、审计局、财政局等,内部监督力量主要有审计处及相关审核岗。做到外部监督力量和内部监督力量交叉监督,不受干扰的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从机制上杜绝舞弊的发生,减少了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的发生。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网上银行应该是零余额账户,财务人员应及时对账,建立零余额账户管理系统,对产生余额的情况应及时对账,查清退款原因并及时处理账户,每月对网上银行回单进行整理,确保每笔支出都有回单,从而保证每笔支出到达对方账户。

财务人员应提高业务素质,定期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及相关培训,及时学习各类新颁布的财政法律法规,熟练掌握国库集中支付相关业务内容,提高工作能力,增强服务意识。

三、 小结

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来,高校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强制推广个人公务卡报销制度,加强公务卡的使用和完善公务卡报销制度。通过使用公务卡,会计核算中心可以准确掌握公务支出情况,及时发现不合规的支出,加强资金安全性,从而改善了财政资金的闲置、浪费和使用效益低下的状况。(作者单位:台州学院)

参考文献:

[1]G. Johnes. The british experience of reform in education[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1996(18):125-137

[2]COSO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2004

[3]叶茂乐.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思考[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4

[4]浙江省财政学会编:《浙江省财政课题研究成果汇编(2013)-财政改革热点问题探索》,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上一篇:对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