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时间:2022-10-16 09:19:00

美国西北理工大学校长谢佐齐教授在中国访问时,曾经指出:“中国的教育非常严谨,培养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笔试成绩大多非常优秀,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就比较差了。”他认为,我们培养的学生左脑比较发达,而左右脑的训练失衡。我国目前的各级教育,主要体现在重视左脑教育,忽视右脑开发,而右脑的开发对创新思维能力有着更重要的作用。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就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其中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重视艺术教育对完美人格、提升人类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也是我们搞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也就是说,素质教育的效果如何、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得到有力的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否能够真正得到提升,都与艺术教育息息相关。所以,必须加强艺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艺术教育对人类发展影响极大

美国人很早就意识到右脑教育的重要性,1967年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的起因是:1957年11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把美国抛在后面。为此,美国举国上下感到震惊和耻辱,各部门先后指责教育。后来,一些教育家提出这样的观点: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落后,即两国科技人员不同文化艺术素质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于是,美国用了20多年,投入上亿元对《零点项目》进行了研究,参加研究工作的科学家超过百名,他们在100多个私立学校做实验,有的从幼儿园开始进行连续20年的追踪。他们的研究成果对美国教育的影响特别大。为此,美国国会1994年3月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核心学科。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教授从1980年开始多次回国倡导科学与艺术相结合。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落后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把艺术和数学、语文、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核心学科,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利用学生社团开展艺术教育以及打造校园文化氛围,都是促进学生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艺术教育能开发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

要使孩子取得成功,就必须调动孩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这种主动性与积极性不是来自智力,而是来自非智力因素;只有把非智力因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起来,才能赋予智力以主动性与积极性。一个智力水平很高的学生,如果其非智力因素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则他也只能成为“小器”,不可能成为“大器”。但是,具有中等智力水平以上的学生,只要其非智力因素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则可能成为“大器”。促使与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很多,其中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也就是说,作为家长既要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而卓有成效地提高整体素质。

1、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智力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认识活动的各种稳定心理的综合特点,也称认识能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学习知识的前提条件。它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的。五种因素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

智力的认识功能是通过一系列的智力操作(诸如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念、系统化与具体化、归纳与演绎)才发挥出来的。我们为什么说发展智力或开发智力呢?这是因为智力的先天因素较多,象矿产一样埋藏在那里,我们要去开发它,如果不去开发它,它就成了死矿,遭到埋没。说先天因素多,并不是后天因素就不要了――没有后天的努力,只有先天优异也是不行的。

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以总称为非智力因素。它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应当包括十二项因素,即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从学习角度来看,这十二项因素的水平足以代表一个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水平。如果一个孩子的这十二项因素的各自水平都测出了,那么他的非智力因素水平是不难确定的。

2、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

所谓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是说一个人潜在的智力水平(超常或中常),在非智力因素推动下,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完全的实现,并不是说中常智力水平提高到超常,把超常智力水平提高到“超”超常。非智力因素的内在作用是可以补偿智力上的某些弱点。高尔基说得好:“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这就是说:天才出自勤奋或勤奋孕育天才,这是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发展的具体表现。

反之,智力又能促进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智力因素的某些稳定特点,可以直接转化为性格的理智特征。如:在观察方面,有的精细,有的疏略,有的敏锐,有的迟钝;在现象方面,有的富于幻想,有的重视现实,有的积极主动,有的消极被动;在思维方面,有的独立思考,有的人云亦云,有的善于求异,有的熟中求同;在记忆方面,有的巩固,有的易忘,有的善于死记硬背,有的喜欢理解记忆;在注意力方面,有的善于集中,有的善于分配,有的稳定性差。智力活动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没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加与支持,是不可能克服困难,排除障碍,锲而不舍,玉汝于成。有人说:缺少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缺少艺术修养的人,其整体素质是不完全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审美素质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引起审美情感的最佳对象,艺术教育的审美活动,可以滋养心灵,陶冶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启迪学生的智慧,完善学生的人格,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个性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艺术教育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是字母,二是数字,三是音符。”艺术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影响十分深远,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热爱艺术,有的甚至有着良好的艺术文化底蕴。据统计,世界上各大领域的1000位有突出贡献的人物中,百分之七八十都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他经常弹奏贝多芬的作品。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不但会吹圆号,而且还会弹钢琴,他有句名言:“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该有艺术,因为科学里面有美学。”

1903年,我国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指出:“凡在学堂不设乐歌,是为有教无育,是为不淑之教……体操表达其表,乐歌发达其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谈到物理学的研究时,一再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又说:“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那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他还认为,艺术使他比从物理学那里获得更多的东西,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著名艺术家吴作人有深入而广泛的艺术实践,对艺术理论也有独到的见地――“艺为人生”是他的基本观点。他认为:“艺术体现人的灵魂,不能脱离人生。”又说:“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人用以前进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因此,艺术教育对开发智力、提高非智力因素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诚挚地希望,艺术教育再也不能轻视了。在学校教育中,艺术教育课程必须加大比重,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使我们学生的潜能不断得到开发,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同时得到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为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浅谈良好班风的培养 下一篇:怎样才能写好用好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