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动漫资源开展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时间:2022-10-16 07:53:45

浅谈利用动漫资源开展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摘 要:角色游戏是幼儿学习、交往、发展的活动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的交往欲望更强烈。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借助游戏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成功。

关键词:动漫资源;角色游戏;交往;指导策略

游戏是幼儿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但幼儿游戏绝不是单纯为感觉上的快乐,它也是一种接近幼儿生活、能给幼儿带来人格尊重和心理体验的学习活动。幼儿游戏最大的特点是主动性,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其发自内心的需求。游戏更多的是幼儿基于其兴趣和愿望而开展的活动,是外界强制无法实现的。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主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生活经验,在特定情景中进行模仿。从角色分配的争抢到角色扮演的实际开展,不仅可以使幼儿学习到相互谦让的品德和角色矛盾处理的解决方法,还可以激发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周围世界,逐步积累经验,从而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合作交往的对象、环境、情境、目的、内容的多样化为其社会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在幼儿园三大游戏中利用动漫资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课题研究中,为有效结合理论研究和幼儿教学的实际,我们将动漫角色融入游戏当中,创设了如叮当超市、维尼菜市场、天使宝贝医院、米奇银行、花仙子发型屋、泡泡美食街、大头儿子之家等主题角色游戏,充分利用动漫角色自身的吸引力,寓教于乐,让幼儿在动漫世界尽情地玩耍和成长。在本学期的角色游戏中,我们将着重对幼儿的合作意识进行培养,让幼儿通过扮演某一种假想的角色,从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参与到成人的社会生活中。在游戏过程中,对其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互相谦让,并着重对幼儿合作意识进行培养。

一、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合作行为

规则的制定,不仅是对幼儿游戏活动进行条件的限定,也是对其行为和游戏导向的一种暗示。在本学期的游戏开展中,我们利用角色设定后学员自行协商进行角色分配的方式取代教师指配的形式,培养幼儿协调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此外,通过团队合作性较强的游戏的设定,明确彼此间的关系,让幼儿在游戏中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师主动加入幼儿游戏

教师的加入,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而且在游戏的实际操作中,教师的指点更加容易让幼儿明白游戏的意义,并使其真正学习到游戏蕴含的意义。

幼儿参与游戏主要是兴趣和好动性使然,在本学期的游戏设置中,我们在原有经验基础上,通过自由选择、经验分享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从本性使然的好动逐步向主动性尝试转变,发掘幼儿潜力。例如:在角色游戏“叮当超市”中,幼儿可以自由挑选想要购买的物品,既培养了其购买商品的能力,也满足了其自身需求,在幼儿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的同时,也增加了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喜欢和对自身能力的认可。

三、教师要及时总结与评价

及时总结评价有利于改进不足,保持优秀经验,所以不论是角色游戏还是表演游戏,都应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回顾总结。总结方式多样,可采取全班总结或分组讨论,或者是自我评价、教师指导等。不同的评价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比如自我评价有利于帮助幼儿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通过“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等问题启发幼儿思考。在教师评价中,“今天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更换游戏的时候,没有将原来的游戏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个游戏去,下次活动中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等问题更全面和直观地总结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四、避免和改善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游戏活动在激发幼儿潜能的同时也存在着若干的问题,需要教师避免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戏角色和任务时,分配不均衡的现象时有发生。通常情况下,游戏开始前笔者会指定个别能力强的小朋友作为游戏负责人,再由其进行其余角色的分配。笔者发现,负责人在班上走动召唤伙伴时,大多数的幼儿两眼紧张地注视着他们,小手举得高高的,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可是,每次被叫的总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规习惯较差或者是能力较弱的。而剩下的小朋友则只能由教师统一安排读书或其他节目。这时候,沮丧、难过、不满等表情很容易在幼儿脸上出现,当然,参与游戏的幼儿也不都对自身扮演的角色表示满意。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其生活知识的增长。在今后的游戏教学中,笔者将尽量扬长避短,尽可能让游戏发挥其正面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许丽萍.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几种方法[J].上海托幼,2006(5).

上一篇:新形势下提高师范生就业能力的几条途径 下一篇:ABAQUS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应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