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分析与改进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6 07:26:19

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分析与改进对策研究

(山东协和学院基础部山东济南250009)

【项目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时期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分析与改进对策研究》;(项目编号:项目编号:2011GG219)

【摘要】如今,大学生诚信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诚信的重要性在逐渐加强。大学生教育还存在诚信教育体制僵化、流于形式等问题。应开展从领导到辅导员、从制度到实践、从课堂到网络等多方向、多层次、多角度的诚信教育活动,以助力大学生诚信教育。

【关键词】诚信教育诚信现状对策

“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信”是一种信守诺言的美德,是一种外在的品质。而对于“新时期”概念的界定,根据党史二卷,是指的是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一、大学生诚信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诚信的要求逐步严苛。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预备人才,诚信教育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在新途径、新方法的推动下,大学生的诚信素质逐年提高,但是随着社会大环境,以及电脑网络的普及,大学生诚信教育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的环节有待加强,以济南市某高校为例,分析大学生诚信现状。

1.学习方面

考试夹带、作弊屡禁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尤其是新近冒出的特点,不容高校教育工作者忽视。首先是,作弊小团体的形成,分工明确,尤其是曾经有利用软件拷贝教师U盘信息以获取考试资料的事件,显然表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存在短板。在调查中,58.71%的同学承认“曾经有过作弊的念头”,24.67%的学生承认“有过作弊的行为”,在关于“论文写作”选项的答复中,39%的同学经常大段复制粘贴资料,拼凑、粗制滥造论文的同学达到13.7%,更有甚者,找。

2.经济方面

对于家庭状况不好,无力承担学费和生活费的学生,国家会有相关的补助政策。而很多同学为了能够获得补助,谎报家庭状况,伪造证明书。在调查中,笔者发现,32.1%的同学会在基本如实汇报的基础上,稍作改动,3.7%的学生会谎报家境。在关于贷款偿还的回答中,只有13.5%的学生会尽量早还,24%的同学有意愿按期偿还,2.8%的同学能拖就拖,不愿偿还。[2]

3.交往方面

网络以强劲的势头闯入大学生活,也带来了大学生诚信的危机。据调查,78%的学生在进行网络交往的时候,谎报过自己的信息。而浏览黄色网站、虚假信息甚至散布网络谣言、盗看邮件等也严重扰乱了大学校园秩序,甚至引发恶行事件。

4.就业方面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为了获得满意的工作,不惜牺牲诚信美德,费尽心机炮制一份完美的简历,在这个过程中,34.6%的人伪造过证书,25%的学生在“工作经历”一栏有过不诚实表现,如编造实习经历、学生会干部经历等,只有15.7%的学生会照实填写。

二、改进对策研究

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事件,也是从上级领导到下属管理者检视自身素质、做好诚信榜样的良好契机,从制度和实践两方面抓起,检测诚信教育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利用多媒体、网络等途径,多渠道、多方面的促进大学生诚信素质。

1.加强领导层的诚信效应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64.5%的学生认为领导在学校规章制度的颁发、执行过程中存在不诚信现象[3],如在某时间段内学校提倡学生资助实习,而过一段时间,则会另发规定“严禁学生晚归”,被调查学生认为,这二者之间相冲突,不能体现学校规章制度乃至领导层的诚信形象,朝令夕改,极容易对学生产生负面效果。只有高校领导能够充分认识到建设诚信校风以及大学生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将大学生诚信教育放在教育环节的主体地位,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积极探索大学生教育最合适、最完美的途径,才能在战略上、宏观上取得最好的效果。

2.树立教职工的诚信典范

全体教职工都应该成为诚信教育的典范,在校园里营造诚信氛围,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和质询。[4]尤其是辅导员,作为和大学生接触甚密的基层管理者,辅导员的言行举止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辅导员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体验站,因此要特别注重辅导员的诚信素质。辅导员应该把诚信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有意识的把诚信贯穿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件中,要做好公示制度和投票制度,设立好辅导员电子邮箱,接受学生的监督和意见,要努力成为廉洁自律、诚信利人的典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能够将诚信落实到学生的理性自觉上。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活动

首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传统诚信美德的教育,如组织同学观看诚信专题视频,感受到传统美德的巨大感召力,体会到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同时应该将诚信与时代相结合,可以通过名人讲座、成功校友讲座等方式,根据实际的案例,讲述诚信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带来的巨大成就。其次,融入社会现实,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可以让学生走上街头,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了解社会诚信状况,并对此进行分析评价,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诚信认知。

4.营造诚信教育的教学氛围

根据调查,大学生作弊现象严重,[6]而学校在关于作弊的惩处上比较严格,轻则记过,重则留校察看、甚至开除。因此,对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重点应该落在应试诚信上。在考试之前,严格要求学生课业复习工作,不存在划重点、人缘分等教学问题,灌输公平竞争意识,并进行规章制度教育,使同学意识到不守诚信的代价。思想政治课程是诚信教育的主要阵地,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要把诚信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中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诚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备要求,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杜绝学术腐败、学术抄袭等行为,树立教师诚信形象,给与学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其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注意将专业与诚信相结合,利用教学案例、或者实际生活案例,巧妙地向同学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使同学在潜意识里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5.打造诚实守信的网络环境

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防火墙,拦截黄色网站,同时在校园BBS上,要求学生实名登录,在BBS开设“诚信版块”,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讨论。同时,要求家庭协助学校进行网络行为监管,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结论

总之,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结合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 开展从领导到辅导员、从制度到实践、从课堂到网络等多方向、多层次、多角度的诚信教育活动,特别是学校要主动与家庭、社会紧密配合, 使学习教育的影响延伸到家庭生活中去,使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共同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宏彬.传统诚信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5)P122-123

[2] 江阳刚.诚信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J].探索,2003(4)P108

[3] 潘秀山.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J].高教论坛,2004(2),P8

[4] 何霭.大学生诚信状况与诚信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1月

[5] 蔡秀磊,周顺.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与诚信教育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9月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导”之浅议 下一篇:走进文本深处感受生命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