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供电企业工会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时间:2022-10-16 06:11:35

县级供电企业工会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近年来,企业工会随着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以及《工会法》的贯彻落实,工会组织建设、阵地建设、职代会制度的落实、公司大项活动的监督以及服务职工的体系建设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并在组织职工开展技术创新、劳动竞赛、经营管理、权益保障及企业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和《工会法》所赋予的工作职责来看,还有许多方面亟待加强和改进。

一、现状与问题

一是交叉任职,监督职能难以发挥。在县级供电企业内部,工会主席一般多由书记兼任,这样作为双重身份的工会主席,既要与行政保持一致,又要行使监督职能,“身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的客观形势致工会工作只能纸上谈兵,其工作职能大为失色。二是民主变味,厂务公开流于形式。类似于企业内部员工定岗定档、工资套改、企业福利及重大事项决策等一般都由行政会议或行政领导决策,偶尔交职代会讨论也只是过过程序而已,加上领导带有导向性的情况介绍和类似决策性的讲话,更加淡化了职工参与决策的意识。即使财务公开,往往只是能公开的才公开,客观上讲这种监督实质上只是一种毫无价值的监督或者说是一种“障眼法监督”;三是“和谐共事“,工作能动空间小。在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工作的主题,企业工会工作从主旨上讲与企业经营工作的目标并不矛盾,但是工会工作的维权、监督、参与管理等特殊职能又与企业管理现实中的某些行为存在一定的排异性,当工会工作与管理工作出现冲突时,工会工作只能“败下阵来”,以“高姿态”来息事宁人,换取生存空间,这样彼此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关系而使其工作能动空间大为缩水;四是职能代管,工作任务落实难。由于体制的改革和编制的限制,目前企业内部工会日常工作一般由党政办代管,但实际工作中代而不管的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常常出现日常工作推诿、指令性工作应付、履职监督缺失等,更谈不上工作调研及解决职工反映的问题。

二、成因与对策

客观上说,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关键问题还是出在领导层面,即长期以来在有些领导和员工思想上形成了“文体工会”的概念,或者认为工会就是搞好职工福利、安排节日慰问、救助贫困职工、开展文体活动等,把工会职能从空间上缩小,思想上淡化,造成工会工作死板僵硬,缺乏活力。工会是职工的“家”,是企业聚心、聚力的桥梁和纽带,是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作为县级供电企业工会,就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基层一线职工着想,真正为职工当好这个家。为此,笔者认为,要解决好当前企业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首先,工会主席要履职尽责,为职工当好“家”。工会主席是职工的代言人,是企业工会组织的核心和职工的“当家人”,其角色举足轻重。从基层工作实际来看,要想当好职工群体这个“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关键是工会主席要扮演好角色,履行好职责。这就要求工会主席自身应该具有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良好的群众基础、严谨的工作作风、清晰的工会工作思路和统揽全局的工作能力,这是尽责的先决条件。同时,企业工会处于企业管理层与职工这个群体的夹层中,这个特殊位置要求工会主席还必须要有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耐心、在政策原则下协调左右的韧性和切近职工这个群体的爱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定位,履行职责,扮演好工会负责人这个角色,当好职工的代言人和职工权益的维护者。为此,在县级供电企业工会主席设置上应该专兼结合,即企业人数在150人左右,工会主席应设专职为宜,在职工人数不足百人的小型企业,工会主席以兼职为宜,但应设专职工会干部,以便更好的倾注精力抓好工会工作,扮演好企业聚心、聚力和塑造团队形象的重要角色。

其次,工会成员要融入职工这个群体,与职工广交朋友。每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每位职工的奉献与拼搏,但这种奉献精神必须是来此于职工自觉自愿的行为和发自内心的感恩举动,但在当前这种企业内部同业不同酬、工作量与薪酬不匹配以及职工的期望与现实及不吻合的大环境影响下,要培养这个奉献群体和团队精神,光靠学习来扭转、用制度来约束或者管理层的经济考核已经难以凑效,而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思想上的抵制情绪必然会暴露在工作上。这就要求工会工作要切近职工,工会干部要多和职工交朋友,及时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为职工排难、解忧、维权,使全体职工有一个归属感,只有这样企业的团队意识才能逐步得到提升,这也是工会组织责无旁贷的工作职责。

第三,要有锲而不舍,求得“一线天”的工作精神。前面说过工会工作处在夹层中,且工会成员多为兼职,而在以经营、效益、利润为核心的企业,其工会工作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工会主席就应该多与经理多沟通、勤商议,把工会工作融入企业经营活动之中,多开展一些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团队精神形成的企业文化活动及技术培训活动,及时向经理反映职工中带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并积极配合经理做好决策上的修正和带倾向性问题的释难解疑工作,以争取经理对工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工会成员与职工在思想上勤沟通、在技能上多帮扶、在生活上多关心,真正扮演好“双重角色”,力争把工会工作做实,把兼职工作做好,使工会工作有为、有位、有活力。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来增进感情,营造和谐氛围,打造团结拼搏的企业团队和真正体现民意的工会组织。

第四,实行真正民主,化解各方矛盾,创造和谐共事的工作氛围。企业员工与管理层的对立大多是由管理层面工作缺乏民主和利益分配不公造成的,这其中有管理层的“掩耳盗铃”式的处事方式所导致,也有平时管理层面放任,遇到事进行单一经济处罚造成的积怨,加之有些事情暗箱操作,伤害了职工群体的自身利益,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着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成为目前企业团队精神形成的最大障碍。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这是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在企业内部,职工不仅享有生产权和参与管理的权利,更重要的他们也应该享有企业重大事项的知情权和自身利益的维护权,而这些问题也最容易伤害职工的情感和尊严,以至于在职工与管理层面形成情绪对立而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作为工会组织,就要代表职工群体参与企业管理与决策,对大项工作要在广泛征求全体职工意见的同时,与行政领导商议让职工代表参与其中,按多数职工的意见修正决策和参与管理,对厂务公开内容、项目等职工普遍关心和敏感的事要做得客观实在,以避免职工有被愚弄之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企业工会组织的能动作用,履行好《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及《工会法》所赋予的工作职责。

上一篇:浅论我国公安机关交通管理行政处罚程序存在的... 下一篇:交强险对外开放,机遇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