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术套路形成过程中非技击因素的渗入

时间:2022-10-16 06:02:05

浅谈武术套路形成过程中非技击因素的渗入

摘要:武术的本质在于技击,而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武术套路中渗入了很多非技击性因素,比如健身、修身、观赏、娱乐等。为什么武术套路会集多种非技击性价值因素于一身,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试图以太极拳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来研究阐述武术套路形成过程中非技击性因素是如何渗入并影响武术领域的。

关键词:太极拳武术套路非技击因素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68―03

众所周知,武术的本质在于技击,技击是武术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关键所在,历史上大部分练武者的一个重要精神寄托也主要在于其技击的特殊功能。然而经过漫长的发展,武术并未局限于技击的狭隘领域,今天的中国武术被认为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具体到健身、修身、医疗、观赏、自娱、经济等价值领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对世界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武术套路集多种非技击的价值于一身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太极拳为切入点,探讨非技击因素是如何以技击活动的素材为载体进入武术领域。因为太极拳的形成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别是戚继光的《拳经》三十二势,同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经络学,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并以道教、八卦等理论为哲学基础,从而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更具有代表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武术套路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非技击性因素。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查阅国内相关文献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为本研究论文撰写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2)专家访谈法:针对传统武术套路中的各种非技击性因素对武术的渗入咨询北京体育大学和天津体育学院的教授和专家,获取宝贵意见。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健身功能对武术套路形成的影响

武术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涵摄了我国传统医学、养生学的诸多精华,大大扩展了武术的健身价值功能,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之一。以太极拳为例,习练太极拳要求含胸拔背、松肩坠肘、开胯圆档、气沉丹田等这一切对血液循环有着明显改善效果,进而对人体的心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都有积极的影响。太极拳中就有“健身桩功”,这种桩功以“清虚其心,轻松其体”为原则,通过多种静止的姿势或柔缓的动作,使练功者情绪安静,意念集中,借以调节人体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消除大脑皮层的紊乱和疲劳。增强和改善内脏器官的功用,从而起到内壮外强的医疗保健作用。

太极拳运动集中国古代的吐纳、导引、体操、拳法于一体,能活动人的四肢百骸、五腑六脏,平衡阴阳,要求眼随手转,对明目有很大作用。还要求眼法与步法身法一致,精神高度集中,这就是所说的“心静”“神凝”,是中枢神经对肢体调节的极佳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武术对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适应性、延缓人的自然老化等均具有特殊的功效。武术的健身价值功能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尤其是太极拳正以它健身功能的独到之处走向世界,被世界人民所喜爱,极大的推动了武术运动的发展。

2.2 修身功能在武术套路中的显现

中华武术的修身价值功能主要表现在其高尚的武德观念。武术的核心是搏击,攻防格斗,然而就是这般拳脚横飞、性命相搏的武术运动更是要遵守武林之人的共同道德规范之武德,它是中国武术伦理观的核心。包括习武重德,立身正直的拳道观,尊师谦和,忍让的处世哲学,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的意识和先礼后兵的比武规范等,武术讲究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练艺必先养性修德。良好的德是艺的基础,艺德结合方为完美,中华武术以仁爱主义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人际和谐为价值目标,使得武术远远超出作为一般体育运动项目的意义,而成为人们德行修养的一种途径,体现华夏民族优良品性的一种文化形态。

在演练太极拳时所要行的抱拳礼,则体现了武术修身,道德等因素渗入到武术套路中来。太极拳缓慢的动作则更能使练习者修身养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太极拳的学艺和练功历来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并要求常年不懈,坚持有恒。通过不断克服训练过程中的种种磨难,培养出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总之,通过太极拳长期系统的锤炼,不仅可以练就强健的体魄,而且可以培养刻苦耐劳、坚韧不拔、勇敢无畏、振奋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3 医疗价值对武术套路形成的影响

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的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惟精气神”为三宝。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林佩琴:《类证治裁》)。武术运动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冠心病等都有特殊的疗效。其原理是武术能启发患者的内在机制恢复正常,从而不治而愈。武术另一种更重要的医疗健身作用是防患于未然。武术强调身心和意志双修,也使其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练身心,指人的精神和性格方面的完善。

以太极拳为例,太极拳在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滋生、成长,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的精华。陈王庭将《黄庭经》中的“嘘吸庐外,出入丹田”的导引、吐纳方法和中医的经络学说与明代各家拳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创造了太极拳术。导引是以意导气,俯仰屈伸以运动肢体;吐纳是有意地调整呼吸的运动。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运行全身气血以营养脏腑组织;联络各器官以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以调节机能平衡等方面。久练太极拳可以使人心俱健,精力充沛,使人的性格变得刚毅柔和,达到心理与生理的平衡。练意指排除杂念,集中思想,使身体内部功能得到提高。用中华传统医学伦理来解释那就是心和意的锻炼能使全身的血、气、津、液畅通。从而调整脏腑机制,使人体的潜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太极拳的长期习练,不仅对身体健康起着关键的作用,还十分有利于消除现代人的烦恼和缓解内心的冲突,使人们从失衡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达到人生的自我感悟,人性的自我净化,人格的自我完善,内心的自我更新,从而克服现代人的心理障碍。太极拳的“健心”功效,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接受和运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上一篇:浅谈如何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 下一篇:Research on BHA Load Transfer Considering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