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数学教育“全面 和谐 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2-05-31 08:43:11

促进学生数学教育“全面 和谐 可持续发展”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更是促进学生数学教育“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促进学生数学教育“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然重要。只有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让学生成为教学真正的主体,才能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主动,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大纲》及教学经验就七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促进学生数学教育“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学;兴趣;学习习惯

《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更是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数学教育“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面就从七个方面来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促进学生数学教育“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营造宽松氛围

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极其重要的。所谓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就是民主的、外向的、开放的,应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甚至敢于批评争论,让周围环境成为激起学生灵魂的场所。有了宽松的创造空间,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标新立异,创造潜能才能激发出来。

二 给予学生成功的满足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稳固的联系,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之,在数学课堂上长期遭受挫折和失败,就会使学生对自己能否学好数学感到怀疑,并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失去学习信心。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唯恐避之不及,又有何兴趣而言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区别对待与要求,力求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

三 利用数学美感染学生

数学从表面上看好像比较枯燥,但实际上却具有一种隐蔽的、深邃的美、一种理性的美。数学中含着对称,简洁奇异和和谐等美学因素,我们可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等手段,使学生感受数学美,陶冶情操,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讲解“对称”的问题时,可以用两套相同的“几何图形积木”来让学生研究和感知数学中“对称”的奥秒美,还有在生活中照镜子时等一些实际问题,都能说明数学的对称美。再比如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我们生活中的建筑物、生活用具、自己的玩具等是什么形状,从而让学生感知数学形状的美,我们生活中无不渗透着数学知识的海洋,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零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美。

四 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创设有意义的,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创设的情境中尝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始终处于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这就要求备每一节课前,都要想到这些知识与哪些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尽量用学生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例子代替枯燥的例题。

实践证明,利用情境激趣,寓教于乐,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以饱满的创新热情去积极思索、探索和大胆的想象。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得到充分发展,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五 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学生在学到了一定的数学知识、有了学习的兴趣之后,就会不满足于课堂所学的知识。这时,教师应积极组织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为其创造一个自由的、生动的学习环境。课外活动比课堂教学更加开放,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参加。例如,组织数学课外兴趣小组,介绍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出数学墙报,开展课外阅读,上趣味数学课,开设专项讲座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扩大知识面,发展数学的学习兴趣。

六 加强数学实验与直观教学

数学动手实验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动手的实验教学,能够是学生直观地理解其内在规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来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的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回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带很多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立体几何图形的物体,通过分类,找出共同点以及不同点,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长方体,正方体等等的特征了,而且能再把所学知识再返回到生活中去,告诉爸爸妈妈牙膏 的包装盒是个长方体了。

另外,使用适当的教具辅助教学,也能将枯燥的数学寓于情景之中,吸引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七 引导动手操作

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能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引出兴趣。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根据教育内容的特点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制学具,自己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很浓,主动积极,能尝到探求知识的乐趣。在动手过程中,学生互相讨论,收到群体效应的激励,更能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总而言之,只有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让学生成为教学真正的主体,才能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主动,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学生数学教育“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水星上的怪异风 下一篇:浅谈如何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