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的节能技术应用

时间:2022-10-16 04:29:25

浅谈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的节能技术应用

【摘要】本文对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中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施工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给排水是住宅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配套项目,它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 施工、节能

1 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否事半功倍,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施工前的准备是十分关键的,但往往就被人们所忽略。施工前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合同,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交底的具体措施做好准备工作。参看有关专业设备图和建筑、结构、电气图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用的空间是否合理,如有问题及时在图纸会审会议提出,或与设计等和有关人员研究解决,办好变更洽商记录。

1.1宣外供水管与室内给水管关系

明确外供水管的位置和管径,如离建筑物较远和比室内管径小,则不能保证室内给水管的压力,此关系必须施工前理顺。

1.2给排水管布置

给排水管的立管较多地安装在转角处,如设置在门角处或窗扇边,应检查是否妨碍门扇或窗扇开启。

1.3地漏设置

卫生间、厨房和阳台的地漏不应靠近门边,否则地面泻水将流至门口,不利于用户使用及导致不卫生现象;也不应距离排水立管过远,否则会影响地漏排水,增加工程费用。

1.4水泵的合理使用

现在建筑物给水系统,采用给水泵二次供水很普及,这就有一个合理使用的问题。除了解给水泵的技术参数、安装位置是否合理外,更重要的是了解水泵自动投入运行装置是否合理,是否可靠。

水泵电机安装前做好各项检查工作,如下表(表一):

施工完毕,在调试阶段最重要的是水泵调试,一般的做法是检查水泵的流量、扬程、水压运转时是否正常,自动运行投入是否正常。但是,这几个方面还不够,还须注意以下几项工作:

(1)记录水泵启动的瞬间起动电流,正常运行电流,如果出现超负荷,就需通知设计人员更改配电线路。

(2)水泵运转时,水管是否震动,如出现震动现象,应停止水泵运行,固牢水管。因为水管震动不但对水泵及水管本身有损害,而且,影响住宅内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损坏大楼结构。

(3)检查水管接口是否出现渗漏现象,如发现渗漏痕迹应马上排除,不可得过且过,以除后患。

1.5管道的合理布置减少材料浪费

以前,水电设计往往由一个人负责,但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各设计部门均把配电、给排水、采暖通风、弱电等各个专业分开,并由相关专业人员设计。这样,有时就会出现在同一位置既设置配电箱、又安装消防箱;既安装配电线管、又安装给排水管的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碰撞”。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在实践中采用描绘“综合布置施工图”的办法,就是把所有图纸上管、开关、箱等的位置标注于某一张施工图上,就可发现“碰撞”现象,并进行解决,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1预留孔洞、预埋件

预留孔洞当与土建施工同步进行,在土建装好分层模板,扎钢筋时,按设计图纸在混凝土楼板、梁、剪力墙上标好预留孔、洞、槽将管道及设备的位置、标高尺寸测定,并将预制好的模盒、预埋铁件固定在附近的钢筋上以保证牢固,不同层同一位置的留孔应吊线保证基本垂直。许多钢套管要求预埋,也同样调好水平或垂直并做好固定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应有专人配合校对及看管模盒或管件,以免移位。

2.2套管安装

给水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宜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端面应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管道穿基础墙处应预埋套管,管顶与套管内顶净空距离不应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且不宜小于100mm。预埋套管与预留孔施工程序相同。钢套管应根据所穿构筑物的厚度及管径尺寸确定套管规格、长度,下料后套管内刷防锈漆一道,用于穿楼板套管应在适当部位焊好架铁。塑料套管多用UPVC材料,下料后应将外壁用砂纸打毛或涂一层胶水后薄枯层细砂并等其枯牢,可保证塑料套管与混凝土浇捣时的粘接密封性。

防水套管的设置部位有:给水管道穿越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的外堵处;穿越屋面处;穿越钢筋混凝土水池(箱)的壁板或底板处。穿出地(楼)面处套管顶部宜高出地(楼)面100mm。防水套管应预制加工好翼环或阻水圈。将预制加工好的套管在浇注混凝土前扎钢筋时固定好,校对坐标、标高,平正合格后一次浇注,待管道安装完毕后把填料塞紧捣实。

一些装在反梁格内的用于排水的套管或预留孔,应充分考虑计算梁格内的面层找坡及建筑防水层厚度,以免后期施工时出现封堵了套管及预留孔。

2.3管道安装

2.3.1支、吊、托架的安装

管道明装或暗装在吊顶内时,需要设置支、吊、托架,支、吊、托架应符合的规定为:(1)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2)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3)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mm~5mm的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4)无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5)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6)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

在按图施工的基础上,可考虑将平行走向的不同管线合并支、吊架,整齐美观的同时也节省了支、吊架材料及安装工时,且便于日后维护。在地下室管线繁多时尤其突显合并支、吊架的优点。

2.3.2水表间安装

由于住宅建筑每层设置的水管井位置有限,立管如采用塑料管,分出支管时又需要留有补偿措施,再加上塑料管本身的管件装配间距比钢塑管略大,在管井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水表安装尺寸不够。因此应先做好水表间的安装大样,详尽标好管件连接尺寸,方便管道连接及水表安装位置预留。还可以将惯性的水表连接方式稍微改变,节省空间,并可以此种方式设计节省管井面积。见图1,安装方式一比方式二占用长度大很多。

为了保证水表计量准确,水表前面应装有大于水表口径10倍的直管段,水表装到管道上以前,应先除去管道中的污物(用水冲洗),以免对水表造成堵塞。

2.3.3埋地给水管铺设

室内地坪±0.00以下塑料管道铺设宜分为两段进行。先进行地坪±0.00以下至基础墙外壁管段的铺设;待土建施工结束后,再进行户外连接管的铺设。室内地坪以下管道铺设应在土建工程回填土夯实以后,重新开挖进行。严禁在回填土之前或未经夯实的土层中铺设。管道敷设后,应通过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在管道周围的回填土中应无大颗粒坚硬石块,当回填到距管顶100mm以上后进行常规回填和施工。

注:文章中所涉及的公式和图表请用PDF格式打开

上一篇:浅谈工程项目管理的实施过程 下一篇: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