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

时间:2022-10-16 04:25:33

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

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本,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例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工业优势条件和不利地理条件、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等,意在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主要从资源数量与质量、开采方便、能源、资金、市场与交通等方面回答。(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主要从气候、水资源、劳动力数量和工业基础等方面回答。(3)是一个开放的答案,如果回答赞同,主要从甲地位于内陆地区,人口稀少,土地广阔;而乙地临海,易造成海洋污染,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污染造成的损失更大。如果是反对,主要从甲地生态环境脆弱;乙地保护与治理设施完备,技术高。

答案 (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点拨 区域自然资源开采利用方式的分析:一是考虑自然资源储量与质量、分布与集群状况;二是考虑市场开发前景;三是考虑交通等基础设施状况和对环境的影响;最后决定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和方向。

例2 读赞比西河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赞比西河是非洲第四大河流,下列有关赞比西河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支流短小急促,峡谷险滩广布

B.中游地势低洼,河网密布

C.上游西南部降雨量小且变率大

D.该河的汛期出现在7、8月份

(2)赞比西河干流上现有4座大水电站,有关卡布拉巴萨水坝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建设大坝最主要是为了发展交通和旅游

B.能够调节径流,增加马拉维湖的通航能力

C.保障了中下游的航运,利于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D.导致河口三角洲不断受到海水侵蚀,海岸线向后退缩

解析 本题考查赞比西河的自然环境和流域的合理开发。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游河段的支流较长,且沼泽广布,流速不会太快;中游也位于南非高原上,多峡谷,只有下游沿河地区有部分平原;赞比西河全流域都位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其汛期在3~4月份;上游西南部支流多为季节性河流,说明西南部雨量小而变率大。建设大坝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发电、灌溉、航运、防洪等;虽然大坝能够拦蓄洪水,调节径流,但大坝修建后形成的水库对马拉维湖的通航能力调节有限,且马拉维湖是东非大裂谷的一部分水坝工程阻断了中、下游的航运,不利于淡水鱼的洄游,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中游大坝众多,导致入海泥沙减少,三角洲受海水侵蚀严重,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

答案 (1)C (2)D

点拨 河流流域的开发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就适宜发展农业;而科罗拉多河,河道狭窄、落差大,就适宜开发水利资源;黄河的开发其指导思想是除害兴利,综合利用,使黄河水沙资源在上中下游都有利于生产,主要任务是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缓解黄河下游洪水威胁;防治水土流失,逐步减少输入黄河的泥沙,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水沙和水能资源,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所以要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走因地制宜、综合开发与治理的路子,以协调人地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练习]

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石(石家庄)太(太原)铁路横穿太行山,在沿滹沱河基本与河流平行,主要是考虑( )

A.水源 B.气候

C.地形 D.资金

2.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和交通的压力较大,其原因是煤炭( )

A.燃烧效率低,废弃物多

B.埋藏浅,有害成分少

C.分布集中,便于开采,

D.应用技术难度低,使用数量大

下图是我国四川省西南部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甲河谷气候炎热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十分脆弱。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与乙地形的成因密切相关是( )

A.丙河谷形成的冲积扇

B.甲河流形成的江心洲

C.丙山脊的自然延伸

D.甲河流形成的河漫滩

4.调查发现甲河谷植被稀少,有一些小叶灌丛分布,森林覆盖率不足3%,其主要原因是( )

A.地质灾害多

B.背风坡气流下沉

C.土壤肥力差

D.河谷宽度大

5.某科技公司,通过技术手段,在甲河谷一些区域生产出的水果肉质厚实、风味浓郁醇厚、口感甜美;其主要利用了该河流的( )

A.丰富的优质水源

B.特殊的光热条件

C.良好的生态环境

D.廉价的劳动力

上一篇:精析核心考点 突破基因工程 下一篇:时尚轮流转,寻常成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