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占款下降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2-10-16 03:45:48

外汇占款下降意味着什么

11月21日,央行公布数据显示,10月外汇占款减少248.92亿元,是自2007年12月以来首次月度净减少。

外汇占款的巨大变动对流动性的影响将是显著的,更为重要的是,这可能会引发市场产生对货币政策开始较大幅度放松的预期。

对于10月份外汇占款的大幅下降,市场是有较为明确的预期的。首先,2011年11月18日,中国海关公布的10月份贸易顺差数据显示,中国10月贸易顺差为170.3亿美元,远逊于此前市场预期的249.0亿美元;其次中国经济开始出现明显放缓的迹象,特别是较为官方的论调也开始浮现;再次,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弱,资本流入的意向不强。

对外汇占款后续的判断,需要建立在对上述因素的分析之上。今年经济有较为明显的内需驱动力,尽管出口增幅明显下降,进口持续保持稳健,并且进口价格的增幅明显高于出口价格的增幅,表明贸易顺差将会持续缩小。

根据中金的估计,10月份“热钱”流出大概1800亿元。本轮“热钱”的流出估计和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有关,特别是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担忧。与美元避险因素关联不大,因为美元指数在10月份持续下跌,因此本次热钱的流出属于主动流出。在中短期来看,贸易顺差将会有趋势性的下跌恐怕将是难以避免的,中国经济的放缓也逐渐被投资者所认知。因此,预计外汇占款也将会有趋势性的下跌。

国内的货币创造主要是由贷款和外汇占款来实现的。贷款近期有明显的回升,但是受制于国内较为严厉的存贷比,贷款持续大幅回升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外汇占款的持续下降,将会引发国内的流动性的明显抽紧,这就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存准率是否会下调?

根据媒体报道,鄞州银行等浙江省农信系统部分机构获准定向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16.5%下调至16%,新标准自11月25日起生效,表明央行开始进行货币政策定向的放松。但这是否是一个货币政策大规模宽松的信号,值得认真去考虑。

个人认为货币政策转向基本可以确定,但是短期内政策大规模的放松的可能性并不大。通胀确实逐步向下,但还没有跌破5%,短时间内放松的空间不大。

世行《东亚经济半年报》指出,未来中国的通胀问题将逐渐“消退”,但仍会维持一段时间的上涨势头。从央行三季度的货币执行报告来看,央行对目前的货币政策执行的结果较为满意,同时认为当前实体经济的实际货币条件仍保持在适度合理水平。

(作者系耀之资产债券研究员)

上一篇:欧洲央行是时候出手了 下一篇:铜价在供需博弈中轮回